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ker 麻煩大了

Docker容器技術的典範,但其近況似乎不佳。

在早前泄露的一份備忘錄中,Docker CEO 羅博·比爾登(Rob Bearden)讚揚了公司的員工,但話術卻非常地耐人尋味:

儘管“不確定性帶來了巨大的挑戰”,“儘管過去幾周我們缺乏明確性,但(員工)仍堅持不懈”。

缺乏明確性意指何物?接近該公司的消息人士表示,很簡單,就是缺乏資金。

實際上,比爾登表示:

“我們一直在與投資者接觸,以獲得更多融資,繼續執行我們的戰略。我想分享一下我們的最新進展。我們目前正在與兩家投資者進行積極的談判,並正在敲定最終條款。我們將在未來幾周內爲您提供更完整的更新。”

截至目前,Docker 已經融資超過 2.729 億美元,但該公司尚未實現盈利。ME Cloud Ventures、Benchmark、Coatue Management、高盛(Goldman Sachs)和 Greylock Partners 參與了其 E 輪融資。投資者們肯定不會高興,因爲在近 6 年的時間裏,Docker 仍未接近 IPO。

前 CEO 史蒂夫·辛格(Steve Singh)曾在2019年5月承諾,到本財年末,Docker的現金流將爲正,但事實似乎並非如此。否則,Docker將不需要尋求額外的資金。

Docker 一度曾是家飛黃騰達的商業軟件公司,在容器領域更是大展拳腳,2015 年 D 輪融資後估值達到 10 億美元。然而眼下它卻是步履蹣跚,甚至有消息傳出該公司將被收購,發生了什麼?

致命隱患:缺乏商業模式

Docker 的核心問題已經存在了很長時間,一直沒有得到解決,這也成爲了該公司的阿喀琉斯之踵:缺乏可行的商業模式

這在一定程度上是因爲 Docker 希望利用其利潤中心 Docker Swarm 來製作容器編配。但隨着 Kubernetes 的橫空出世,事情就這樣結束了。Kubernetes 已經成爲容器編排的最佳選擇,給其他容器留下的空間很少。事實上,Docker 自己也採用了 Kubernetes。

在最近的一次採訪中,Docker的首席產品官斯科特·約翰斯頓(Scott Johnston)說:

“Docker可以在這個基礎上添加開發人員服務、CI/CD 服務、內容管理服務和安全服務,不管是我們的 Kubernetes 集羣還是其他人的。”

這聽起來不錯,但既然其他人也都加入了 Kubernetes 的行列,很難看出 Docker 能提供哪些其他人不能提供的東西。

根據某研究機構的調查預測:

“應用容器市場將在未來五年內爆炸式增長。年收入預計將增長4倍,從 2016 年的 7.49 億美元增長到 2021 年的 34 億美元,複合年增長率(CAGR)達 35%。”

但這一切的前提是:你必須是一家提供行之有效的解決方案的公司。谷歌、微軟、AWS,幾乎所有大型公有云企業都在試圖分一杯羹,Red Hat/CoreOS、Canonical 和 Mirantis 等公司,也爲私有云提供了易於使用的容器方法。

至於Docker,的確提供了一個非常受社區歡迎的開源容器版本,但這卻不是商業模式。更悲劇的是,Docker 自身在開源界的口碑還不怎麼好,沒有多少朋友。

Kubernetes,亂拳打死老師傅

在 Docker 還在苦苦尋找自己的商業模式時,包括 Docker Swarm 在內的一衆容器編排程序已經被 Kubernetes 的興起而終結。Kubernetes 已經贏得了容器編排戰,越來越多的提供商在擁抱 Kubernetes,前文也曾提到,包括 Docker 自己也擁抱了 Kubernetes。

在今天,Kubernetes 已經主導了雲業務流程。你會發現幾年前的 Superstar Docker,已經讓位給了前途無量的 Kubernetes。

跟 Docker 在開源界沒有什麼朋友不同,Kubernetes 早早地就與這個世界上唯一一家年盈利超 10 億美元的開源技術公司——RedHat,達成了盟友關係。早在2014年,RedHat 就與 Kubernetes 達成了戰略合作關係,宣佈全面投入 Kubernetes。在當時的一份官宣中, RedHat 以非常自信的姿態表達了對容器的“顛覆性”創新的認可,並大膽預言 Kubernetes 會在 2015 年後取得應用編排與管理領域的統治地位。

當時業界對這個論斷大多不以爲然,甚至嗤之以鼻,但今天回過頭來再看,預言已經成爲事實。

Rancher 的創始人樑勝博士有過一句評論,非常在理:

時至今日,在容器技術領域依然有許多創新,只不過這些創新大多發生在 Kubernetes 以及 CNCF 生態系統中了。

Docker,敢問路在何方?

2018 年 3 月,Docker 創始人宣佈離職的時候,業界對於 Docker 的前景可謂哀聲一片。業界對於創始團隊核心人物的出走似乎總是抱着一種悲觀態度,此前 Apache 基金會創始人、主席與執行副總裁離職之時,也曾讓人對於 Apache 基金會乃至開源事業的未來產生悲觀展望。

但實際上,離職的這位 Docker 創始人已經有一年時間不參與具體事務,對公司業務層面的影響很小。而其離職前的那一系列決策,更多也是戰略轉型之時的一種賭博罷了。贏了,固然好,輸了也不過是失去了 Docker Swarm 等幾個具體項目。公司的戰略轉型最終還是在磕磕絆絆中完成了。

Docker 公司最擅長的一點是,搞好與開發者的關係。在開源軟件領域,這是非常重要的一點。這是雲計算尤其是公有云提供商的核心競爭力之一。相似的例子不妨看看 MongoDB,後者幾年前業已上市,去年收入超過 2.6 億美元,市值破 50 億 美元。

四年前,Docker 獲得了 9500 萬美元的 D 輪融資,彼時估值超過 13 億美元。當時的 Docker 不無自豪地表示:B 輪融資時拿到的錢還沒花完。而現在,Docker 正在竭力尋找新的資金來源。

這個時候,Kubernetes 已經脫穎而出,Docker 帶着 500 名員工(LinkedIn數據),找尋着未來的方向。

參考鏈接

Docker vs Kubernetes,容器生態圈現狀如何?

解讀 2017 之容器篇:後 Kubernetes 時代

作者介紹

小智,InfoQ 編輯。關注架構、開源、泛互聯網科技領域,個人公衆號小智的互聯網觀察,個人微信:ryantz

原文鏈接

Docker 麻煩大了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