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精英都是动机控

所谓“动机”,就是在看不见的地方,驱使我们采取行动的一种力量。也就是说,只要让人知道,他现在有多么接近目标,他的动机就更强。也就是说,先让心情愉悦起来,再去工作的话,工作效率就会更高,出错率也会下降。大家都知道,为了让别人为自己办事,给点小费或土特产是非常有效的方法。可以表扬一下团队成员最近的小成绩,传达一些好消息,分享一点好吃的,让大家在工作之前有个好心情。

 

也就是说,消费预期(奖励)可以让人感到幸福。但是,有效期只限于“制订计划”的阶段,真正实现后,效果反而就降低乃至消失了。其实不然,消费预期所带来的动机,平均只能保持8周时间。每隔两个月,就给自己设置一个奖励。

 

也就是说,与肯定的方式相比,对自己提出疑问的方式,更有助于激发自己的干劲。

 

不管是谁,接到命令,必须按照指示去做的时候,心里多多少少都会产生一些不情愿的情绪。

 

也就是说,当人想到自己的价值观时,就能更加自信,对周围的人也充满关怀,心怀感恩。

 

人常会误以为自己是为“选A”还是“选B”而迷茫。但实际上,人难以决断的既不是A,也不是B,而是自己的价值观。

 

对于主动性的行为,如果给予奖励的话,反倒会挫伤人的内在动机。

 

减少必要动作的数量,可以使人行动加快。增加必要动作的数量,则可使人行动变慢。

 

想做的事情,就减少动作的数量;

不想做的事情,则增加动作的数量。

 

也就是说,当一群人采取同步行动的时候,容易协调彼此之间的关系。也就是说,一旦大家都采取同样的行动,不管他们之间性格合不合,在随后的工作中都容易建立起协调合作的关系。

 

所以,尽量不要在背后评论别人的缺点,即使是违心的恭维或有意的巴结,也要在背后说别人的好话。

 

可能有人不喜欢别人当面赞美自己,但绝对没有人会讨厌别人在背后赞美自己。

 

自己与自己比较,人更容易付出努力。和别人比较则难以产生持久的动机。

 

如果我们能够把“制造出更好的产品”“提高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为顾客提供更好的服务”等“主观理由”作为工作目的的话,就能长期、稳定地保持较强的工作动机。人和以前的自己比较,就会不断努力提高自己,工作变得有价值,工作中也不容易积累精神压力。

 

人的想法各不相同,兴趣爱好也大相径庭,世界观、价值观更是难以统一。不过,我的恩师安东尼·罗宾曾经教诲我们:“驱使人行动的理由如下四个:

需求1——安定感:就是想和以前过同样生活的需求。这是我们生活下去所必需的欲求,但是,如果追求安定感的欲求过于强烈的话,就容易出现控制他人的倾向。

需求2——变化(不安定感):人还有寻求不同于以往体验的需求。这种需求是改变现状所不可或缺的,但过于追求变化的话,有可能让自己的生命陷入危险之中。

需求3——重要感:人想让自己在别人心目中是一个特殊的存在。有的人通过赢得竞争来满足自己的这个需求,有的人通过否定别人来满足自己的这个需求。

需求4——联系:人想和周围的人有“一体感”,渴望得到别人的爱。通过和别人保持一致或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来得到满足。

需求5——成长:提升自己的需求。

需求6——贡献:对别人有帮助的需求。

 

放在右边的东西,容易让人感觉更好、更重要。

最右侧的东西或文字,是最后留在我们记忆中的。而我们人类有一种习性,就是倾向于认为最新进入记忆的东西是更好的、更重要的。

 

也就是说,“失败之后有惩罚”比“成功之后有奖励”更能激发人的动力。

 

因为我们宁愿不“得到新东西”,也不想“失去现有的东西”。基本上说,我们在生活中更倾向于追求稳定,也就是维持现状。

 

也就是说,想让别人做某件事情的时候,尊重对方的自主性,更容易获得期待的结果。

 

也就是说,若以“理由”的形式询问别人的想法,他心中的想法就会被强化。若以“目的”的形式询问别人的想法,他心中的想法就会被软化。

 

人的固定思维也是同样的道理。一种固定思维,是当时为了保护自己而产生的,当时是有必要的。但放到现在,也许就会成为阻碍我们朝理想状态发展的绊脚石,应该放弃。

 

所以,建议您在床边装饰一些充满正能量的字画,或者把手机的屏保设置成积极向上的画面,绝对会给您带来良好的影响。不要受别人语言的影响,多使用适合自己的语言。

 

比如,有新面孔参加的会议、和上司一起接待新客户之类的场合,人常觉得:“如果只有自己一言不发的话会不会不太礼貌?”“如果不发表意见的话,会不会被认为很无能?”但是,如果在这种环境中,自己的影响力很低的话(无论是新人还是老手,只要缺乏影响力),一言不发、侧耳倾听才是上策。

 

向我们寻求意见、建议的次数也会增加。有调查显示,领导向部下寻求建议的次数,和部下给团队带来的实绩是成正比的。也就是说,身处人群的人数越多,人就越容易把责任推给别人,认为总有人会出头。

 

要向“具体的一个人”求救。

也就是说,能够战胜一种诱惑的人,自制力比较强,也容易抵制住其他所有诱惑。能够战胜一种诱惑的人,就能战胜所有诱惑。

 

不看、不听、不说。找一件轻松的事情和这件需要忍耐的事情一起做,就能转移注意力了。

 

角色可以改变人。比如,只要对公司同事说一句:“×××,你在〇〇〇方面是公司里最棒的!”就可以让这位同事在这方面工作中的热情异常高涨起来。不信您可以试试。

赞扬别人的人品,可以增加他的道德行为。

 

影响非常强+存在(自身人格)→影响强=价值观(珍视的东西)→

影响稍强=能力(可以做的事)→影响弱=行动(做的事情)→影响非常

弱=环境(人、场所、道具等)。

 

在表扬和批评人的时候,侧重点应该有所不同。

把对方的意识引导向何方是非常重要的。我们人类的意识是分层的,每一层受到的影响程度是不同的。

 

结果,绝对素食主义者对蛋奶素食主义者的偏见,比蛋奶素食主义者对绝对素食主义者的偏见要多3倍。也就是说,人对于和自己主张相似,但不如自己彻底的人,有讨厌的倾向。

第一,应该把团队成员的容貌和名字公开。就像日本的很多出租车公司一样,公司大门口会张贴每一位驾驶员的照片和名字。其他类型的公司,当业务人员给客户打电话的时候,不仅应该报上公司的名字,紧接着还应该报出自己的名字。这样可以提高每个员工作为公司一员的意识。只要每名成员的集体意识提高了,那么即使不用团队领导者啰唆,他们自然就会提高自己的道德标准。

第二,对于那些道德标准比较低的成员,可以把他们和道德标准较高的成员编在一个小组。道德标准较高的人,一般非常守时、有礼貌、注意仪容仪表。这样的状态,身教胜过言传。但是,有时也会遇到一些注意仪容仪表。这样的状态,身教胜过言传。但是,有时也会遇到一些无论怎么教、怎么帮带,也难以提高其道德标准的成员。他们根本不在乎别人怎么看待自己,一向我行我素。不过,这样的人身上往往潜藏着打破成规的能力,换个角度说就是创新的能力。对于这样的成员,我们应该在理解他们的基础上,尊重他们的个性,最重要的是把他们用到合适的地方,没准就能发挥出他们的独特才能。

 

一个团队至少要配置一名道德标准较高的人。

有一位知名企业的管理者就深谙人类的这种恶习,他在向部下传达指示之后,不会问:“你明白了吗?”而是问:“你能做到吗?”也就是说,如果一个人愿意思考当前自己所做的工作将会给社会带来什么样的好处,那他工作的动机就会大幅提升。

 

应该摒弃这种思维方式,面对困难,我们应该把它想成“这只是成功道路上的一次小失败”。拥有这种思维方式之后,人成功的概率就会大大提高。在取得成功之前,持续努力挑战非常重要。也就是说,当一个人被贴上“优秀”的标签之后,周围的人就会帮助他向“优秀”的方向发展。且这和年龄与经验没有关系。生物对环境的适应能力真可谓一种优秀的能力。

 

也就是说,人有一种倾向,不愿做超出别人要求的事情。但是,如果能够给出具体的、不过度困难的、可以接受的目标,就容易激发出人的工作动力。

容易让人产生无力感的状况一般有两种:

一是没有设定任何目标,二是设定了让人提不起干劲的目标。也就是说,和别人竞争,容易让人产生过度的自信,和自己竞争,才能激发动力。

 

 

 

素质和运气,是无法靠自己的努力来弥补的。所以,如果一个组织把竞争作为激发成员动力的方法,那么,渐渐地,不愿努力、不愿下功夫的人会越来越多。最终的结果会怎样呢?活跃的人和不活跃的人会逐渐趋向固定化。而整个组织也会变成一个羸弱、没有战斗力的组织。

 

不要用竞争去激发成员的干劲,“你一定行”更能激发出人长久、持续的动力。也就是说,一起娱乐并不利于改善关系,需要相互协作的工作,才更容易让人们建立信任关系。

 

团队中出现闹矛盾的人时,就先给他们设定一个困难的目标,让他们共同去完成。认为“自己运气好”的人,不管在工作中还是生活中,都容易发现新机会。不仅如此,多和认为“自己运气好”的人交往,我们自己也会发现更多的机会。

 

为了提高生产性,一个任务,应该安排给尽量少的人。不要让太多的人一同去做一件事情。如果必须以团队形式才能完成的话,那么在工作开始之前,应该为每位成员划分明确的职责范围。一定要避免出现“没有我也行”的状况,应该让每个人觉得“没有我就不行”。

 

不管什么样的工作,都要给自己设置一个时间限制,而且要对时限进行细分。

 

责骂于事无补。这时,您应该考虑的问题是:具体怎么做才能解决问题呢?并把注意力集中到解决问题的具体步骤上。然后按照想定的步骤采取行动。也就是说,对缺乏自信的人来说(也适用于有自信的人),想象可能发生的最坏情况,这种不安能够转化为做事情的动机。

 

也就是说,如果我们把“你的行为将给别人造成什么样的影响”传达给对方,就容易引起对方的重视。

让人知道他的行为将给别人带来什么样的影响,他就会采取妥当的行动了。

 

通过努力,可以实现它,那它就是一个合适的目标。设定目标的效果:在什么情况下才能发挥到最大?“使劲伸手就可以够得到”是最佳的答案。

 

研究人员让大学生们预测自己完成毕业论文的时间。结果大学生们的平均预测时间是33.9天。比预测时间提前完成毕业论文的学生不到三分之一。实际上,全体受验大学生完成论文的平均时间为55.5天。有考虑最大值、最小值习惯的人,往往会把最大值与最小值的中间值当作猜测结果。而这个结果往往比较接近真相。在设定目标和风险控制中,这种思维方式非常有用。也就是说,人在锻炼身体的时候,会预想自己在“做到三分之二”的时候感觉疲劳。当人的关注点在“我能得到什么”的时候,做决定就容易避免有风险的选项。而当人的关注点在“我将失去什么”的时候,因为是为了尽量减少损失,所以多少冒一点风险也没关系。

 

 

掌握的情报越多,做判断时越不容易出现偏差。

职场是一个很复杂的地方,因为每个人的价值观、道德观都不一样。哪些是好的、哪些是坏的;哪些值得珍惜、哪些应该舍弃,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看法。

经历了痛苦的事情,回过头来反思的时候,感觉“有这样的经历真好”,从而获得的满足感、幸福感。

“10年之后,当我回顾现在的时候,我会为学生时代没做什么事而感到后悔呢?”结果,当时我在笔记本上写了一句:“如果没有尝到失败的滋味,我会后悔。”

 

创业,谁都可以创,但真正困难的是开始创业之后发生的事情。人会反复经历失败,多次品尝备受打击的滋味,也不知多少次产生“就此放弃”的念头。对我来说,10年过去了,回头再看这10年经历的事情,我深深地感到一种幸福感。这10年的每一天,都是无比满足的。

 

与其平平淡淡、安安稳稳地过日子,不如去追求更加刺激、充满挑战的体验。迷茫的时候,就选择比较难走的那一条路吧。

 

心理学上是极有道理的。当人开动脑筋把自己所有的烦恼理由都罗列出来,再也想不出还有什么值得烦恼的时候,烦恼本身也就变得不那么容易想起了,于是也就不把它当作一回事了,人的思路也会变得积极很多。这只是第一步,一旦人能从烦恼中解放出来,就会开始思考解决烦恼的具体办法,并着手去实施。

 

比如在商业谈判的时候,如果我们首先把己方的缺点和问题一股脑全部讲出来,对方就难以再想到其他什么缺点和问题了。这样一来,对方就会下意识地感觉我们的缺点和问题并不那么重要,他们甚至会自觉地把焦点放在我们的优点和长处上。

 

也就是说,人们容易认为别人的价值观和自己一致。

 

也就是说,人容易形成一种自以为是的固定观念,即“我所拥有的东西,大家可能都有”。另一方面,“自己没有的东西,别人应该也没有”。

 

没有计划的话,人抵御诱惑的能力就比较低。

也就是说,当人面临做决定的时候,如果有一位地位较高的人提供了建议,那人就会停止自己思考。提供建议的时机非常重要。

只知道答案,并不一定能够理解得出答案的过程。“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会害了一个人,因为当再次遇到问题的时候,他可能依然没有办法自己解决。

 

推迟做决定的时间,让人更容易找到合适的答案。

其实,为了保持正确的思考过程,有一个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把自己最初的想法写在纸上或黑板上。通过把“自己的想法”向外界表达出来,人就可以正常地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自己的想法了,就可以避免另一个自己和自己“作对”了。由此可见,推迟做决定的时间,并不一定都是坏的,有些“拖延症”也是好事。与其执着于追寻答案,搞得自己头昏脑涨,不如暂时把目光移向别处,过段时间再来思考这个问题。

 

在一个人做决定的时候,如果感觉“应该做”,那最好就去试试。如果感觉“可能有问题”,那最好选择回避。通过这样反复尝试,对锻炼自己的直觉大有裨益。为了看穿事物的本质,人会努力看到很多事物的本质。本质看得越多,人的直觉就会越敏锐。

 

 

从离经叛道的事物出发,更容易产生新颖的创意。

周围人的不理解,甚至鄙夷、指责,正说明了他们想法的奇特性。从这些不被理解的奇特想法中,很可能诞生改变世界的伟大创意来。“突然间的胡思乱想”也是创新方法之一。

 

当您面临做决定的时候,我建议您采取一种“OOCEMR”视角思考问题。

 

Outcome:即使抛开一切也要“明确自己想要的结果”。当人面临一项重大决定的时候,注意力容易被“做决定”这个过程本身夺走,而忽略了自己想要的结果。人在做决定的时候,容易被短期内可能出现的成功或失败影响。但实际上,从全局来看,这个决定将会带来什么样的长期结果、将把自己引向何方更为重要。所以,一定不要忘记自己的初衷。正所谓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Option:“持续不断地想到各种选项”,即“这个可以,那个也行”。当我们拥有很多选项的时候,就能提高自己对周围人的影响力。一心摸索实现目标的方法固然重要,但即使掌握了一种“正确的方法”,也只能把事情朝一个方向向前推进而已。而且,正确的方法有时并不是做决定时能知道的,需要在推进过程中逐渐摸索出来。在朝着目标推进的过程中,遇到“不知所措”的问题时,应该把自己当前能做到的事情尽量多地列举出来,有了足够多的选项,我们才有更多的选择余地,才有更多的机会,才有更多的方向。

Consequence:“不管怎样,也要做出结果。”在做一项决定的时候,我们不应该和结果的好坏挂上钩。做决定的意义在于增加自己行动的次数、增加结果的数量。获得一个结果之后,不管好还是坏,我们都可以以此为基础走得更远。如果是好结果,我们可以继续发扬;如果是坏结果,则可以吸取教训,加以改善。我们要谨防因结果的好坏而引起的一喜一忧。结果,不管好与坏,都是下一阶段继续努力的起点。

Evaluate:“对结果进行评价。”我们这一阶段的行动所取得的结果和我们“最终想要的结果”还有多远的距离,这是需要时常进行审视、评价的。如果说一项决定是失败的,那并不是说按照这个决定的行动进展不顺利。因为不管多么优秀的领导者都可能在行动中遇到不顺利的情况,甚至造成损失也屡见不鲜。毋宁说,优秀的商务人士和平凡的商务人士之间的区别,就在于前者的行动量和挑战次数更多,因此,他们的失败量也更多。由此可见,不失败,或失败少,并不等于说这个人就优秀。一项决定的失败,在于“无法从失败中学到任何东西”。

Mitigate:“减少负面影响。”如果您是一个团队的领导者,应该经常和团队成员敞开心扉地探讨:“如何才能减少当前这个选择的负面影响?”任何一个选项,肯定都有自己的负面影响。不过,虽说是负面影响,但并不意味着它就是不好的。在我看来,这样的负面影响就像一块磁铁——把新创意吸引出来的磁铁。通过和团队成员讨论“如何弥补负面影响”,更容易产生出富有创意的点子。

Resolve:“规定一个截止期限。”在做一项决定的时候,事先收集必要的情报固然重要,但我觉得最重要的并不是这个,我们首先该做的事情是为执行这项决定设定一个截止期限。也就是说,应该当场确定:“由谁来做,怎么做,做到什么时候。”不管事先收集多少相关情报,都不能提高一项决定的质量。在行动的过程中,我们会遇到很多计划外的情况,事前的准备不能应付所有临时情况。所以,与其充分准备之后再行动,不如先给行动设定一个期限,以督促自己马上付诸行动,在行动过程中随机应变,见招拆招。

 

不管怎样,会议上争取第一个发言

顺便说一句,各组最终给出的答案,有94%都是领导者最初提出的那个方案。在日本孩子中有句俗话:“谁先提议谁先做。”“最先发言的人,更容易成为领导者”的倾向,其实不仅适用于孩子,也适用于成年人。我也就是说,如果团队领导者拥有“能力可以提高”的思维模式,那么团队成员就可以发挥出思考的力量。

 

也就是说,当别人为自己做了什么事情之后,我们都会产生回报对方的欲望。而且,这与彼此之间的好感度没有关系。

 

我们通过给别人物品、信息、介绍有用之人给对方认识,也可以表达我们对这个人的关心。有的时候,我们并不想获得对方的任何回报,但对方心里却会产生“亏欠”情绪,“想为我们做点什么”。这种感情上的一来一往,对于加深关系、增进友谊是非常有帮助的。

 

看对方会不会也不经意地拿起水杯来。通过观察对方和自己同步的程度,就可以判断出自己当前对他的影响力有多大。人与人之间若要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行为上的同步同调非常重要。

 

 

也就是说,任何人都觉得“别人都在关注自己”,但实际上,别人对自己的关注并没有自己想象中的那么多。人是一种社会动物,不管是谁,都离不开群体。因此,人思考问题、说话、做事都有一个前提,就是思考自己对别

人来说是一个什么样的存在。简而言之,就是每个人都会在意别人的眼光。大家都希望自己在别人心目中是一个有能力的人,不是一个粗鲁无礼的人,是一个有品位的人,不是一个冷漠的人……也就是说,我们日常工作、生活中的一切言行,都是在在意别人眼光的前提下做出来的。

 

然他们不想做,但我们可以先给他们提一个非常简单的请求。一旦他们接受了,以后再提有难度的请求就容易了。

 

也就是说,好奇心强的人,容易和各种人搞好关系。一般来说,任何人都“只关心自己”。很多人之所以害怕人际交往,就是因为感觉“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别人似乎不感兴趣”。

时常关注部下的近况。

也就是说,与考虑对方的心情相比,彻底站在对方的角度上考虑问题,谈判的成功率更高。

谈判的时候,让自己成为对方。

因为“每个人对别人的关心度都比较低”,所以,我们所说的话能真正进入对方心里的内容并不多。我们所说的话能对对方产生多大的影响力,关键点不在于我们说话的内容,而在于我们在对方心目中是“怎样一个发言者”。

如果在对方看来,我是一个可信度高的发言者,那不管我说什么,他都会认真听。反之,如果对方觉得我这个发言者可信度不高,那即使我讲的内容再有趣,他也只会左耳朵进右耳朵出。

 

要想成为一个值得信赖、有说服力的发言者并不容易,需要平时不断努力,增加自己的学识、多和可靠的发言者交流、提出对大家有用的提议……总而言之,威信是平日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同时,也要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加强锻炼自己的“表达方式”。

 

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和他“约会”。

也就是说,对别人来说,我们自己的想法,并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容易理解。

 

如果在周围人眼中,您是一个“容易看懂的人”,那么别人就更容易和您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为了让自己成为“容易看懂的人”,我们使用的语言、表情应该尽量夸张一点。当您觉得自己所说的话、所做的动作。

也就是说,即使是陌生人,只要我们提出适当的请求,对方一般都会答应的。

 

时间紧张的时候,人甚至会丢弃信仰。

当人意识到自己“很忙”的时候,就会自然而然地缺乏对别人的关怀,同时开启一种以自我为中心的心理模式。放在平时不忙的时候,人多半会对周围需要帮助的人伸出援手。可是一旦忙起来,觉得自己时间

 

也就是说,当人因紧张而情绪高涨的时候,与其花费精力“让自己平静下来”,不如承认现在的自己“很兴奋”,因为兴奋的状态容易让我们发挥出更高的水平。由此可见,我们不需要强迫自己一定要克服紧张状态,只要把紧张引向积极的方面,让自己由紧张逐渐兴奋起来,这样更容易消除心中的恐惧感。

 

紧张的时候,就在心里大声喊:“现在我很兴奋!”

 

也就是说,我们想要发泄怒火的时候,反而会使怒火升级;安静地坐一会儿,怒气便会逐渐消散。

也就是说,人的心情会对身体的姿势造成影响,反过来,身体的姿势也会给心情带来影响。

“请时刻注意您的姿势和呼吸。”

在重要的商务谈判之前,我也常会感到心虚。可是,越是心虚我就越会挺起胸膛。所以经常有人夸奖我:“你看起来真有气势啊!”

 

也就是说,事先进行过多的思考或分析,将使人的行动力有所下降。

所谓自制力,就是控制自己的感情,根据眼前发生的状况,调整自己应对态度的能力。

自制力还有一个特性,就是随着使用会不断减少。

不过,自制力如果不用的话,也会变得越来越弱。不断地使用自制力,可以将其锻炼得强大。

另外,在工作过程中,我还有一个窍门可以减少自制力的过度消耗。那就是在需要高强度运转头脑的创造性工作中间,加入一些不费脑力的简单工作,比如整理办公桌、去沏杯咖啡、检查发票等。可别小看这些琐碎的小工作,它可以帮我们“重启”大脑。

 

 

也就是说,交替练习与集中练习相比,理解起来比较困难,而不容易带来成就感,但有利于长期记忆。

读一本书时,在感到厌倦之前,赶快换一本书来读。

也就是说,人的自主判断不管正确还是错误,都难逃从众心理的影响,为了和众人保持一致,最终甚至会放弃自己的判断。

 

对于不太可靠的人,不要轻易对他点头。

当人有自己能够控制的东西时,更容易维持健康、幸福的生活。

“自己做决定”虽然要消耗一定的能量,但这个行为也会让人感受到生存的意义。所以,要想维持健康、幸福的生活,人需要掌握一定做决定的权力。

 

面对最后期限,努力提前一天完成任务。

也就是说,积极、正面的空想,可以使人放松,但同时也有减弱行动力的危险。深呼吸、散步、听舒缓的音乐、和好友谈谈理想,都可以让人很放松。拥有充足的放松时间,是使人保持精力、热情的重要手段。

 

在国外的某个著名经营管理讲座中,讲师首先会让每位听众向大家宣布“自己的目标与理想”。但随后,讲师会故意对他们的发言加以挑衅:“我看你并不是真心想做那件事。”“我预感你会在中途遇到挫折而放弃。”听到这样的否定,即使一开始有点心虚的听众,也会变得强硬起来,纷纷反驳道:“不可能!”“我一定能成功!”就这样,原本停留在想象中的目标与理想,很快就会被付诸行动。

 

从大的方面说,自我管理可以分为以下3大类:状态管理,健康管理,时间管理。

1.状态管理

人以什么样的状态面对工作,说得更加直白一点,就是以什么样的心情面对工作,将会对工作的结果造成很大的影响。所谓状态管理,就是对自己的情感进行管理,使其保持在最合适的状态。

人的感情其实和肌肉有相似的地方,只要使用适当的负荷加以锻炼,是可以不断提高的。面对自己不想干的工作,我们不应该采取忍耐或逃避的态度,而首先应该把它们当作一种锻炼自己感情的方法。认真地面对每一项自己不想做的工作,用平和的心态把它们一一做好,最终将使我们对工作的适应能力大大提高。

使人产生感情变化的主要有3大要素:“意识”“语言”和“身体”。

这里所说的“意识”,就是我们的注意力集中的地方,即当前着眼的事情,或头脑中想象的事情。在一项工作开始之初,如果我们心中怀有的是畏难情绪,那么过程中往往容易遭受挫折;但如果一开始想象的大多是完成工作时的成就感和自己获得的成长经验,那么最终顺利完成工作的可能性将会更高。

“语言”,就是指我们平时使用什么样的语言,不仅指从我们嘴里说出来的话,还包括阅读的文字、头脑中想象的语言等。如果把心中的梦想或期待的事情,用具体的语言描述出来,哪怕只在头脑中不说出来,也会让人的感情向积极、正面的方向发展。但使用的语言也需要经过挑选。比如,说“我想尽早完成工作”,不如具体到“我想比预定时间提前10分钟完成”;说“我要制订一个休假计划”,不如具体到“我要制订一个让自己终生难忘的愉快的休假计划”。这种具体的、积极的语言描述,更容易感染我们自己的感情。

“身体”,是指怎么使用我们自己的身体。不仅仅是动作,还有表情、姿势、呼吸等身体的运动都可以影响我们的感情。我们都知道,当自己心情大好的时候,我们的身体也会表现出好的表情、姿势甚至是良好的呼吸节奏。但反过来,好的表情、姿势、呼吸节奏也能给我们带来好的心情。您在街上观察一下,不难发现,很多成年人走路的时候,从侧面看肩膀和头都有向前倾的趋势。这可能就是生活、工作压力的体现。我们平时走路时,应该尽量挺胸擡头,头脑中时刻提醒自己把头部保持在身体的中心线上,不要前后倾斜、左右摇晃。坐的时候,保持自然姿势,尽量把后背靠在椅背上,展现出放松、舒展的姿势。这样做,可以给我们的感情带来正面的影响。

2.健康管理

工作的速度和质量由什么决定?肯定很多朋友会说是经验、技巧、能力。但是,我还要补充一个重要的因素,那就是健康。当然,健康涵盖的范围比较广,除了最基本的不生病之外,还包含精力旺盛。我所理解的健康管理,就是不依赖咖啡因、尼古丁,而使身体和头脑保持舒适、灵活的状态。为此,肯定首先要有计划地消灭睡眠不足。

我认为对身体来说,“柔韧性”非常重要。很多商务人士无论在生活上还是工作中,姿势都不正确、不健康。以不正确的姿势生活、工作都会使人非常疲惫。而以不正确的姿势做运动,不仅得不到良好的运动效果,还容易受伤。以不正确的姿势睡眠,则不容易进入深度睡眠,大大削弱了睡眠帮我们恢复体力的作用。经常感到腰、腿沉的人,就是背部韧带、腿后侧韧带不够柔韧造成的。这样的朋友,站立的时候,都能感觉到身体后侧有很强的牵拉感。所以,我们平时要加强拉伸韧带的练习。而拉伸练习也有一定的技巧,与其一次性长时间拉伸,不如短时、多次地频繁练习。我建议朋友们使用拉伸球,每天进行拉伸韧带的训练,时间不用太长,10到15分钟足够了。身体柔韧性提高了,肢体的运动自然会变得协调。而身体也不容易产生疲惫感,睡眠质量也能大大提高。

3.时间管理

被时间追着跑的人,在工作中总会感觉“是别人让我工作的”。一直处于被动、消极的工作状态,结果可想而知。但如果我们能够提高单位时间的工作效率,就能创造出更多的富余时间,从而变被动为主动,改变对工作的态度,让工作变得更有趣,更愿意去做。那该怎样做才能提高工作效率呢?

首先,我建议大家每月思考一下“什么东西对我来说最重要”,然后据此决定这个月的工作主题。在接下来的一个月里,以这个主题为中心,每天为自己制订一个“To do清单”。清单中比较大块的工作,尽量细分,分成若干小块,采取各个击破的策略。而重要的工作,尽量安排在上午完成,因为早上人的精力最为旺盛、自制力最强。选项过多的话,容易给人造成选择困难。也就是说,当人承受压力时,头脑中的工作记忆功能就会受到不良影响。当我们承受较大压力的时候,能力的发挥的确会受到不良影响。为了让我们在真正的考验中发挥出平时练习的水准,就应该在平时练习时也给自己施加一定的压力,让平时练习也保持正式考验时的紧张感。通过这样的训练,我们就可以适应压力,在压力之下也能发挥出原有的水平。

 

也就是说,在学习的初期阶段,如果学习者能认识到“也许还有其他学习方法”,将会提高学习过程的创造性。

我们接触、使用的语言,会影响我们承受的压力。

即使我们并没有什么高兴的事情,但故意做出微笑的表情,或者通过工作让脸部表情看上去像在微笑,我们的大脑也会产生“自己很开心”的错觉。那些平时不太爱笑的朋友,我建议您有的时候即使强迫自己,也要做出“微笑”的表情。从“微笑”开始,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更轻松。

 

所以,在游说别人或谈判的时候,给对方制造一种什么样的印象,将是成败的关键。

也就是说,以“有问题”为前提向对方提问,更容易确认该事物存在的问题。

直截了当地询问问题、缺陷、缺点是什么。

不管内容如何,否定的表达方式似乎更具有说服力。

否定的力量是相当强大的,使用不当或使用过度的话,可能给自己带来灾难。但适度地使用否定,可以推进工作顺利发展,说不定还能发现新的突破点。

抢在别人否定我们之前,以退为进地进行自我否定。

也就是说,人拥有一件物品,即使只有短短几分钟的时间,也会对其产生依恋的心情,从而不愿意出让。

自己不需要的东西,即使它再好,也不要轻易伸手。

 

人是一种非常有趣的生物,当人确信自己能成功的时候,“成功”这个词就会不断在头脑中反复出现,逐渐地“成功”就变成了一种根据,变成了一种思维习惯。怀着“必定成功”的信念去做一件事情,也许一开始依然不那么顺利,甚至连续遭遇失败,但人会不断地努力、去挑战,直到按照自己的预期取得成功为止。所谓“永不放弃”的顽强精神,就是把“一定能成功”这句话像咒语一样在头脑中反复吟诵的行为。

相信自己一定能成功,为成功祈祷吧!

 

为了减少“归类”的思维方式,养成3种习惯非常重要。第一个习惯是读书,通过广泛阅读,接触各种人物和历史,把别人的经历重叠到自己身上进行思考,就可以获得不一样的视角。第二个习惯是和不同时代的人聊天,这样有机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世界观、价值观,让我们变得更加宽容,理解能力也更广。最后一个习惯是旅行,到遥远的地方去看一看,可以改变对人、事、物的看法。

多关注“也许”“可能”的事情。

也就是说,一旦某个事物和自己的经验比较接近,人就容易对其怀有肯定的态度。

由此可见,人们对人、事、物的评价,多半都是主观的、经验性的和不靠谱的。

所以,当我们在评价人、事、物的时候,除了自己的评价之外,还要反过来想一下:“如果从相反的角度看,又会怎样呢?”说不定这种不同角度的思考,会给我们带来意外的收获。

 

在进行评价的时候,要认真审视一下自己是否“被经验左右”。

我们都知道,一个组织中,大部分人具有主动工作的积极性,整个组织才能充满活力。那怎样才能让大家都想主动工作呢?这就需要大家学会换位思考,给别人创造一种宽松的氛围,让别人有机会去思考“我该怎么做”。当上司给部下安排任务的时候,与其说“你必须在×月×日前提交文件”,不如说“在×月×日前我们需要一份文件,你有没有时间把它写好”,或者说“很多人都觉得你写这份文件最合适,怎么样?要不要挑战一下”。这样,就把决定权交给对方,如果对方自己选择了要做,他就必然会有工作积极性和责任感。越是地位高、工作能力强的人,越容易帮别人做决定,但等待别人自己做出判断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大家都能自己思考、自己判断、自己决定的话,那么所有人的积极性都会空前高涨,工作中就不存在压力,而只有动力。

有工作任务要布置给别人的时候,要给对方充分的选择权。

但是,记忆这种东西并不一定总是正确的。人总会根据眼前或某一时间点的状况,结合自己的理解,对记忆加以改编。在建立自信之前,至少要装出自信的样子。

把自己的问题看作别人的问题,站在别人的角度给自己提建议。

只要没有特别关注,眼前发生的变化很容易被我们忽视。

有句俗话叫作“危机也是机会”。但实际上,不管是不是危机,机会一直都有。

但是,如果只把目光聚焦在当前的危机上,即使机会出现在眼前,我们也容易将其忽视。

遇到艰巨的任务时,先告诉自己:“我没准能完成。”

也就是说,当事者的评价过于乐观(伪阳性……盲目乐观),管理者的评价过于严苛(伪阴性……过于悲观),第三者的评价最接近客观水平(可信度高)。

向没有利害关系的旁观者咨询意见。

形成创意的过程,其实是停滞、试错、倒退、重做的不断重复。

也就是说,以“假设的事情”为前提思考,不如以“确定的事情”为前提思考,更能激发人的想象。

也就是说,不管一个人的本质是善是恶,环境和权威的力量会对人性造成相当大的影响。甚至说,越是善良的人,越容易毫无抵抗地屈从权威,做坏事。人送入集中营的责任者到底是不是异常的人。实验结果证明,在一定的封闭状态下,任何人都可能做出不人道的行为。

 

也就是说,对人的行为进行鲜明、细腻的描写,可以使这些行为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对人的行为描写得越细致,越能使其散发人情味,也容易让人对其产生信任感。也就是说,如果我改变看待对方的角度,就可以改变对这个人的认识。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