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現時間的價值-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要讓自己成爲圈層效應的受益者,而不是犧牲者。

前幾天我回學校打羽毛球,遇到一位正在讀大三的師弟,師弟和我性格有點相似,於是就聊了起來。

我問他都放暑假了,爲什麼呆在學校裏,他和我說過幾天就要去瑞星咖啡兼職了,反正暑假閒着也是閒着,不如去做些兼職,賺點零花錢。

一聽到兼職,我的思緒一下子,就被拉回到了我讀大學的時光。

熟悉我的讀者朋友都知道,我出身的家庭條件非常差,所謂的家庭條件差,用接地氣的話來說,就是窮。窮是什麼樣的體驗,很多人其實不懂,對於我而言,「窮」,就是當看到自己想要的東西時,我自己通常只能用「不想要」,來掩飾自己想要,而得不到的失落心情。

別人都去旅行了,講真,我是真的也很想去,但去不了,就只能像阿Q一樣,說自己已經在大腦中,將目的地,前前後後看了個遍了。

但其實,現在回想起來,貧窮給我帶來的最大影響,就是讓我陷入到低效的努力之中,這種低效的努力,就是師弟現在正在做的,也就是盲目地去做兼職。

爲什麼我說盲目去做兼職,是一種非常低效的努力,是因爲,兼職不僅浪費你自己寶貴的時間,你所付出的時間和精力,並沒有任何的可放大性;你所得到的,也僅僅是區區的一兩千塊錢而已,你得不到任何的資產。

你去一家咖啡店兼職,一小時的時間,往往只能賣一次,而且這個時間的價錢,還是固定下來的,你累死累活,也只能賺那一點點的收入。

而別人,通過在知乎、公衆號進行寫作,或者出書,他們付出的時間和精力,藉助互聯網和出版商的力量,就可以得到數十萬,或者數百萬的曝光。

這時候,有些人可能會跳出來說,生活中哪有這些人,爲什麼我完全不知道?

說實話,很多高層次的認知,是有圈層效應的,你不在那個圈層裏,你就不會知道,而且即使知道了,因爲和你原有的認知產生衝突,你也會選擇不相信,甚至選擇性地加以忽略。

就如同你和信奉「讀書無用論」的親戚,大談讀書可以給自己,可以給家庭帶來什麼好處,他的內心深處一定是這樣子反應的:不聽,不聽,王八唸經。

我的一位好朋友,是一位暢銷書作家,他在讀大學的時候,就已經知道,盲目兼職,是沒有任何好處的。

所以,他選擇了在知乎上答題,因爲剛好他對心理學特別感興趣,加上自己的文獻查找能力非常強,慢慢的,在知乎上積累了一定的影響力,接着,就出了自己人生的第一本書。

現在,他靠這本書,即使什麼都不幹,都能有源源不斷的收入進來。

陷入到低效努力之中的人,經常會用自己付出了多少時間和精力,來彰顯自己是多麼的不容易。

不講究學習方法的人,往往就喜歡曬自己的學習時間,但其實,一到了學期末考試的時候,大腦空空如也,一考試,就完全露餡了。

看到這裏,想必你對今天文章的主題,已經相當清楚了,但如果你覺得,曾少只會叫你不去盲目做兼職,不去做低效的努力,而不說更爲具體的操作方法,那很顯然,我的水平,也不咋的。

以下是更爲具體的方法論環節。

1,一定要多讀書,多讀好書

很多人其實不知道讀書可以帶來什麼好處,這麼說吧,如果不讀書的話,你只有等到自己經歷過之後,纔會去反思,去總結,纔會知道自己踩了哪些坑,下次應該怎麼做。

而有讀書,而且讀好書的人,就比不讀書,讀爛書的人,強太多太多了,因爲他們在不用親身去經歷之前,就已經藉助讀書,藉助別人的經歷,知道哪些坑,應該完美地避開。

也就是說,不讀書的人,往往是後知後覺,而讀書的人,卻可以做到先知先覺。

我爲什麼一直在苦口婆心地勸導大家讀書,並且時常推薦好書給大家,如果你有仔細去思考的話,你就會明白其中的原因。

我那位暢銷書作家朋友,我認爲,他之所以會很早就意識到寫書,在知乎上寫作的重要性,應該是從《富爸爸、窮爸爸》這本書中,汲取了經驗和教訓的。

《富爸爸、窮爸爸》這本書的核心觀念,就是強調建立「資產」的重要性。

對於大學生和剛剛入職的年輕人來說,讓你們在短短的時間內,去買房其實是非常不現實的。

但如果你轉換一下思維,不要把「資產」僅僅侷限於「房子」這些實體物件。

而是把眼光放寬放大,將「書籍」、「影視作品」、「網絡影響力」,也納入到「資產」裏面,那你就會明白,原來寫書,做公衆號,也等同於在積累自己的資產。

只有不斷讀書,讀好書,才能不斷更新和塑造新的認知,不讀書,你永遠只能後知後覺,而後知後覺,是很慘的。

就如同你只有親身去踩到屎之後,纔會猛然發現,自己真的已經踩到了,這樣難道不慘嗎?

2,選更爲艱辛、更少人走的路

在可以選擇的前提下,99%的人,都會選擇容易,而且很多人都在走的路。

大學期間,看到別人暑假嘩啦啦地去做兼職,自己就爲了一點點小錢,也跟着去做兼職了;畢業之後,看到別人下班後,就把工作拋之腦後,過着閒散慵懶的生活,於是,自己也就有樣學樣。

《烏合之衆》這本書提到,人一旦融入到羣體之中,智商就會下降,對着這種說法,其實我持保留意見,但我認爲,人融入到羣體之中,往往是想要藉助羣體的力量,來推卸自己的責任。

自己混得不好,就說大家,或者周圍的人,都在做,自己跟着一起做,纔會導致今天這樣的一種局面。

但實際上,這種做法,對自己是極其不負責任的,最好的一種做法,是在廣泛閱讀的前提下,做更爲高效的事情。

就如同我的朋友寫書,我做這個公衆號是一樣的。

剛開始的時候,當自己在做周圍的人,都不認可的事情,都覺得是不對的事情,別人肯定會認爲自己是不是發瘋了。
如果此時,你抵擋不住羣體異樣的眼光,選擇向「情緒」和「羣體認同感」屈服,那你就很有可能成爲平庸的大多數。

而如果,你選擇相信自己的判斷,相信自己的知識,相信自己真正想要做成事情的信念,那你就會義無反顧。

3,請相信「自我暗示」的力量

很多大學生,之所以會盲目地做兼職,除了認知方面有所欠缺之外,還可能是因爲,他們不相信,自己的時間,是非常值錢的。

因爲相信自己的時間不值錢,就不可能去珍惜自己的時間,就會去隨隨便便找一些兼職來做,得到一些甜頭之後,就會對兼職更加上癮,自己的能力得不到提升,於是,自己的時間,就越來越不值錢。

你相信自己是什麼樣的人,你最終就會成爲什麼樣的人。

我最近幾年接觸了很多優秀的同齡人,他們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特別在乎自己的時間,並且相信,自己的時間,會越來越值錢。

正是因爲他們秉承這種信念,所以,他們每天,都有自己的SOP,自己接下來要做什麼事情,不該做什麼事情,都安排地清清楚楚,一點都不含糊。

相信自己的時間值錢,你纔會去想辦法提高自己的價值,去讀書,去讀好書。

反之,相信自己的時間不值錢,那時間對於你來說,將會是一種折磨,你需要用各種各樣的手段,來「殺掉」時間。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