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子欣事件中,不得不懂的人性

最近沸沸揚揚的杭州女孩章子欣被租客以去上海蔘加朋友婚禮做花童爲名帶走,經過一週時間還是以悲劇收場。網上都這個事情也是很多種解讀,具體原因,警方還未披露。但是,這個悲劇本身就有讓人警醒的地方。我們一起來看一下。

01 底層的盡頭是深淵

不管這兩個人是什麼原因帶走了孩子,造成了這場悲劇。他們二人將衣服綁在一塊從容赴死,有人可以解讀爲兩個人之間愛情的崇高,可以爲了對方去赴死。這或許可以稱得上是一種對於愛情的臆想。

兩人兜裏和卡里只剩下30幾塊錢,也就是兩個人的全部身家就只有可憐的幾十塊錢,這確實一個冷冰冰的事實。

關於愛情和麪包的問題,幾千年來人們都在爭論,卻沒有定論。究竟是應該愛情至上還是麪包至上?

有面包的人想要愛情,有愛情的人想要麪包。可惜,在很多人的婚姻中,二者往往不能兼得。凡是兼得的都是婚姻幸福的人,也就沒有人在糾結究竟是愛情重要還是麪包重要,因爲他們可以輕描淡寫地說一聲,都重要。

很多爲了愛情飛蛾赴火的女孩,真正經歷了生活的磨練,才能體會生活的不易,風火雪月的愛情和柴米油鹽的愛情看起來就像是少女和老婦的區別。這個時候,她們會感慨還是麪包重要,因爲相比於活着,愛情是什麼?

但是,我們看到了這兩個身無分文,走投無路的兩個人,儘管沒了麪包,甚至可以沒了生命,都要在一起,真真實現了“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的承諾。這種爲愛殉情,甚至還搭上一個無辜的生命的殉情,能稱之爲愛情嗎?

我認爲,不能。

愛情應該是讓兩個人都變得更好,爲了讓對方過得更好而奮發向上。這纔是正常的愛情。

看看這兩個人,在一起之後,除了到處行騙幾乎不幹正事。兩個人都正值壯年,隨便動手乾點什麼,都不至於吃不上飯,更不至於到了必死的地步。可是,總是有些人,生活在底層,不願意像普通人那樣踏實苦幹,提升自己的生活品質,而是放手讓自己的人生列車隨意滑行,失控的列車總會有出軌翻車的一天。

兩個人只在乎今天的你儂我儂,不在於明天的生活大計,最終走向悲劇也是必然。

對於我們其實也有很多啓示,比如在擇偶的時候不能只嫁給愛情,一定要看看這個人會不會帶你走向深淵;另一方面,對於底層且失控的人們最好還是遠離,俗話說,光腳的不怕穿鞋的,毫無顧忌的人更容易做出出格的事情。最後一點,儘量讓自己走在普通人的道路上,儘管很難接受,但是大多數一生也就是個普通人,有時候看似捷徑,或許是走向深淵的入口,比如行騙,還有賺快錢。

02 人不能活在對過去的臆想中

在章子欣事件中,爺爺奶奶沒有常識讓並不熟悉的租客帶走孫女的舉動,讓大家覺得很難理解。現在的社會,基本的防範意識還是有的,每個家長無不是小心翼翼地看護孩子,怎麼可能隨隨便便帶走孩子?更何況,他們所在的地方並不是偏遠之地,雖然在農村,但是在杭州的農村,還有連鎖酒店,他們家還開着民居,這點基本的常識應該要有。

個人猜測,這位淳樸的老人,把這兩個租客當成了跟自己的一樣的人,就是他們的隨意推測,將自己的孫女推向了不歸路。他們覺得這兩個人不想壞人,壞人會在臉上寫着“自己是壞蛋”嗎?很多壞人比很多好人都長得像好人,更何況,做了壞事的不一定是壞人,有時候也是因爲一念間就走錯了路。他們可以反思自己錯了,失去了的生命卻再也回不來。

很多人總是憑着經驗活着,比如有人就總喜歡說,我們當年怎麼怎樣。可是,最重要的問題是現在是當年嗎?北京的房價也曾有兩三千的時候,看看現在,兩三萬都沒有可能。這就是現實。

很多人總是活在對於過去的回憶中,過去再美也回不去。我們不能期待社會再次回到以前鄉風淳樸的年代,也不可能再想讓房價回到過去,這些都是一些人的臆想。

再往遠的說,很多人對現在孩子們上補課班非常痛恨,但是你去看看說這些話的都是什麼人?

大多數說這話的是沒有孩子或者孩子不在讀書的人。每一位有孩子的家長都會想盡辦法爲孩子爭取更多好的資源。

我自己沒孩子的時候,也想着讓孩子那麼辛苦幹什麼,童年就應該好好玩。當自己有了孩子,並且開始有了對比的時候,你就發現,家長對於孩子的投入都是孩子跟其他孩子競爭的資本。

你可以選擇零起點入學,但是當其他孩子都是有基礎入學的時候,老師就會覺得這個東西大家都會了,不用講了。可是,自己的孩子並沒有掌握,這就是差距,或許不大,但是,日積月累,這就是不小的差距。

所以,儘管每一位父母都在學着做父母,忘記從前自己是怎麼學的,跟上時代,畢竟,二十幾年的差別,這個世界已經不是原來的世界。

你以爲的淳樸已經不在,你以爲的很多東西都已經不在了。唯有尊重事實,才能爲自己做更好的決策。

03 貧窮有罪

在這個事件中,還有一個插曲。

章子欣的父母在孩子失聯的期間離婚了。

這個事情很有意思。大家都在火急火燎地找孩子,就連網上的人們都在密切關注着孩子的動向,作爲孩子的母親,沒有爲孩子擔心,卻在這個緊要關頭辦理了離婚手續。

大家都對這個母親感到不可理解。

在有關的新聞報道中,她母親是這樣解釋的,孩子爸爸脾氣不好,經常打她,她離開是迫不得已,她孤身一人,也帶不走孩子。很捨不得孩子,但是沒辦法。

看了這個解釋,我覺得還是可信的。這個母親去離婚的路費都是借的。她怎麼有能力撫養孩子呢?

婚姻可能遇到問題,但是不同的女人不同的結局。這很多程度上取決於她的經濟能力,只要她個人具有很強的經濟能力,結束一段婚姻,離開一個男人,她可能會在情感上很難接受,但是她的正常生活不至於被擊垮。

但是,如果一個依附於男人生活的女人,別說養孩子了,自己都很難養活自己。

我從我媽那聽來一個別人的故事。時間比較久遠,但是對我時時警醒。

村裏有個女人結婚了,生了個孩子,女孩。後來,這個女人離婚了,孩子小想跟着她。那時候的農村,只能種地爲生,而且地都是傳男不傳女。即使想努力賺錢,一個女人也是沒有什麼門路的。

帶回孃家?

別想。一個沒有收入的人回孃家吃口飯都得看父母、嫂子弟媳的臉色,別說再帶一個孩子了。

所以,儘管也捨不得女兒,她也只得把孩子留給了男方。

過了幾年,機緣巧合,她又見到了自己的女兒。本想着終於可以跟孩子親近親近了,沒想到孩子一口就把她的手指咬下來了。

沒有一個母親捨得跟自己的孩子分開,但是現實中,跟孩子的分開的不在少數。這裏,非常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窮。

所以,儘管窮人是大多數,但是千萬不要窮的理所應當。因爲窮,你可能不得不跟孩子分開,甚至連去看孩子一眼的車費都沒有。

思考200個問題:20/200,持續寫作,思考人生。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