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聽風吟15|好的孩子教不壞——林清玄《散文自選集少年版》4

讀書是寫作的源泉,我開始寫文之後,讀書的時間少了,爲了不丟掉讀書的習慣,我給自己規定每週至少讀一本書,寫一篇書評。

原來,陸續寫了幾篇,一直後綴“品書”,其實我給書評設置的文集名字是“且聽風吟”,我希望我的書評能像風一樣吟詠書中精華,獲得美感。

昨晚我開通了《且聽風吟》的文集,這是我繼《貝殼風鈴》開通的第二個文集,希望自己能堅持讀書,寫書評,給自己的寫作注入活水。



林清玄對於教育問題的看法,只有兩句話:第一句話是,好的小孩兒教不壞;第二句話是壞的小孩兒教不好。文中作者詳細闡述了理由。

作者說,他並不是反對教育的功能,而是說通過教育所能做的事物實在非常有限。作者從佛教的觀點出發,把每個孩子投生到這個世界上,比作一粒種子,種子雖小,卻一切都具足了。

假如這一例是榕樹的種子,那麼就要以榕樹的特質來幫助種子的成長,但是不管多麼努力照顧,縱使使用一切資源,也不可能使榕樹的種子,成爲松樹,或成爲現在最昂貴的紅豆杉。

教育是在使一棵紅豆杉,長成好的紅豆杉,盡其所用;也在使一棵榕樹,成長爲好榕樹,不負其質。只有立足平等的教育時,草木自己成長,每個人的本質才都都得以發揮。

第二個原因,作者認爲教育最要緊的事喚起人內在的渴望,而不在於填塞什麼內容

第三個原因,是身教重於言教。我們要孩子有好的本質,必須自己先有好的本質,這樣孩子就不至於環境的關係走上岔路。

我覺得頗有道理,最後作者總結道,關於教育,人格比學問重要,智慧比知識重要,一個孩子若有健全的人格,而且有生活的智慧,不僅他自己會過得平安快樂,也會成爲社會的正面因素。

教育不是萬能的,教育的作用在於喚醒一個人內在的動力,使之成爲真正的人。而我們現在的教育,似乎都在努力,希望每個小孩都成紅豆杉,所以有時我們耗費心神卻收效甚微。

而要想使紅豆杉長成紅豆杉,而不是榕樹;讓榕樹成長爲榕樹,而不是期待它變爲紅豆杉,道路還很長。平等而因材施教是教育應該追求的目標。

這本書裏有幾十篇小故事,都是通俗易懂含有哲理,啓發人去思考。我選取了4篇分享,大家有興趣可以去讀讀這本書,也可以推薦給孩子。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