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微觀學社以後,我告誡自己以下幾點。

關鍵詞:專注  高效  執行  結果  空杯

#一  幸運之路的開始

做出了跨行業、換工作的選擇,這本身對我來說就是未知的挑戰。

原本以爲自己對新媒體這個行業還算了解一點,再加上自己對文字有着偏執的愛好,想着換份新媒體編輯的工作不會太難。

但現實總是會毫不留情的將你拍打在沙灘上,以至於後面再找工作面試的時候,開始懷疑自己是不是不會再有機會跨入這個行業。

多數的公司在新媒體或者編輯這塊,都需要找專業對口或者經驗豐富的,而我只憑着一腔熱血,就幻想着能找到一份自己喜歡的事業,所以往往結果就是“有消息我們會通知你的”,或者“對不起您的專業和經驗不符合我們的招聘要求。”

直到遇到微觀學社品牌研發部的韓雁彬老師和陳嘉慶面試,韓老師給了我一面通過的機會,而陳嘉慶老師給了我這個行業的機會。我清楚的記得陳嘉慶老師在面試的時候就對我說,我的經驗不足,但是我有細節打動了他,所以他對我的要求就是沉下心,剛開始讓做什麼就做什麼。

#二    保持“空杯”的心態讓自己“專注、高效、結果、執行”

我明白他的意思,所以從那時我就告訴自己,要時刻有一顆“空杯”的心。這個“空杯”的心態,要求自己時時刻刻不急不躁,虛心持續學習。雖然到現在才進入公司短短六天時間,但已經讓自己深刻的認識到了自己對這個行業遠遠不夠了解,以及自己的太多不足和需要學習的地方,微觀的文化也迅速地將我收了心,我喜歡公司的平等交流氛圍,喜歡同事之間的互幫互助,喜歡早晨慷慨激昂的背誦文化,喜歡中午睡醒時的短暫互動,而更讓我迷戀的是,這個公司成熟的新媒體團隊,讓我慶幸自己踩了多大的狗屎運纔有了這麼大的學習平臺。

我也時刻謹記,自己的選擇,不再是僅僅一份工作,而是一份事業,一份屬於自己的真正的事業。

我時刻告訴自己,“專注,高效”。因爲我打心底覺得沒有“結果”的努力會讓我變得惶恐和自卑,工作要主動去承擔,不要等着老師給我分配,事情要願意和喜歡去做,做就要做出成果和進步。就像微觀的執行信念一樣,要達成目標,不要去解決問題,目標達成,問題自然就會解決了。

想好了就立即去“執行”,我不允許給自己拖延的時間,在剛開始字幕校對和幫同事校對公衆號文章時,我就會告訴自己,這是鍛鍊自己認真細心的機會,這個行業,對文字的敬畏之心纔會讓你走的更遠,你的敷衍,草草了事,最終都會以各種不愉快的形式加倍奉還給你,所以我從一開始就對自己要求嚴格,不允許出錯,不允許敷衍,凡事要麼不做,要麼做出漂亮的結果。

#三  不斷學習才能讓我更加自信

新媒體這個行業,一味地輸出,遲早會讓你消磨殆盡,因此,無論再忙,也要擠出時間去看書和學習,成年人的學習百分之八十都來自於在崗工作,有限的時間裏做出高效的事,不能僅僅爲了工作而去工作,上週的早會,同事振海推着我讓我上去講話,可是我退縮沒有上去,我說自己沒有準備,事後我深刻的反省了一下自己,問了自己幾個問題,挖掘了自己內心醜陋的一面,我問自己,“爲什麼不敢上去?”,“因爲自己沒有準備”,“爲什麼要等有準備纔上去?”,“因爲怕講不好”,“爲什麼怕講不好?”,“因爲怕自己在同事面前丟人”。

所以我在問了自己幾個問題之後,我找到了根源,便是自己的自私,人性醜惡的一面,我沒有想着用自己的所見所聞給大家帶來一些啓發,而是想着自己講不好丟人了怎麼辦,其實這就跟寫文章一樣,如果只是一味地自嗨,不去問問讀者想要得到什麼,那你寫出來的文章沒有任何價值。所以,不斷學習,不斷積澱,讓自己沉下心,見識更多,經歷更豐富。

每天工作結束後,問問自己今天有沒有進步,如果進步了,就適當的獎勵自己,如果覺得沒有進步,就反思自己的所作所爲,我希望自己以後作爲一個新媒體人,不僅要憑着興趣進入,也要憑着專業堅持,每天以歸零的心態對待工作,不忘初心。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