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管理彈性的把握

       管理彈性指管理的鬆緊程度。在管理的具體實踐中,管理者常常會把握不好這種度,會多次遇到管理彈性失衡的局面,造成管理工作出現偏頗,整個團隊呈現出較低的績效,員工歸屬感差,尋求積極進步的員工會離開等等。

       如管理的太鬆,員工都是按照自己的步驟去做工作,導致整體團隊的績效沒有保障。具體表現有:
       a. 員工的紀律相對鬆散;
       b. 員工彼此之間的個人關係比較融洽,員工與領導的關係也比較和諧。
       c. 計劃經常被一次次延遲,整個團隊的執行力較差,導致延遲的責任人沒有受到較嚴的懲罰。
       d. 每個人的技術進步緩慢。
 
       如管理的嚴厲,員工只是按照領導要求,缺乏必要的自由度,無法發揮個人的主動性,導致團隊的績效依賴於管理者的水平,同樣無法保證團隊的高績效。
       a. 員工的紀律性較強。
       b. 領導和員工之間是單一的工作關係,個人感情的聯絡肯定較少。
       c. 如果計劃被延遲,必要的責任人必然會受到處罰
       d. 員工的工作比較被動,積極性不強,主動發起的考慮常會被認爲是多操心。
       e. 領導是整個團隊工作的發動機,也不可缺失的核心;偶爾離開,整個團隊倍感輕鬆。
 
       因此,把握好管理的彈性,能夠有張有弛,確保團隊出現較高的績效。其實,這項工作有很高的管理藝術。我歸納了一個原則:“嚴以要求工作,寬以營造氛圍,做到寬嚴有度”,並提出了幾條措施,希望會對改善管理彈性會有幫助,具體如下:
       a.  領導不能和員工處於一家親,必須保持個人關係處於一定的距離,即保持領導足夠的威嚴。借鑑×××主席與黨內同志的相處之道,處於黨內關係的把握,總是刻意保持一定的距離;而與黨外人士,總是顯得格外熱情(例如:送黨內同志,只送到小屋門口,連親密的戰友×××和×××都不例外;而對黨外的民主人士,都會熱情的收到大門外),呵呵。
       b. 計劃被延遲,需要分析原因,如果原因屬於客觀的,可放棄懲罰責任人;若屬主觀居多,則必須處罰主要責任人,如扣除績效。當然,若某個人工作完成出色,也要給予必要的獎勵,如提高績效。
       c. 平時工作中,加強員工責任心的培養。真正團隊的高績效,是建立在全體團隊有高度的責任心基礎上,而不是建立在各種激勵措施上,因爲責任心是內因,各種激勵措施都是通過激發員工的責任心去起作用。責任心來源於對團隊共同願景的認可,每一步工作的積極參與,需要一點一滴地做起。這又是一個操作難度很高的話題。
       d. 員工出現的每一個可喜的進步,都要給予讚揚和鼓勵。
       e. 鼓勵員工發表對工作的意見,即創造機會,廣開改進工作的言路。
       f. 關心員工福利,或員工家庭出現困難時,要及時施以援手。
轉載聯繫方式: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