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廣電換帥背後:液晶產業盈利難題

“我們公司的生產和經營均正常運轉,不會因領導的變更而變化。”2007年11月9日,上海廣電(集團)公司總裁辦的一位幹部語氣平和地告訴記者。

此前的10月12日,上海市委組織部和上海市國資委已在上廣電領導幹部會議上正式宣佈,公司董事長徐爲?、總裁顧培柱因年齡關係,不再擔任領導職務,由原上海華誼(集團)公司副董事長、黨委副書記兼上海氯鹼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王強出任上廣電集團黨委書記、副董事長,原市經委副主任傅新華任上廣電集團總裁、董事。而引人注目的上廣電集團董事長職務目前仍虛位以待,董事會的工作現由其大股東——上汽集團的掌門人、上廣電集團副董事長鬍茂元主持。

業績之困

資料顯示,今年剛滿61歲的徐爲?和60歲的顧培柱都曾是上廣電集團內元老級的領軍人物。早在上世紀九十年代,徐爲?就已先後擔任上廣電集團旗下上市公司上海廣電信息股份有限公司(600637.SH)的總經理和董事長,並從1995年12月起,主政新成立的上廣電集團的工作;顧培柱則曾任上海燈泡廠廠長、上海真空電子器件有限公司副董事長兼常務副總經理等職,此次離任前,他還兼任着上市公司上海廣電電子股份有限公司(600602.SH)的董事長。

在10月12日的上廣電集團領導幹部會議上,上海市委組織部副部長肖貴玉稱讚徐爲?和顧培柱“積極應對平板顯示產品逐步替代傳統CRT產品的發展趨勢”,爲上廣電集團“確立了向平板顯示產業轉型的發展戰略”。

1990年代中期,當長虹、康佳、TCL、創維、海信等彩電品牌紛紛崛起時,上海家電業卻每況愈下。上廣電的“金星”以及後來啓用的“SVA”彩電,已從全國數一數二的著名品牌淪爲一個地方品牌。

事實上,近十年來,上廣電一直勵精圖治,試圖走出因主業彩電下滑給企業帶來的陰影。2000年12月,其旗下核心企業廣電信息增發了1.3億股A股,共募集資金約25億元,並宣佈,其中7.14億元準備用於投資Lcos背投電視。然而,如今6年時間過去了,Lcos背投電視在市場上難覓蹤影。

近幾年,上廣電也曾努力向信息產業轉型,先後合資組建了應確信和廣智兩個網絡和寬帶設備方面的公司,但它們的業績同樣乏善可陳。

十餘年來,上廣電雖一路坎坷,但它從合資企業獲取的收益卻掩蓋了其主業持續下滑的窘境。2001年,“金星”鉅虧1.16億元,但廣電信息的三個合資企業——西門子移動通信公司、索廣映像有限公司和索廣電子有限公司卻分別實現淨利潤7.2億元、5.4億元和0.5億元,按照投資比例,廣電信息從這三個企業共獲得投資收益3.1億元。2005年,僅西門子移動通信一家貢獻的利潤就佔廣電信息淨利潤比重的900.76%。

轉型之難

2003年,力圖走出困境的上廣電在屢屢受挫後,作出了一個重大決定:初始投資10億美元,上馬第五代TFT-LCD(晶體管薄膜液晶顯示器)項目。

這是上廣電不得不走的一步棋。“前面的路都沒有走通,我們只有在液晶顯示器項目上一博。不博,上廣電死路一條;博一博,或許可以柳暗花明。”上廣電系統的一位幹部說。

也許還有一個原因促使上廣電從傳統的CRT產業鏈製造商向平板顯示器產業鏈製造商轉型:2001年,上廣電與寶鋼及上汽集團一起,被上海市政府列入了應儘早進入世界500強的企業名單。上馬市場潛力巨大、附加值高的液晶顯示器項目,無疑是使其銷售額快速增長的重要途徑。徐爲?曾在一次內部會議講話中透露,建成平板顯示產業鏈後的上廣電,主營業務收入要達到800億元人民幣。

但這又是一步險棋。TFT-LCD產業被人們稱爲一頭填不飽的“吞錢虎”,建一條五代線至少要10億美元。隨着產品的升級和生產規模擴大,業內普遍預計,在未來數年,上廣電對資金的需求量將達上百億美元。

事實上,上廣電的第五代液晶線自2004年10月投產以來,形勢並不樂觀。儘管今年的液晶面板價格高漲,但經營TFT—LCD產業的上海廣電光電子有限公司今年1—3季度實現營業收入55.34億元,卻虧損2.08億元。

也許上廣電等TFT—LCD企業已意識到,若單槍匹馬地與國際巨頭拼搏有可能一事無成,爲此,去年底上廣電及京東方、龍騰光電、崑山經濟開發區一致同意,就各自擁有的TFT—LCD業務進行整合。

今年9月29日,廣電信息發佈公告稱,關於大尺寸TFT—LCD業務整合事項,各方已達成一致意見,“目前正在就相關事項進行完善和申報工作”。但種種跡象表明,在已經投入巨資並承載着太多夢想的TFT—LCD項目上,代表各方利益的四家企業要真正攜起手來,還有一段不短的路走。

新帥新問題

王強和傅新華正式上任已經一個月,他們十分低調,以致媒體在一個月後才發現上廣電已經換帥。據上廣電的幹部介紹,這段時間王強和傅新華的主要工作是對集團屬下的企業進行調研。

雖然TFT—LCD是一頭貪婪的“吞錢虎”,但王強和傅新華今後的主要工作仍然是飼虎,要把它養大,並趕着它大踏步地向前走。這既是上廣電發展的需要,也事關上海產業轉型的大局。

王強和傅新華能否帶領上廣電走出困境,開拓一片新天地?人們將拭目以待。可以預見的是,他們今後的日子絕不會輕鬆。對王強而言,從化工行業進入全新的電子領域,是一個不小的跨越。傅新華雖然曾在政府部門主管液晶顯示產業,但從機關到企業,自身同樣要面臨轉型。

王強和傅新華面臨的當務之急是使上廣電盈利,但TFT—LCD企業做到這一點的前提是產品更新的速度和生產規模,而這一切都需要錢。

此外,他們還面臨一個難題:在向平板顯示產業轉型的過程中,新的勞動力過剩的矛盾開始顯現。由於受液晶和等離子的衝擊,上廣電旗下生產傳統顯像管的永新彩管和旭電子兩家企業目前已大部停產,據知情者說,“有3000—4000個員工要重新安置”。

“錢從哪裏來?人往何處去?”在今後較長一段時間內,這很可能將成爲困擾王強和傅新華的主要問題。

發佈了33 篇原創文章 · 獲贊 0 · 訪問量 2萬+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