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成績不好是智商低?注意力纔是拉開差距的原因

週末,鄰居臨時有重要事情出門,便將她的女兒——上四年級的然然暫時放在我家照看半天,正好跟我女兒做個伴。

這個漂亮的小姑娘看起來很文靜,卻一點也坐不住。她倆一起玩了半小時左右然然就要下樓去玩。下樓玩了一會兒,她又要上樓玩。一上午如此反覆了兩次。在家裏玩的時候,她也有點奇怪:看書看不了幾頁就起來擺弄玩具;跟女兒聊天的時候,不時地瞥兩眼在旁邊做家務的我。

喜歡安靜的女兒過來偷偷跟我抱怨:“她就不能好好坐着看點書?”我安慰女兒:“可能在咱家她有點拘束的緣故。”

記得然然的媽媽曾經跟我表示過很爲女兒的成績發愁:120分的滿分,然然經常考不過百,是不是智商有問題?

現在我明白了,真正影響然然學習成績的原因並不是智商的問題,而是注意力的問題。像她這樣坐不住的孩子,如何能完整地聽完一節課呢?課堂效率差,老師授課的知識掌握不了,課後題不會做,再往後的課程越來越吃力 ,如此惡性循環,孩子怎麼能考出好成績?

什麼是注意力?注意力是指人的心理活動指向和集中於某種事物的能力。

有調查顯示,同一個班級裏,注意力差的孩子要比注意力高度集中的孩子多花費一倍的時間來完成作業,比注意力一般的孩子多花費40-60%的時間。同樣的學習任務,注意力差的孩子花費更多的時間,消化吸收的效果也會差。

俄國教育家烏申斯基說:“注意是學習的門戶,意識中的一切,必然都要經過它才能進來。”只有開啓了注意力這扇大門,兒童才能發展心智活動。若沒有良好的注意力,兒童的心靈大門就會關閉,學習、生活,甚至未來的發展都會受到影響。所以,家長若想孩子能夠自如應對正常生活,學習中取得良好的成績,必須幫助孩子提升注意力。

要提升孩子的注意力,我們先來了解注意力的發展特點。

兒童注意力發展的特點。

大腦皮層是產生注意力的重要部位,幼兒的大腦發育不完善,注意力時間短是正常的。根據發展心理學的研究,兒童注意力有一個發展的過程。

0-3歲 ,注意力開始形成。這個階段,孩子的注意力不穩定,還是以“無意注意”爲主,注意力持續時間多數在3-5分鐘。

4-6歲, 由探究引發的注意力。“有意注意”開始頻繁,而且比之前的階段稍顯穩定。4歲兒童的注意力在10分鐘左右,5、6歲兒童的注意力在15分鐘左右。

7-10歲,注意力習慣開始養成。孩子進入小學,隨着知識的增多,心智的成熟,開始有意識、有目的地控制自己的注意力,慢慢將注意力養成一種習慣。二三年級是思維過渡時期,孩子由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過渡,在支配注意力方面有了很大的提升空間。孩子的生活範圍更廣闊,注意力的範圍也隨之擴大。

11到13歲注意力調控能力越來越強。這時,孩子處於半成熟狀態,一方面他追求獨立,想要擺脫幼稚的影子,開始嚮往更深層次的學習,注意力更具目的性。另一個方面,他對社會有所畏懼,意念容易受到外部信號的干擾。這個階段,家長需要爲孩子提供廣闊的空間,增加孩子的閱歷,也讓他找到自己的興趣所在。同時,培養孩子的注意力時側重於深度。

從兒童注意力發展的特點可以看出,7-10歲,兒童的注意力習慣已經開始養成,而4-6歲是孩子開始“有意注意”的重要階段,所以,讓孩子形成良好的注意力習慣要從小開始引導。

家長應該如何培養孩子的注意力呢?

1、不要干擾孩子的注意力。注意力是每個人與生俱來的本領,孩子天生能專注做一件他喜歡的事情,但是很多父母卻人爲地破壞了這種專注力。

孩子正在專心玩玩具,鼻涕流出來了都沒有感覺,當鼻涕影響到她時,她會吸一下鼻涕。但是,旁邊的父母看見了,提醒孩子擦鼻涕。孩子充耳不聞,父母會嚴厲打斷孩子的活動:“你這孩子怎麼這麼不講衛生,趕緊用紙擦掉。”孩子只好去拿紙擦鼻涕。父母無意中破壞了孩子的注意力卻根本不知道。

注意力對孩子的學習狀態有着至關重要的影響,沒有家長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將來出類撥萃,那麼家長應該從小就不要破壞孩子注意力。最好的保護孩子注意力的方法就是:在孩子學齡前,家長一定不要過多的打擾孩子,不管他是在玩玩具、看繪本,甚至是專心致志蹲在地上看螞蟻,都不要隨便打斷他。

2、家長要給孩子創造得體的生活環境,排除干擾注意力的因素。

房間物品過於雜亂容易讓孩子養成無條理的習慣,自然靜不下心來做事。乾淨整潔的環境有助於培養孩子的注意力。因此父母要儘量保持家裏的整潔衛生,物品擺放要合理有序。

父母要避免在孩子寫作業、做事情的時候接待客人、大聲打電話等這些導致孩子分心的行爲,讓孩子擁有一個比較封閉、安靜的學習空間。

3、玩具、書籍不是多多益善,要“限量供應”。

現在,多數家庭的經濟狀況都比較好,加上父母重視孩子的早期智力開發,會給孩子買很多的玩具和繪本,其實,玩具、書籍不是多多益善。

我弟弟特別愛給孩子買玩具和書,玩具一買就是幾件,買書一次至少十幾本,結果搞得我侄女有點選擇困難症,每件玩具都玩不了幾分鐘,以至於好幾個親戚都提醒我們帶她去醫院看看有沒有多動症。

英國牛津大學的教育心理學教授做過一項調查:玩具少的孩子要比同齡的玩具多的孩子智力發育水平高。這是因爲:過多的玩具會分散兒童有限的注意力,使孩子變得無所適從,無法從玩具中獲得應有的樂趣、知識。所以,玩具、書籍並不是多多益善。

家長在選擇適合孩子的玩具、書籍時,重在“質量”而不是“數量”,針對孩子的性格特點和個人喜好去選擇。比如活潑好動、坐不住的孩子,父母可能選擇拼圖、積木、手工等靜態的玩具,儘量讓孩子保持長期注意力;如果孩子安靜、內斂、不合羣,父母可能選擇飛機、汽車等參與性的玩具,調動孩子的注意力。

如果家裏已經有了很多的玩具和書籍,家長可以只拿出來一部分讓孩子玩、看,每隔一段時間重新換一批出來。

4、不要將家長的焦慮轉化爲孩子的壓力。

表妹老是誇我女兒懂事,放學回家立刻主動寫作業,吃晚飯之前就完成了;而她的兒子老是磨磨蹭蹭,不催不寫,她晚上一點屬於自己的時間都沒有,全是在盯兒子。

我說:“我是你兒子我也不着急寫作業。寫完老師佈置的作業還要寫你佈置的作業,還要練鋼琴,還要做奧數。早做完作業只能讓自己做更多的作業,反正沒有玩的時間,還不如晚點做完。”

有些家長非常焦慮,老是擔心自己的孩子“輸在起跑線上”,不停地給孩子施加各種壓力,孩子不堪重負,只好想盡辦法應付家長,就此養成了三心二意、學習效率低的壞習慣。

父母應該適當調整對孩子的期望值,根據孩子的能力合理安排學習任務。雖說“沒有壓力就沒有動力”,但是壓力過大會讓孩子承受不住,輕則養成注意力差的壞習慣,重則引起厭學情緒。

5、用遊戲培養孩子良好的注意力。

如果孩子的注意力已經受到破壞,就像我的鄰居然然這樣,還是有辦法來培養彌補的。發展心理學博士——陳昕她的《注意力!決定孩子一生的關鍵》這本書中提出的用陪孩子做遊戲的辦法培養孩子注意力,就是很好的方式。

創意連連看

家長在家裏就地取材即可自己做:彩色鉛筆、硬白紙、剪刀。將白紙剪成多個小卡片,用鉛筆在卡片畫上不同職業的人,以及與之對應的事物。比如:醫生——注射器,交警——紅綠燈,廚師——鍋等。

將卡片打亂次序,讓孩子重新配對。家長可以與孩子比賽,看看誰用時最短,促進孩子集中注意力快速配對。

找不同

書店裏有很多《找不同》的書,可以買來孩子喜歡的類型,讓孩子從兩幅看起來相同的圖片中找出不同的地方。我女兒小時候最喜歡玩這種遊戲,很鍛鍊孩子的注意力。

玩數字接龍

這個遊戲需要多個人一起玩。幾個人圍成一圈,從“1”開始順序往下喊數字。孩子必須全神貫注聆聽前面的人數什麼數,才能接得上。孩子接得對,家長要及時鼓勵。

這些都是很簡單的遊戲,如果孩子大一點,還可以逐漸增加遊戲的難度和專注度,比如“數青蛙”、“運送乒乓球”等。

法國著名生物學家喬治.居維葉說過這樣一句話:“天才,首先是注意力。”再有天賦的人,若是他的注意力大門緊緊關閉,最終也不會成功。因此,瞭解注意力的重要性是培養孩子未來成功的關鍵。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