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放銀行的AB面

2018年,被譽爲中國開放銀行元年。在當年各大銀行的年終財報或者戰略發佈中,都或多或少能夠看到開放銀行的影子。包括建行、招行、浦發在內的多家國內銀行,相繼推出API開放平臺,擁抱開放銀行。

不過對於開放銀行——Open Banking一詞的理解,應該說國內外是存在語境上的區別的;另一方面,因爲國情不同,國內外在開放銀行上的做法也不一樣。其實實踐路徑沒有孰優孰劣,但是差異背後的動因卻很有意思,折射出的是國內外大相徑庭的互聯網環境和科技金融環境。應該說,國內銀行業面臨的壓力更大、改革的迫切性更強、創新手段也更加豐富。而開放銀行所呈現的機遇下的挑戰,實踐中的彷徨,繁榮中的隱憂,這些正是本文試圖探討的核心所在。

國內銀行的尷尬:不掌握數據和流量的主動權

開放銀行這一理念最早在2012年被提出,英國則最先於2016年制定了開放銀行的技術標準。去年初,英國政府率先發起開放銀行的國家試點,這也被金融業認爲是開放銀行的樣板。

不過仔細看英國銀行的做法——英國前九大銀行被要求與包括支付公司、技術服務提供商、金融科技公司在內的多個合作伙伴共享包括ATM、網點信息、對私業務賬戶、對公業務賬戶、中小企業貸款信息以及信用卡等在內的數據,重點似乎落在數據的開放和共享上。對此,不知道是否有人察覺到了與國內銀行業的情形有些不一樣?

在英國,重要的客戶數據主要掌握在前9大銀行手中,合作伙伴不佔有數據,這些公司很難發展起來。所以開放銀行的目的,也是爲了倒逼銀行通過開放API接口,把客戶數據開放出來,與生態內的公司共享這些數據信息,以此增加市場競爭。

但是在國內,情況與歐美不同:客戶數據主要掌握在各大互聯網公司手中,而且巨大的流量也掌握在這些公司手中。

這樣的現實情況,導致國內銀行在開放銀行這件事情上,似乎沒有英國銀行的“高高在上”和“被動接受”,反而急迫性更強,更“豁得出去”。國內銀行開放的是什麼呢?他們開放的是場景和能力,提供的是牌照,這些也是互聯網公司所看重的。國內銀行與互聯網公司的合作,更多落在了場景金融上——銀行不再是一個場所,而是提供某種服務,用戶在哪裏,銀行的服務就在哪裏。

銀行與非銀合作:跨界融合是大勢所趨

對於這個現象,微衆銀行金融科技首席研究員李斌表示:過去,國內銀行服務的目標客戶聚焦於高淨值人羣,單客貢獻度高、交易低頻但單筆金額大,拓展客戶的主渠道也是線下網點。但現在高淨值人羣的金融業務需求趨於飽和,用戶習慣和流量入口也發生了轉變,且不說銀行網點,即使是銀行的App,用戶打開的頻率也越來越少。加之非銀機構如互聯網公司、金融科技公司等都已爭相切入到銀行傳統的支付與貸款業務中,在這個背景下,銀行機構主動與其他行業的企業進行跨界融合,將自身的產品、風控、科技等能力嵌入到垂直行業,更直接地觸達目標客羣,就成了銀行轉型破局的主要路徑。

麥肯錫2014-2017年對亞洲銀行客戶開展的長期調查顯示:更多的客戶願意嘗試全面數字化產品(尤其是儲蓄)。一半以上的活期/存款賬戶和信用卡客戶表示,如果新的全面數字化的服務提供商能給出有吸引力的產品和服務方案,他們就會轉換銀行,而且會從現有銀行轉移至少三分之一甚至多達一半的業務。

對此ThoughtWorks中國區諮詢總監肖然進一步表示:在科技能力上,必須承認銀行對比金融科技公司是存在劣勢的,主要是銀行現有的IT系統和平臺無法滿足市場快速變化的要求。但是跟李斌的觀點一樣,肖然也認爲國內銀行在業務開拓上是有優勢的,尤其是積累了很多線下資源和生態,如果運用得當,能量會非常大。

具體到場景金融和業務開拓上,國內銀行在與非銀機構的合作中,都會去做什麼呢? 以去年7月12日推出API Bank無界開放銀行的浦發銀行爲例,浦發銀行API Bank被嵌入到社區APP中,業主可以直接使用社區APP支付物業費、在社區商戶消費獲得優惠、預約保潔服務等,銀行在背後提供了支付、權益優惠、積分等各項金融服務。客戶在旅遊網站上訂購機票或酒店,在支付時,不需要切換到銀行的APP應用或網站,通過API可以直接獲得銀行的支付、分期付款、保險權益等服務。

對於非銀機構來說,在與銀行的合作中,他們缺乏金融資質、牌照的“短板”,也可以藉着與銀行合作得以補齊,通過與銀行的合作,非銀機構可以向現有用戶提供更加貼合場景的金融服務。

這樣的合作模式,銀行和非銀機構都可以從中獲益。甚至對於那些向科技能力沒那麼強的銀行提供產品和技術服務的IT公司來說,也可以從中獲益,所以可以說開放銀行在國內是“三贏”的。

銀行品牌面臨隱形挑戰

不過在“三贏”背後,其實也有值得深思的地方。對於國內銀行來說,通過API接口把自己的能力開放出去,給提供金融場景的互聯網公司”搭臺“,是否這也就意味着自身銀行品牌的隱形呢?

肖然認爲有這個可能性:其實中國移動支付已經給了傳統銀行一次警告——這種隱形,實質上是用戶“脫媒”(在進行交易時跳過所有中間人而直接在供需雙方間進行),現在各家大中型商業銀行已經非常努力不在用戶數據方面再次上演這種“脫媒”了。

對於開放API接口給銀行帶來的品牌隱形的挑戰,微衆銀行也有他們的思考,只不過是一個更有意思的角度。微衆銀行認爲,成功轉型的開放銀行會經歷三個階段:

  • 第一階段,銀行通過API、SDK、H5、小程序等方式,實現與合作伙伴的連接,銀行得以自建生態,在場景中提供金融服務;

  • 第二階段,銀行通過技術開源和軟件授權,幫助合作伙伴建立生態;

  • 第三階段,在業務/技術能力合作的基礎上,銀行可鏈接不同的生態,與合作伙伴一起實現跨機構、跨產業的協同創新。

微衆銀行把這一理解歸結爲“3O體系”,即開放平臺(Open Platform)、開放創新(Open Innovation)和開放協作(Open Collaboration)。對於開放銀行可能會導致銀行品牌隱形,李斌認爲不需要有這個顧慮:銀行服務應該像水電煤或者寬帶一樣,用戶在使用你的銀行服務的時候,不需要關注這是由哪家銀行提供。

如果開放銀行真如微衆的理解,開放API僅僅是第一步,後邊還有技術開源和開放協作等階段,那麼必須承認國內銀行在這方面的挑戰巨大,需要進行更大的探索,創新的步子還需要邁得更大。

在不久前微衆銀行首屆金融科技開放日上,微衆銀行副行長兼首席信息官馬智濤介紹了微衆銀行在開源上的進展:從2016年開始,微衆銀行牽頭髮起成立金融區塊鏈合作聯盟(深圳)(簡稱:金鍊盟),2017年推出開源的FISCO BCOS區塊鏈底層平臺;2019年,微衆銀行搭建的人工智能聯邦學習平臺FedAI,也走向開源,貢獻給Linux開源社區。

除此之外,在“開放平臺”分論壇上,微衆銀行還首次對外發布一系列金融級技術應用與解決方案,包括微衆銀行金融科技沙盒 FinTech Sandbox、適配互聯網業務的銀行核心系統架構理念“微核心”、分佈式架構管理框架 WeCube,以及大數據平臺套件 WeDataSphere 等。

浦發銀行在2018年與中國信通院、華爲聯合成立開源技術創新實驗室,除了開源軟件治理支撐平臺的搭建和優化工作之外,也在探索自研代碼的開源。

2017年,南京銀行聯合阿里雲、螞蟻金服建設“鑫雲+”互聯網金融開放平臺,整合阿里、螞蟻的雲計算能力以及南京銀行的豐富業務場景,也是開放銀行的嘗試。

政府監管:對創新持開放態度 但缺少開放標準

在宜信研究院《開放銀行與數字銀行研究報告》中,其中有一頁報告側重於介紹各國監管機構對開放銀行的態度:

從國外來看,美國沒有爲開放銀行制定具體規定,但聯邦當局已發佈相關指引;英國是開放銀行的領導者,由活躍的監管機構提供詳細的規範和訪問要求;對歐盟來說,支付服務指令2(PSD2)要求銀行向第三方開放數據,從而引發開放銀行革命;新加坡沒有執行銀行開放數據訪問規則,金融管理局在沒有任何監管監督的情況下批准了開放式銀行業務指引。

相對於國外銀行,中國政府對監管到位的創新持開放態度,但是目前還沒有真正的開放標準。中國香港金融管理局(金管局)發佈了銀行業開放應用程序編程接口框架,並宣佈在其網站上推出Open API 。

宜信研究院《開放銀行與數字銀行研究報告》

對於政府在開放銀行中的角色,肖然認爲:政府監管部門需要有很強的數據治理和監管能力,纔會支持全面開展開放銀行業務。除政府監管部門之外,未來通過銀行聯盟發起開放銀行,這是完全有可能的,特別是在某個區域內有領先資源優勢的銀行間,發起合作。

李斌在強調監管的重要性之外,也非常看好銀行本身在開放銀行中的優勢和主觀能動性:監管機構一直強調凡是從事金融都應持牌經營,都應納入監管,最終立足於服務實體經濟;而銀行作爲持牌機構,在業務創新方面更易符合監管要求,銀行機構相比互聯網公司也更加熟悉和了解金融業務與客戶需求;此外,部分銀行目前已逐步摸索出安全可控的科技發展路徑,在覈心繫統技術方面,擁有更多的實踐經驗和優勢。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