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身難得!一句戲言失人身。

埃本‧亞歷山大(Eben Alexander),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著名神經外科醫師,多年來一直從事大腦神經研究。他因罹患腦膜炎,於昏迷中親歷瀕死體驗,認識到人死後靈魂依然真實存在。爲此他撰寫了一本著作《天堂的地圖》(Map of Heaven)。在書中,亞歷山大講述了不少輪迴實證,比如一個人的亡妻變成蝴蝶歸來,另一人的亡夫則變成了鸚鵡重返家園等。

儘管現代科學還無法回答有關輪迴、靈魂等問題,然而從文人筆記、佛典故事中,可以找到相關記載。從古至今,佛家有六道輪迴的說法,前生是人,下生說不定轉生成動物,也有今生是動物,下一世轉生爲人的。


鸚鵡轉世爲人

宋孝宗淳熙十五年(1188年)四月的一天,客居湖南的麻成忠正在休息,忽然從外寺來了一位長老壽普登門拜訪。

麻成忠與僧人談了很久,後來因爲他要去書房取一本經書,暫時離開了座位。這時一隻關在鳥籠裏的鸚鵡,忽然出聲對壽普說:“禪師,希望您發發慈悲,救救我。”

壽普問:“你有什麼事啊?”鸚鵡說:“我被關在鳥籠裏三年了,一直沒有機會解脫啊!”

僧人壽普說:“小畜生,誰教你能說人話呢!”聽壽普這麼一說,鸚鵡一下明白了,從此以後再也不發聲說話了,好像喉嚨被東西卡住了一樣。


幾個月之後,麻成忠嫌鸚鵡不說話,於是就把它放了,任它自由活動。

鸚鵡飛出鳥籠後,飛到僧人壽普身邊,發出啁啾的聲音,向他致謝。壽普跟它說:“以後,你最好飛高點兒,飛到深林裏,以免再墮入羅網,被人抓住。”鸚鵡又求壽普指教,壽普令它唸佛號,不一會兒,鸚鵡就飛走了。

時光飛逝,一轉眼八年多過去了。至宋寧宗慶元二年(1196年)十一月,壽普雲遊到桃源(今湖南常德),暫時居住在王家。一天,壽普做一夢,夢中看到一個小孩兒特來感謝他。壽普問他:“你是誰呀?”

小孩兒說:“我是麻成忠家的那隻鸚鵡啊!感謝您的指點,使我能轉生爲人。如今我在西巷蕭二家,投生作了一個男兒。”

壽普問他:“我以什麼爲憑,好去看望你啊!”小孩說:“弟子的左肋下還存有一些鳥毛呢!”次日,壽普拜訪西巷蕭二家,發現他家的男孩左肋下果真有鳥毛的痕跡,和夢中的小兒所說的一致呢!

宋朝民間,留下鸚鵡轉世爲人的記載。在古印度也有類似的記載,一隻獼猴轉生爲人,故事延展的空間更是廣闊,也有更深的意義。


獼猴奉蜜的故事

古印度時期,舍衛城有一個富豪名叫師質。師質雖然擁有很多財富,但是一直苦於沒有子嗣,爲此整日憂悶不樂。在他人的建議下,他們去問佛陀。

佛陀肯定地說,將來他們會擁有一個兼具福德的孩子,而且長大後,會要求出家修行。師質聽到後心裏非常高興,對佛祖說:“只要今世有兒,出家學道有什麼不好呢?”於是邀請佛陀隔日到家中接受供養。佛陀應允,如約而至,帶着僧團來到他的家中。

師質夫妻二人盡心竭力,虔誠地供奉齋飯。供奉結束後,一行人返回途中,路過一個明淨的湖泊,噴出的泉水非常清美,便暫時在此地稍作休息。

衆僧都去洗鉢,阿難拿着鉢來到湖邊,這時出現一隻獼猴向他索要這隻鉢。阿難擔心它會弄壞,不想給它。佛陀說:“將鉢給它,不用煩惱。”

獼猴拿到鉢後,立即跳到樹上,用鉢從蜂巢中取出蜂蜜,獻給佛陀。佛陀先命它去除蜜中不淨的東西,再用泉水攪拌一下。獼猴都照着做了。

就這樣,佛陀和僧衆都喝到了蜂蜜水,獼猴高興地跳來跳去,但是一不小心,失足跌入一個大坑裏,當場斃命。後來獼猴的元神就投生到師質家,成爲他的兒子。

這個嬰兒降生的時候,師質家中的器皿自然充滿了蜂蜜。在占卜師的預測下,爲這個孩子取名爲“蜜勝”。這個孩子,果如佛陀所言,福德俱全。

蜜勝長大後懇請出家修行,儘管師質不捨,他還是遵守諾言答應了兒子的懇請。蜜勝愉快地跑到佛陀的住所,頂禮後出家。奇特的是,蜜勝聽聞佛法後,不多時即證得羅漢果。

有時,蜜勝與衆僧外出化緣,每當衆人口渴時,蜜勝將鉢往空中一丟,再接住時鉢裏常常充滿蜂蜜,供大家解渴。

後來,阿難問佛陀,是什麼因緣使蜜勝出家不久,就能想要蜂蜜,就立即變出來?

在佛陀的開示下,衆人方知,蜜勝的前世就是那隻獼猴,而獼猴的前世則是一位年輕的僧人。很久以前,這位年輕的僧人見另一個僧人跳躍水渠,譏笑他跳躍的樣子就像一隻獼猴。被譏笑的僧人已經證得了果位,心意清淨無爲,早已遠離了世情,所以並沒有絲毫怪罪他的意思,但年輕的僧人卻因對得道者造了口業,下一世轉生成獼猴。

一句戲言,讓僧人失去人身,累世因緣中,從人轉生爲非人類,又從非人類轉生爲人。漫長的生死輪迴並不是目的,提升自己的修爲,尋找生命的真諦,纔是降世爲人的心願吧。

(據《夷堅志補》 卷四、《賢愚經》卷十二)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