《偉大的博弈》讀書筆記

在漫長的發展過程中,華爾街的歷史是一部經歷無數災難的歷史,也是一部不斷從災難中吸取教訓以防災難再次發生的歷史。從它的童年開始,華爾街就經歷了恐慌、戰爭、火災、騷亂、恐怖主義和無數的其他磨難,每一次,華爾街都度過了危機。同樣,不管在未來會面臨怎樣的新的挑戰,相信華爾街也將能戰勝它們。

與紙牌遊戲不同,自由市場的博弈並不是一個零和遊戲。在紙牌遊戲中,之所以有贏家,在很大程度上,只是因爲有輸家。而在自由市場的博弈中,如果其參與者是完全理性的,並擁有完備的信息,那麼博弈的結果有可能是所有的參與者都是贏家。然而,在現實生活中,完全理性的人是不存在的,信息完備也只是理想狀態-這種狀態可以接近,但卻永遠無法達到。當然,這對於歷史學家們來說可能是一種幸運,因爲,可以想像,在一個完美的世界中,一切都可以完全預測,那將是多麼沉悶和令人窒息。因此,現實世界的不完美,也就意味着事實上自由市場總會有輸家。

人物 & 大事記

(1653–1789)

荷蘭:紐約最好地繼承了荷蘭人的商業精神,包括他們的投機文化。儘管資本主義制度的許多基本概念最早出現在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但是荷蘭人,尤其是阿姆斯特丹的市民是現代資本主義制度的真正創造者。荷蘭人發明了最早的操縱股市的技術,例如賣空(short-selling,指賣出自己並不擁有的股票,希冀在股價下跌後購回以賺取差價),賣空襲擊(bear raid,指內部人合謀賣空股票,直到其他股票擁有者恐慌並全部賣出自己的股票,導致股價下跌,內部人得以低價購回股票以平倉來獲利),對敲(syndicate,指一羣合謀者在他們之間對倒股票來操縱股價),以及逼空股票(corner,也稱殺空或坐莊某一支股票,或囤積某一種商品,指個人或集團祕密買斷某種股票或商品的全部流通供應量,逼迫任何需要購買這種股票或商品的其他買家不得不在被操縱的價位上購買)。同樣也是在荷蘭,曾經爆發了"鬱金香狂熱",這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有記載的金融泡沫。 人們購買鬱金香已經不再是爲了其內在的價值或作觀賞之用,而是期望其價格能無限上漲並因此獲利(這種總是期望有人會願意出價更高的想法,長期以來被稱爲投資的博傻理論)。當人們意識到這種投機並不創造財富,而只是轉移財富時,總有人會清醒過來,這個時候,鬱金香泡沫就該破滅了。在某個時刻,當某個無名小卒賣出鬱金香-或者更有勇氣些,賣空鬱金香時,其他人就會跟從,很快,賣出的狂熱將與此前購買的狂熱不相上下。於是,價格崩潰了,成千上萬的人在這個萬劫不復的大崩潰中傾家蕩產。新英格蘭的清教徒(Puritan)、賓夕法尼亞的教友派教徒(Quakers)、馬里蘭的天主教徒(Catholics),都是到這個新大陸來頂禮膜拜他們所選擇的上帝的。對這些殖民者來說,他們每到一地所能想到的,也是首先要做的,就是在山丘上修築一個金碧輝煌的城市,建立一個其虔誠和美德爲別人所追隨的首善之區。可是當荷蘭人在他們新的-可以說是全新的殖民地開始經營的時候,他們的目的只有一個-賺錢。

英荷大戰:新阿姆斯特丹的繁榮使得在新英格蘭的英國殖民者對它垂涎三尺。1652年爆發的首次英荷大戰更是威脅着新阿姆斯特丹的未來。彼得修城牆防禦新阿姆斯特丹,新阿姆斯特丹被英格蘭攻陷,改名新約克郡(New York)-紐約。牆後30米的空地被保留下來用於軍隊調動,後來被建成十字街口,這條街被命名爲牆街-即華爾街。

獨立戰爭:在獨立戰爭的動盪中,紐約的人口減少了一多半,國民生產總值(儘管那時還沒有這樣一種統計方法)也至少損失了一半。而一旦戰爭結束,英國人離開後,紐約就以令人吃驚的速度迅速恢復。隨着老居民重歸家園,其寬鬆的專心經商的社會氛圍也吸引了很多新居民,僅僅用了4年的時間,紐約的人口就恢復到戰前的水平。

漢密爾頓:美國的開國元勳,平民之家的顯要人物,9歲爲紐約商人工作,13歲管理客棧,15歲前往紐約,在國王學院(現哥倫比亞大學)學習法律,獨立戰爭期間成爲喬治華盛頓的幕僚。漢密爾頓扶持和鼓勵商業活動,強調政府在建立金融體系和維護經濟秩序中的積極作用。

傑斐遜:憎惡投機,他把紐約稱爲"人類本性墮落的大陰溝"。

美國政治史基本上可以被看作是漢密爾頓主義者和傑斐遜主義者之間的一場曠日持久的鬥爭。

菲利普斯(Frederick Philipse):通過囤積貝殼串珠(北美印第安人用作貨幣和裝飾品)策劃了北美洲歷史上第一場金融操縱案。

費城:到18世紀90年代,儘管費城的發展速度遠遠低於紐約,但它依然是那時美國的金融中心。美國的第一家銀行-北美銀行(Bank of North America),是在費城成立的;美國的第一家股票交易所-費城股票交易所(Philadelphia Stock Exchange),在1790年成立。在此後的10年內,費城將仍然是美國的首都,而華盛頓那時尚在建設之中,

(1789–1807)

杜爾:投機狂熱中的弄潮兒, 他可以稱得上是美國股市的第一位著名的"莊家",也是此後兩百多年股市操縱者們的鼻祖。

克林頓修建伊利運河, 紐約很快變成了世界上有史以來最大的新興城市

(1807-1837)

雅各布·利特爾: 現代華爾街投機者的原型,華爾街第一位偉大的投機者。與杜爾不同的是,他是個獨立的經紀人,沒有任何的政府關係,因此也無從獲取內部信息。他藉助市場的短期波動來投機獲利,而不是對有發展潛力的企業進行長期投資。並因成功逼空莫里斯運河股票而一舉成名。像利特爾這樣的人物一旦在華爾街登場,就再也沒有離開過。他們有過一夜暴富的輝煌,也會經歷傾家蕩產的劫難,不斷地在天堂和地獄之間輪迴。但他們沉溺其中,和這個市場如影相隨,他們是華爾街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就像投機是股票市場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一樣。

傑克遜:美國歷史上第一位平民出身的總統,家境貧寒,從小喪父。他學習的專業是法律, 由於一筆地產的賬務出錯,傑克遜發現自己要對另一個人的債務負責。處理這個案件花了他10多年的時間,由此,他產生了一種對投機、債務以及紙幣的終生的恐懼。1834年,傑克遜基本上已經償清了所有的國債,這在美國歷史上是第一次-實際上也是任何現代大國歷史上惟一的一次-完全償清國債。強制推行《鑄幣流通令》,關閉第二合衆國銀行,他的這些政策成功地抑止了投機,終結了美國歷史上第一次大牛市,美國歷史上的首次大牛市終於被首次大熊市所替代。 美國歷史上首次進入了蕭條時期(這仍然是迄今爲止美國曆時最長的蕭條期)。 如果說華爾街遭受了打擊的話,(那麼,費城的金融市場受到的衝擊則更爲嚴重,從此失去了與紐約爭雄的機會。)

克林頓:1769年出生在紐約一個顯赫的政治世家,他的叔叔喬治曾是紐約州的州長和美國的副總統。克林頓身材魁梧,長相威嚴,天賦極高,年僅17歲就從哥倫比亞大學畢業,在畢業典禮的開幕式上他用拉丁語進行了畢業演講。建造運河-伊利運河。

比德爾:當傑克遜成爲總統的時候,比德爾可能是全國第二號有權勢的人,一位特殊的人物,是美國本土產生的最偉大的銀行家之一。在13歲時,他就完成了獲得賓夕法尼亞大學學位所需的所有課程,但由於他的年紀太小,學校拒絕給他頒發畢業證書。於是他就去了普林斯頓大學,在那裏用了兩年的時間獲得學士學位。在15歲時,他作爲畢業生的代表作了畢業演說。

紐約爆發自然災難-火災。當火勢最終得到控制時,紐約的商業中心已經是一片廢墟了。大火毀掉了由華爾街、寬街、康提斯小街和東河包圍的20個街區的700多座建築。英國殖民時代的遺蹟也隨着大火一去不返。今天的曼哈頓,作爲美國曆史最悠久的大城市的中心,獨立戰爭前的建築只有位於百老匯和富爾頓大街拐角處的聖保羅教堂還碩果僅存。因爲這場大火,紐約城中26家火災保險公司中有23家宣佈破產,這使得許多股票的持有者和投保人也跟着破產了。雖然紐約遭到大火的嚴重破壞,但這個時期美國的經濟蒸蒸日上,這幫助紐約的經紀業很快恢復過來。

(1837-1857)

鐵路:處於蕭條之中的美國經濟也悄然發生着巨大的變化:最重要的改變來自19世紀最有前途的發明-鐵路。 19世紀餘下的美國經濟政治史,都不可避免地涉及到這個國家如何學習管理、監管以及公平分配鐵路這一新興事物所帶來的巨大利益,
電報:這個時期第二個重大發明是電報。同鐵路一樣,它也對華爾街和美國其他地區的發展產生了巨大而深遠的影響。喬治·斯蒂芬森和他的鐵路一樣,莫爾斯也無非是把已有的所有零散發明組合了起來,從而發明了電報。 從真正意義上來說,電報在19世紀50年代被髮明出來,確保了紐約成爲美國的金融中心。
淘金:1848年加利福尼亞金礦的發現,帶來了美國經濟和華爾街新一輪的快速增長,紐約的人們過着銷金蝕銀的揮霍生活。

德魯: 出身貧寒、靠販賣牲畜起家的德魯,來到了華爾街這個刀光劍影的博弈場上,對基督教虔誠的信仰絲毫沒有妨礙他成爲一個慣用各種陰謀詭計的股市超級玩家。伊犁鐵路股票。

摻水股"(watered stock): 指股票發行總量超過實際投入資本。 這個名詞已經從今天的華爾街上消失了,原因並不是這種做法不存在了,而是因爲這種做法已經普遍化了。

(1857-1867)

南北戰爭:這個時期的美國,經歷了它歷史上最大的創痛-南北戰爭。作爲第一次世界大戰前100年中人類最大的軍事衝突,它的規模和破壞力都是此前人類無法想像的,而同樣影響深遠的是,如何滿足這第一場現代意義上的戰爭的鉅額資金需求,也爲此後的戰爭融資提供了經典的範例。華爾街幫助北方政府進行了大規模的戰爭融資,使它最終戰勝了在財政方面陷入困境的南方政府,而成功地引導北方政府走向勝利的華爾街,也在戰爭所帶來的巨大經濟需求和爲戰爭發行的鉅額國債的催生下,走向了繁榮的牛市。南北戰爭之後,整個政府一片腐敗。

科尼利厄斯·範德比爾特(Cornelius Vanderbilt): 船長,遭受過鐵路事故(差點致死),後來投資鐵路,19世紀最偉大的鐵路經營者,但他卻從來沒有修建過一條鐵路。相反,他購買鐵路,並以無與倫比的效率來經營、擴張,盡一切可能把它們的作用發揮到極限。從沒有涉足過華爾街的範德比爾特在華爾街歷史上最大的股票逼空戰案中擊敗了美國最老練的投機商。 正如金融家羅素·塞奇(Russell Sage)所說,範德比爾特將要證明"他之於金融正如莎士比亞之於詩歌和米開朗基羅之於繪畫"。 範德比爾特在華爾街的坎尼戰爭(Battle of Cannae)中扮演了漢尼拔 ② 統帥的角色,他兩次圍殲熊市投機商,給他和他的同伴帶來了300萬美元的鉅額財富,這次逼空戰也被公認爲金融操縱史上的傑作。《紐約先驅報》在7月13號宣稱:“華爾街市場上從未看到過這麼成功的股票逼空”。

"倒股票"是股票逼空者可以以最少的現金實現買斷股票的手段-當然,這種手段風險很高,要求有非常好的運氣。

(1867-1873)

古爾德:華爾街新生代投機家古爾德和菲斯科在這個時期的所作所爲是前無古人,也是後無來者的:他們試圖操縱黃金市場。
菲斯科:被槍殺,出名的戀愛事件

(1873-1884)

摩根:出生於一個貴族家庭,華爾街新一代投資銀行家的代表。不同於早年華爾街大部分的投機家,他信奉的理念是誠信爲本。 開創了華爾街的新時代,喚回了華爾街久已缺失的誠信和社會責任感。他和他所代表的華爾街人爲美國一舉成長爲世界最大的經濟實體籌集了所需的鉅額資金,與此同時,他們還重塑了華爾街在美國公衆中的形象,使得華爾街在美國經濟和世界經濟中的地位大大提高。摩根創立的摩根銀行從那時起到現在一直是全球最主要的金融機構之一。1913年, 摩根去世,這位在美國的崛起和現代化進程中起了非凡作用的人物,贏得了全世界的尊敬。

海蒂·格林: 美國歷史上最爲富有的女性之一,她依靠投資股市而致富, 華爾街歷史上屢見不鮮的一個典型的葛朗臺式的守財奴
第一次世界大戰: 戰爭創造了對軍需品和農產品的巨大需求,訂單源源不斷地飛向大洋彼岸的美國,這給美國帶來了自南北戰爭以來最大的經濟繁榮,而華爾街,也在經歷了戰爭剛剛爆發的短暫恐慌之後,迎來了歷史上最大的一次牛市。 四年的戰爭使得美國從世界上最大的債務國變成了最大的債權國,至此,美國不僅在實業上,而且在金融上,成爲了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

(1884-1901)

(1901-1914)

到1900年,美國已經取代英國,成爲了世界上第一經濟強國。

(1914-1920)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對美國和華爾街來說,這是一次歷史性的機遇。到1918年戰爭結束的時候,美國超越了歐洲強國,而紐約則超越了倫敦。

(1920-1929)

(1929-1938)

股市崩盤:美國股市發生歷史上最嚴重的崩盤。

經濟大蕭條: 許多人包括部分經濟學家都認爲是1929年的股市崩盤引發了美國經濟的"大蕭條"。但是,這兩者之間並沒有這樣必然的因果關係,它們背後共同的原因是美國實體經濟長期高歌勐進後的必然衰退以及胡佛政府的錯誤政策。

羅斯福新政:這次股災及隨後而來的30年代經濟大蕭條迫使羅斯福總統實施"新政",並開始對華爾街實質性的改革。

(1938-1968)

梅里爾:革命性地將連鎖店的運營模式引入經紀業務,創建了美林公司,使之成爲一個觸角遍及全美甚至全球的超級金融機構。他同時嚴格培訓他的客戶經理們,使他們成爲具有金融知識和誠信意識的新一代經紀人,從而一舉改變了華爾街經紀人的形象。正是這些經紀人將股票第一次引入到美國中產階級家庭。

格拉漢姆:通過自己的成功向人們證明了基本面研究的重要性。他使得"投資"這個概念最終在華爾街出現並逐步取代"投機"而成爲主流。他同時開創了現代證券分析業,公司運營資本和現金流等概念被他首次提出–而這些概念現在已經成爲全世界所有的股票分析師們分析上市公司價值的基本工具。

第二次世界大戰: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第二次世界大戰和隨後的經濟繁榮鞏固了華爾街作爲世界金融中心的地位,美里爾開創的美林帝國使得股票深入到千家萬戶,而證券分析的手段使得理性投資成爲可能,這一切,都爲華爾街最終的起飛奠定了基礎.華爾街一向被認爲是美國主體經濟–主街的附屬品,然而,隨着華爾街在美國經濟生活中起到越來越重要的作用,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認爲:“華爾街是……主街”……

(1968-1987)

(二十世紀80年代-1999年)
鮑斯基:專長是風險套利–對潛在的被收購公司進行投機。不幸的是,爲了增加自己的勝算,他用裝滿現金的箱子去換取自己所需的內幕信息,最後只得鋃鐺入獄。

密爾肯:開創了着名的垃圾債券業務,他認定這種信用等級很低的債券的回報高於其孕育的風險,他對垃圾債券出神入化的操作使得他一度被追捧爲華爾街的金融天才。他最終被判入獄十年,並被處以6億美元的罰款,這是美國商業史上對個人的最高罰金。
互聯網的出現給資本市場帶來了巨大的影響。網絡股的興起、在線交易的出現是華爾街所能感受到的最直觀的變化,

(2000-)

911事件: 對於紐約和美國經濟而言,這都是一次毀滅性的打擊, 加深了美國經濟衰退的程度,也延長了衰退的時間,重新開盤的股市直線下落。

在華爾街這幾年歷史中,最引人注目的莫過於它能以如此之快的速度從三次嚴重的打擊中復甦過來-網絡股的破滅和經濟衰退、"9·11"事件和2002年的公司醜聞。華爾街從這些危機之中迅速恢復過來,充分反映了其作爲世界主要資本市場和全球金融體系中心的強大的生命力。華爾街不負衆望。

時間線

1620年 英國清教徒移民乘坐"五月花"號輪船漂洋過海,到達北美洲普利茅斯。
1636年 荷蘭出現"鬱金香泡沫"。
1664年 新阿姆斯特丹被命名爲新約克郡-簡稱紐約。
1666年 弗雷德裏克·菲利普斯通過囤積貝殼串珠策劃了北美洲歷史上第一場金融操縱案。
1775年 獨立戰爭爆發。
1776年 美國發表《獨立宣言》。
1787年 制憲會議在費城召開,草擬了新憲法。
1789年 美國聯邦政府成立,喬治·華盛頓就任第一屆美國總統。

1792年《梧桐樹協議》簽訂。
1785~92年 杜爾投機案。
1792年 美國國會通過造幣法,在費城建造一座造幣廠。
1803年 美國從法國拿破崙手中廉價購得路易斯安那州的全部土地,使美國領土面積增加一倍。
1795-1803年 中國清朝發生白蓮教叛亂。
十九世紀的早期,伊利運河修建成功,這條連接美國東西部的物運和交通樞紐使得紐約一舉成爲美國的經濟中心,而美國的其它地區則倍感威脅,對紐約敵意頓生,他們把紐約稱爲"舔食美國商業和金融蛋糕上奶油的舌頭"……
1820年 中國GDP佔世界經濟總量的28.7%(據經濟合作發展組織(OECD)的研究報告)。

1807年 羅伯特·富爾頓乘着自己設計的平底蒸汽船,由紐約市碼頭出發,32小時後抵達奧爾巴尼,成功地進行了首次輪船航行。
1819年 美國和西班牙籤訂條約,西班牙把佛羅里達割讓給美國,並放棄對俄勒岡地區的全部領土要求。
1821年 美國聯邦政府頒佈《土地法》,降低出售土地的單位面積。19世紀20年代,美國開始西部開發。30年代,土地投機熱升溫。
1825年 伊利運河修建完成。此後,華爾街開始了對運河概念股的狂熱投機。
1835年 紐約發生大火。
1836年 傑克遜總統簽署了《鑄幣流通令》。隨後,美國經濟出現大蕭條。
1836年 "華爾街"一詞開始代表紐約證券市場。

1829年 斯蒂芬森鐵路通車試驗成功。19世紀30~60年代,美國鐵路取得重大發展。
1842年 美英簽訂條約,劃定美國和加拿大在緬因州和明尼蘇達州的邊界。
1844年 電報發明人塞繆爾·莫爾斯從華盛頓向馬里蘭州的巴爾的摩發出第一份電報。
1848年 加利福尼亞發現金礦,淘金熱開始。
1848年 美墨簽訂條約,規定墨西哥把德克薩斯、新墨西哥和加利福尼亞、亞利桑那、猶他、內華達以及科羅拉多的一部分割讓給美國。
1853年 美國軍艦抵達日本,次年,脅迫日本門戶開放。
1857年 美國經濟在狂熱之後,歸於蕭條。
也在這個時代……
1838年 林則徐被任命爲欽差大臣前往廣州禁菸。
1840~1842年 鴉片戰爭,中國戰敗,被迫簽訂了一系列的不平等條約。

1854年 範德比爾特涉足鐵路業。
1861年 美國南北戰爭爆發。
1861~1864年 華爾街黃金投機熱。
1863年 林肯簽署《解放宣言》。華爾街爆發哈萊姆鐵路股票逼空戰。
1865年 南方邦聯軍投降,美國南北戰爭結束,林肯遇刺。
1867年 美國從沙俄手中購買阿拉斯加和阿留申羣島,從而使美國邊界線擴大到北冰洋。
也在這個時代……
1851~1864年 中國發生太平天國運動。
1858年 中美簽訂《中美天津條約》。
1858年 中俄訂立《璦琿條約》
1860年 北京被英、法聯軍佔領。
1862年 中國開始模仿西洋技術,洋務運動開始。
1894年 中日甲午戰爭。
1895年 中日簽訂《馬關條約》。

1867年 伊利鐵路控制權的爭奪戰開始。
1869年 中太平洋鐵路與聯合太平洋鐵路在猶他州的普洛蒙託萊正式接通,成爲第一條橫貫大陸的鐵路。
也在這個時代……
1868年 因西北邊疆動盪不安,清政府派左宗棠西征。
1869年9月,美國爆發了歷史上着名的黃金操縱案。多頭投機家古爾德和菲斯科精心組織了一個黃金囤積計劃,他們一度控制了數倍於紐約黃金市場供應量的黃金合同,黃金價格扶搖直上,“面對他們的對手,多頭們得意洋洋”……

1866年 大西洋海底電纜開始運行。同年,J·P·摩根因牽頭簽訂了"海盜協議"而在華爾街聲名鵲起。
1868年 格蘭特當選爲美國總統。
1870年 華爾街發生古爾德黃金投機案。
1873年 由股市崩潰爲導火索,美國開始了長達6年的經濟蕭條期。
也在這個時代……
1870年 清政府設立北洋通商大臣一職。
1871年 俄軍攻佔伊犁。中日議定修好條規和通商章程。
1872年 第一批清朝留學生赴美。
1872年 清政府設立輪船招商局。

1879年 托馬斯·愛迪生髮明電燈。
1881年 格蘭特總統卸任。此後他成爲華爾街一家金融公司的合夥人,但是經商失敗,以破產告終。
1882年 美國通過排斥華工法案。
也是在這個時代……
1874年 日軍入侵臺灣。中日簽訂《臺事專約》。
1879年 日本侵佔琉球。
1880年 中國電報總局成立。
1881年 《中俄伊犁條約》簽訂。
1883年 中法戰爭爆發。

1890年 美國國會通過《謝爾曼白銀法案》。1894年,美國出現嚴重的黃金儲備外流事件,美國政府不得不向J·P·摩根求救。
19世紀90年代 華爾街取得兩大進步:股票市場平均指數和現代會計制度出現。
1898年 美國對西班牙宣戰。同年,西班牙將菲律賓、波多黎各、關島等地割讓給美國,並確立古巴爲主權國。
1898年 美國總統麥金利簽署一項兼併法案,宣佈夏威夷爲美國的一部分。
1901年 爆發北太平洋鐵路股票戰。
也在這個年代……
1884年 馬尾海戰。
1887年 中國鐵路公司成立。
1888年 英軍侵略西藏;北洋海軍成立。
1894年 日軍侵入朝鮮,隨後中日甲午戰爭爆發。中日簽訂《馬關條約》。
1896年 李鴻章乘船來到紐約,對美國進行訪問。
1897年 清政府發行"昭信股票"。
1898年 戊戌變法。清政府廢除八股考試,詔設農工商總局。
1899年 中國爆發義和團運動。 美國提出"門戶開放"政策,使中國成爲列強掠奪的開放國際市場,同時又保持中國的統一。
1900年 八國聯軍佔領北京,清政府逃離首都。
1901年 清政府開始推行新政。同年,《辛丑條約》簽訂。

1903年 由蒙達納州的比尤特"銅礦王"之爭引發了美國金融體系的大危機,摩根挺身而出,最終解救了這場危機。
1903年 萊特兄弟首次成功地駕駛由發動機推進的飛機。
1904年 日俄戰爭爆發,日本未經正式宣戰進攻停泊在旅順港的俄國艦隊。
1913年 美國成立聯邦儲備體系,這一年,成爲了美國金融史的分水嶺。
也在這個年代……
1904年 日俄戰爭在華爆發。
1905年 中國同盟會成立。
1907年 革命黨發動黃岡起義。
1910年 同盟會發動廣州新軍起義。
1911年 外蒙古獨立。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孫中山被推選爲臨時大總統 。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對美國和華爾街來說,這是一次歷史性的機遇。到1918年戰爭結束的時候,美國超越了歐洲強國,而紐約則超越了倫敦。

1914年 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初期,美國保持中立。
1917年 美國對德國宣戰,參與第一次世界大戰。
也在這個年代……
1916年 袁世凱復闢。
1917年 中國參加第一次世界大戰。
1918年 中國第一家證券交易所–北平證券交易所正式成立。
1919年 中國爆發"五四"運動。
1920年 中國第一家期貨交易所–上海證券物品交易所正式成立。

1929.10.29 美國股市發生歷史上最嚴重的崩盤。這次股災及隨後而來的30年代經濟大蕭條迫使羅斯福總統實施"新政",並開始對華爾街實質性的改革。
20世紀30年代 美國經歷了歷史上最嚴重的經濟大蕭條。
也在這個年代……
1921年 中國共產黨在上海成立。
1923年 第一次國共產黨與國民黨合作。
1925年 孫中山去世。
1926年 國民革命軍誓師北伐。
1927年 四·一二事變,國共合作破裂。南昌起義爆發。

1918年 美里爾創建美林公司。
1930年 合衆國銀行在紐約停業,此爲美國歷史上最大的一次銀行倒閉。
1933年 富蘭克林·羅斯福就任美國第32屆總統。隨後開始了着名的"羅斯福新政"。
1933年 美國取消金本位制,通過了《格拉斯-斯第格爾法案》。羅斯福總統簽署《聯邦證券法》。
也在這個年代……
1931年9月18日,日本在中國策劃"皇姑屯"事件。
1934~35年 紅軍經過長征到達陝北。
1937年7月7日 盧溝橋事變,日軍開始全面侵華的軍事活動。

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
1941年 日本偷襲珍珠港。次日,美國對日宣戰,正式參加第二次世界大戰。
1944年 在華盛頓郊區的敦巴頓橡樹園會議,四大發起國–美國、蘇聯、英國和中國–擬定了《聯合國憲章》的最初草案。
1947年 美國國務卿喬治·馬歇爾提出一項恢復歐洲經濟的援助計劃,即"馬歇爾計劃"。
1949年 美國和14個西歐國家在華盛頓簽署一項公約,建立"北大西洋公約組織"。
也在這個時代……
1945年 日本投降,中國的八年抗戰結束。
1949年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
1950年 中國抗美援朝。
1953年 美國在朝鮮板門店簽訂朝鮮停戰協議。
1964年 中國第一顆原子彈試驗成功。

1968年 理查德·尼克松當選爲美國總統。
1969年 "阿波羅"11號飛船登月成功,人類首次踏上月球。同年,第一個阿帕網 (ARPANET) 連接建立。
1974年 水門事件,尼克松辭職。
1980年 羅納德·里根當選爲美國總統。
也在這個年代……
1970年 中國將首枚人造衛星送入太空。
1972年 中美兩國發表《中美聯合公報》,公報承認,世界上只有一箇中國,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
1972年 中國第一枚氫彈試驗成功。尼克松訪問中國。
1978年 中美建交。同年,中國共產黨第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
1983年 里根制訂"星球大戰"計劃。

1987年 美國發生股災。
1991年 蘇聯解體。
1992年 比爾·克林頓當選爲美國總統
1997年 美國發射的"火星探路者"號成功登上火星。
1999年 道瓊斯指數首次突破10000點大關。
也在這個年代……
1986年 中國第一隻股票發行。
1997年 香港主權迴歸中國,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
1999年 澳門主權迴歸中國,澳門特別行政區成立。

2000年早春時節,上個世紀90年代華爾街的大牛市終於落下帷幕。正如歷史上所有其他的泡沫一樣,由於網絡股股價異乎尋常的上漲而產生的泡沫也不可避免地破滅了。這些股價的上漲完全建立在人們對網絡公司未來盈利的期望之上,而沒有太多現實的根據。19世紀20年代和30年代初期的運河概念股、20世紀20年代的航空概念股也經歷過同樣的命運。在2000年初,納斯達克指數曾經突破了5000點,是短短5年前的5倍,但到2000年年底,它下跌了一半。
美國經濟也在2000年開始整體降溫,這帶動了其他股票的下跌。道瓊斯指數和標準普爾500指數的跌幅雖然沒有納斯達克指數那麼大,但是兩者也都從2000年初的高點開始下滑。
2001年,"9·11"加深了美國經濟衰退的程度,也延長了衰退的時間,重新開盤的股市直線下落。

  • PS:作者添加了我國對應時期的事件,作者說:這些事件大致勾畫出美國發展的過程,也讓我們清晰地看到,在同樣一個歷史跨度裏,中國怎樣從一個世界強國逐漸衰落、在歷盡磨難之後又走上覆興之路的曲折歷程,希望這樣能夠有助於讀者把書中的內容放到一個更加廣闊的背景中去理解。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