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小紅書的使命種草

因爲使命,永遠看好小紅書

小紅書下架的消息刷爆朋友圈,這款備受2.5億年輕人青睞的記錄生活軟件小紅書果然不出衆人所料,終於從8月3日開始已經在蘋果App應用商店裏無法正常搜索下載,這也就意味小紅書已經在所有手機應用市場全面下架。

但是,小紅書官方也針對下架的真實原因也已經在本週四(8月1日)凌晨3:43分時緊急對外做出相關聲明:已對站內內容啓動全面排查、整改,深入自查自糾,積極配合有關部門。

作爲小紅書官方運營團隊來說,小紅書全面下架的影響應該是足以令他們在後期的內容監管中萬分小心,也許將會加強小紅書這個平臺的系統審覈機制,以及增加人工排查的頻率。

小紅書的過去,因爲使命,給我們用戶帶來生活的快樂;因爲使命,現在的小紅書正在自查進行改變;未來,作爲小紅書的用戶,我們更加有理由相信,當小紅書再次上線手機應用市場之後,這款備受2.5億年輕人青睞的記錄生活軟件,將會迎來一個井噴式的用戶下載數據,極有可能完成一次史無前例的衝榜。這一切的相信都源自於小紅書的使命——讓全世界的好生活觸手可及。

使命真的重要?

一切問題,我們要從經典理論尋找答案。

經典理論一:從爲什麼開始,才能激勵我們每個人行動。這是領導力哲學第一人,著名營銷專家西蒙·斯涅克發現的黃金圈法則。


Why?爲什麼?(目的)

使命真的很重要!比如阿里巴巴的使命——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讓我們通過《阿里巴巴精神:傳奇巨頭進化中的文化哲學》這本書去深度理解使命。我們都知道,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這句話伴隨着阿里巴巴團隊的成長與崛起,這句話是阿里巴巴的原點,也是阿里巴巴的使命。使命是什麼?使命是永遠完成不了的任務。比如警察的使命,是保護社會安全,警察不能說它的使命完成了,社會就沒有安全問題了。找到永遠完不成的使命,永遠需要去幹的事,有了偉大的使命,就找到了永續經營的密碼。

馬雲團隊創業之初

最初跟着馬雲創業的有“18羅漢”,阿里巴巴在最困難的時候,每人每月只拿500元薪水,但團隊卻沒有散,這是爲什麼?答案是信念,你每天早上爲什麼起牀?你的目的是什麼?你這麼做的原因是什麼?你懷着什麼樣的信念?你的機構爲什麼而存在?爲什麼別人要在乎你?馬雲十分清楚自己爲什麼要創辦阿里巴巴,無時不刻都在傳遞着他的夢想:將互聯網的力量與開放公平的,全球貿易環境結合,能夠爲無數草根階級創造經濟機會(why)。

How?如何做?(方法)

如何做到這一點?我們要利用互聯網帶來,快捷、低價、安全的購物方式(how);阿里巴巴已經形成了一個通過自有電商平臺沉積以及UC、高德地圖、企業微博等端口導流,圍繞電商核心業務及支撐電商體系的金融業務,以及配套的本地生活服務、健康醫療等,囊括遊戲、視頻、音樂等泛娛樂業務和智能終端業務的完整商業生態圈。這一商業生態圈的核心是數據及流量共享,基礎是營銷服務及雲服務,有效數據的整合抓手是支付寶。

What?做什麼?(執行)

在此過程中,我們搭建B2B、B2C的電商平臺(what);不難看出阿里巴巴,有一個崇高、偉大、超越金錢意義的目標。這個目標具備極強的感染力,以至於它促使一羣普通人,夜以繼日地努力工作,不計回報。阿里巴巴的一步一步搭建自己的業務組合和產品結構:淘寶網,天貓,全球速賣通,阿里巴巴國際交易市場,1688,阿里媽媽,阿里雲,菜鳥網絡,螞蟻金融服務集團,湖畔大學等。

上面的業務組合和產品結構,這一切就是阿里巴巴爲這個社會提供解決問題的整體方案——也是阿里巴巴的使命——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同時也是阿里巴巴的核心價值,也是所有阿里人的願景。這種價值追求又是真實可信的,說到底就是給了企業一個“why”,也就是每天大家拼盡全力的原因。由此,我們也就不難理解,阿里團隊爲何能始終凝聚了,只有所有員工因爲追求而結成“理想共同體,”而非“利益共同體”時,纔會有這種可能。阿里巴巴是一家充滿使命感,且由價值觀驅動的公司。這價值感是由馬雲開始,從1999年成立起,“能夠幫到客戶的生意”,就成就了阿里巴巴的價值感,有價值感作爲指南針,阿里巴巴的航向才從未改變。馬雲總是以解決問題爲切入口開始創業,如今還活躍在業界的海博翻譯社,就是最好的例子。當年海博翻譯社初創時5人,以3000元註冊,發展不順,難以支撐房租。有人提議讓馬雲把翻譯社改成禮品社,但馬雲卻堅守成立翻譯社,是爲滿足企業走出國門,做外貿的翻譯要求的初衷,堅持了下去。馬雲認爲一家公司要堅守自己的核心使命,一旦忘記了自己的核心使命,這家公司很快機會迷失方向。

大家都知道挽救阿里於危機的“中供鐵軍”,中供鐵軍曾在阿里巴巴發展的關鍵時刻,通過磕下一個又一個客戶,奠定了阿里巴巴在B2B市場的地位,至今仍深深地影響着阿里的企業文化。2001年,阿里巴巴從100多條創業者,所寫的創業感受、教訓、血淚的紙條上,精選出了9條:創新、激情、開放、教學相長、羣策羣力、質量、專注、服務與尊重、簡易。這就是阿里巴巴價值觀中最早的“獨孤九劍”。也正是這9條價值觀,才塑造了這支“鐵軍“的價值觀體系。馬雲說:“沒有這9條,我們活不下來。有的公司企業文化,是爾虞我詐搞辦公室政治,我告訴新來的同事,誰違背這9條,立即走人,沒有別的話說,只有在這種環境下,我們才能擁有良好的工作氛圍。”“獨孤九劍”文字化後,就成爲阿里巴巴價值觀的第一個正式版本,它不但成爲阿里巴巴員工的行爲準則,而且一出臺就進入了阿里人的業績考覈中。2004年,阿里巴巴成長爲300人的跨國公司,爲踐行“簡易”的價值觀,“獨孤九劍”精簡成“六脈神劍”:客戶第一,團隊合作,擁抱變化,誠信,激情,敬業。從此,阿里巴巴便一直貫徹着這一價值體系。

阿里巴巴的企業文化如何體現?對外而言,阿里巴巴是一個活躍的市場主體,它如何對待自己的客戶,如何對待自己的合作伙伴,乃至如何對待競爭對手,都能看到企業的文化的具體表現。就拿2016年的中秋節的月餅門事件來看,就足以體現阿里是如何管理員工,如何影響員工的。2016年的中秋節,一則熱帖讓國內互聯網輿論炸開了鍋,中秋節前兩天,阿里巴巴的5名員工,因爲內部搶月餅搶購活動中“採取技術手段作弊把阿里巴巴的HR勸退,因爲這觸及了“誠信紅線”。

所以說使命=社會責任=戰略;有了使命,纔有公司願景,纔有公司的價值觀。所以說使命是所有公司的原點。    


經典理論二:顧客是企業存在的目的,企業要替社會承擔責任,解決社會沒能解決的顧客問題——彼得·德魯克

記得臉書的創始人扎克伯格來中國時,與馬雲有過一段對話,創業的初衷是要解決問題,而不是想着去開一家公司,很多人在沒有想到解決什麼樣的問題之前,就開了公司,在我看來是很瘋狂的。扎克伯格講的,就是經典的德魯克的管理哲學。

彼得·德魯克,現代管理學之父,其著作影響了數代追求創新以及最佳管理實踐的學者和企業家們,各類商業管理課程也都深受彼得·德魯克思想的影響。一個企業的成立、存活以及發展,歸根結底的根本原因在於,這個企業是否對社會有價值,也就是企業的經營使命。先有了使命,再有戰略的方法論。強調的是生產過程中對人的價值的關注,強調對消費者、對環境、對社會的貢獻。

企業發展,競爭。而競爭的本質在於盯住顧客,不在於盯住對手。不是我要跟你爭,而是我要讓你沒法跟我爭。將自己的產品做到極致,纔是最大的社會責任。


比如孵化出茶飲行業現象級品牌蜜雪冰城的鄭州兩岸企業,公司的使命:讓品牌更強大,讓夥伴更富有,讓全球每個人享受高質平價的美味。這不是一句簡簡單單的話,而是蜜雪冰城品牌所屬的鄭州兩岸企業所承擔的社會責任,也是使命。

鄭州兩岸的戰略就是解決這一社會問題的解決方案,是圍繞自己的使命構建的戰略。包括公司的業務組合和產品結構,包括搭建的兩岸商學院,寶島商貿,大咖食品等平臺;包括公司管理的品牌——蜜雪冰城,幸運咖,極拉圖,蜜雪等。

鄭州兩岸擁有品牌運營、產品研發、原料生產、物流運輸爲一體的完整產業鏈,讓產品從原料採購到研發、加工生產再到門店銷售,實現無縫對接,提高效率,節省了大量成本,時間和資金,最大限度保障客戶的利益。這一切都是源於使命——讓品牌更強大,讓夥伴更富有,讓全球每個人享受高質平價的美味。

圍繞這一使命,承擔社會責任,我們有理由相信,會讓鄭州兩岸企業越走越強大。

經典理論三:假如你的企業不幸消亡,社會是否會因此若有所思?《基業長青》是美國管理學家詹姆斯·柯林斯傑裏·波拉斯提出的一個經典好問題。

讓我們從心裏問一句:如果小紅書沒了,大家會不會若有所失?答案是一定的,沒有小紅書的日子,我可能再也不能給家人做出花樣翻新的菜餚了;沒有小紅書的日子,我再也不能跟運動達人一起揮灑汗水;沒有小紅書,我買電子產品不知道什麼產品性價比更適合我了等等。美好生活不能沒有小紅書。

因爲小紅書爲社會解決問題,創造了價值,企業如此,人也如此。

這個世界上賺錢本來就沒有什麼捷徑可言,只有無知的人才會深信不疑。

你能爲社會解決什麼問題?就是你的戰略原點;你能爲社會解決什麼問題?就是你的經營使命;

你能爲社會解決什麼問題?就是你的社會責任;你能爲社會解決什麼問題?就是你的價值所在。


彩蛋——

小紅書的使命——讓全世界的好生活觸手可及

巴奴的使命:讓毛肚火鍋代表中國文化走向全球

海底撈的使命:通過精心挑選的產品和創新的服務,創造歡樂火鍋時光,向世界各國美食愛好者傳遞健康火鍋飲食文化

一點點的使命:推廣茶文化,讓大家都能隨手品嚐香醇好茶

阿里巴巴的使命: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

鄭州兩岸的使命:讓品牌更強大,讓夥伴更富有,讓全球每個人享受高質平價的美味

讓我們記住這些企業的偉大使命,讓中國企業走向世界,願這些企業基業長青。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