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歷過上一次經濟危機的人,都去哪裏了?

昨天參加了一個行業活動,大家在討論未來幾個月的澳洲房地產行業發展趨勢時,都表示情況不容樂觀。這個時候有一個頭發花白的老爺子突然插嘴到:「跟90年代初的危機相比,現在已經好很多了」。

這句發言一下子激起了大家的興趣,因爲在場的大部分都是年輕人,並不瞭解當時是什麼狀況。於是有人問道:當年到底是有多差呢?

老爺子舉了幾個例子:

- 當時房子的價格下跌了50%,而當時的通貨膨脹率和房貸利率都超過了10%,這意味着很多房地產投資者一下子要付出更多的錢來供房,因此很多人變得一無所有。

- 他自己當時做的一個樓盤,總共50套房子,其中49套的買家都無力過戶,違約率高達98%。

- 後來他趁着經濟危機抄了個底,結果拿着合同去找律師過目時,律師說「我這裏已經兩年沒人進來過了」;去銀行貸款的時候,儘管老爺子已經滿足了當時最苛刻的貸款要求,銀行還是告訴他「風險太高了」。

老爺子最後還提出了一個非常精闢的問題:「這是我目前經歷過的最慘的一次經濟危機,很顯然今天在座的大多數都沒有經歷過,所以我也很好奇,當初經歷過危機的那批人,現在都去哪了?」

是啊,他們都去哪裏了呢?

我回家還專門上網去搜了一下,那個年代還沒有互聯網,能查到的相關資料不多,關於危機如何影響普通市民生活的信息就更少了。不過資料上有寫到,當時有大批大批的人失業,甚至有兩家銀行倒閉,所以情況也可想而知。

話說回來,老爺子自己是怎麼挺過來的呢?他的回答是:沒辦法啊,You just have to cope with it. 不過從老爺子後期有能力抄底的情況來看,想必當初也是有着「別人恐懼時貪婪,別人貪婪時恐懼」的眼光和魄力吧。


相關文章:
面對人生中的第一次裁員,我終於認識到了職場中的「潛規則」
「以終爲始」的職場發展思維

前一篇:
老闆喜歡什麼樣的員工?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