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新人閃辭族的心聲

職場衆生相:一面是職場新人紛紛閃辭 一面是求職畢業生感慨一職難求

“公司今年剛招的20名管培生竟然走了17個!”一家上海的公司在陸續被員工“炒”了之後,管理者感嘆“現在的大學生難留”。而上週末,在暨南大學舉辦的兩場專場招聘會上,有些註明只招聘一人的崗位卻被“熱情”的學生們投了將近四百份簡歷。一方面是剛剛工作的職場新人紛紛閃辭,一方面是“扎堆”找工作的畢業生感慨“壓力山大”,其中原因爲哪般?

閃辭族

想走就走

僱主:“本想過了試用期就給她加薪”

富有創造性、腦筋靈活等正面評價之外,對工作缺乏主動性和責任感、不願意吃“眼前虧”、心態浮躁、不願意合作、做事講求“現世報”則成爲受訪僱主們對“90後”員工的普遍印象。

民企老闆耿先生吐槽說:“現在的年輕員工,說不幹就不幹了,我們公司上月就走了兩個。”耿先生告訴記者,其中一名華工畢業的廣州本地男生,畢業一年多已經換了兩次工作。按照公司規定,每月19日發工資,但是該員工每月18日就開始打電話催財務發錢。

位於天河某廣告公司負責人MAGGIE回憶起年初辭職的“90後”女員工:“其實她醒目形象好,本想好好培養,沒想到她嫌工資少,不做溝通就走了。其實,她只要熬過了三個月試用期,我就會主動給她加薪了。”

閃辭族心聲

頭份工 要說愛你不容易

畢業工作糊塗“嫁錯郎”

“畢業剛四個月,我都已經辭職兩個月了。”家住番禺區的小王在自己的微博上無奈地抱怨着。今年七月份,23歲的小王碩士畢業於廣州某知名高校。在外人看來,名校碩士、年輕陽光,小王應該不難找到一份合適的工作。然而,小王籤的工作卻並不理想僅僅是一家在安徽的房地產策劃公司。“我們這種大文科專業,沒有特別對口特別合適的工作,策劃、編輯、出版、行政、公務員,樣樣看着都可以,樣樣都不精通。”連着趕了數十場的招聘會和企業宣講會,身心俱疲的小王最後草草簽了這家公司,也算是給家人和自己一個交待。

孤身北漂難抵回家誘惑

“有一次爲了修改PPT,我又加班到凌晨一兩點。從公司出來後才發現下起了雨,我也沒帶傘。在公司門口,我等了二十多分鐘纔打到一輛的士。在車上,我的淚就不停地流。當時真的想給我媽打個電話,但是想了想還是忍住了。”如今回想起這一幕,小王依然很心酸。小王的父母都是廣州市的公務員,小王畢業時,父母也曾多次勸她報考廣州本地的公務員。可是當時年輕氣盛的小王總是想憑藉着自己的能力出去闖蕩一番,而今在外地工作了兩個月之後,小王又回到了家。“不出意外的話,明年六月份會出國。”小王告訴記者。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