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天認知訓練|09反饋:狐狸和刺蝟

“狐狸與刺蝟”的故事,據說是由公元前七世紀的古希臘詩人阿爾奇洛克斯提出來的,他說:“狐狸知道很多的事,刺蝟則只知道一樁大事。”
當受到威脅時,狐狸會隨機應變,想出一個聰明的辦法來應對。然而,刺蝟總是用同一種方法來應對威脅:就是把自己捲成一個球。
這兩種動物,一個聰明狡猾,靈活善變,另一個恪守成式,以不變應萬變。

後來哲學家以賽亞· 柏林認爲,刺蝟和狐狸間存在顯著差異,刺蝟堅持一種普遍原則,萬事萬物都用一種理念來解釋;而狐狸則從多個維度出發,抓住那些常常看似不相干甚至矛盾的線索,發現實際是有關聯的。

我們大多時候希望有刺蝟一般的普遍原則把握全局戰略,在局部以狐狸的靈活多變贏得戰術勝利,成爲戰略和戰術的雙重贏家。

可惜,很多想象所以美好不可企及,是因爲我們達不到,達不到讓自己滿意的結果。在很小時看的《銀河英雄傳說》裏,記得萊因哈特獲得了全局的戰略勝利,楊威利則逢戰必贏,取得戰術勝利,最終,戰術勝利沒有改變大局,即爲楊威利可惜,也可惜萊因哈特的不完美。

戰略大局從一開始都充滿迷霧,我們也許發現不了大局,不代表我們發現不了刺蝟。刺蝟是人羣中的獨特個體,與狐狸的僞裝不同,他會很容易暴露在外界。

看到刺蝟,不知道他是勝利曙光,還是失敗大坑,但是我們可以觀察刺蝟,探究行爲,找到前路。

狐狸在大多數時候總是會活得滋潤自在,現實裏會更舒服,不妨在多數時候做個狐狸,觀察有有獨特處事哲學和人生算法的刺蝟。

在需要做決定的關口,不妨成爲一隻刺蝟,爲心中底線和未來嚮往努力。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