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發行的成本如何計算?與銀行貸款相比誰高誰低?

        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經常遇到資金不足的問題。爲了籌集資金,企業需要對不同籌資方式的籌資成本進行比較,從而實現成本最小化和利潤最大化的經營目標。

    企業最常用的籌資方式是向社會發行股票、債券和向銀行申請貸款。企業發行債券和借銀行貸款,都屬於企業對外借債,其借債成本有相似之處。企業發行債券的成本是債券的利息和債券的發行費用,借銀行貸款的成本即貸款利息。

    發行股票的成本較爲複雜,它一般包括兩個方面:一是純粹的發行費用,即股票發行人在發行過程中支出的相關費用,如股票印刷費用、承銷費用、宣傳費用、其他中介服務機構的費用等:二是發行公司每年對投資者支付的股息。因此,發行股票的成本與實際籌資額的比率

等於股息除以扣除純粹發行費用後的發行價格,用數學公式表示爲:


    發行股票成本比率=(股息)/(發行價格-發行費用)*100%


   由於發行費一般相差不大,因此股票籌資的成本主要取決於發行價格和企業每年對投資者支付的股息。在實踐中,新股發行一般都以超過面值的價格溢價發行,在股利一定的情況下,這就大大降低了股票籌資的成本。如某家企業的股票面值爲1元,發行過程中的費用支出摺合爲每股0.2元,公司對股東按每股0.1元支付股利,那麼,按面值計算的股票籌資成本比率爲12.5%=0.1/(1-0.2)*100%。但如果該企業是以每股5元的價格溢價發行的。那麼。扣除純粹發行費用後,企業實收資金爲每股4.8元,故實際股票籌資成本比率尚不到2.1%。


   從實際情況來看、股票籌資成本與銀行貸款成本相比誰高誰低,取決於各個國家的金融環境、利率政策、證券市場發育程度以及公司股權結構等很多因素。例如,日本在六七十年代曾大力實行低利率的信貸政策。在這一時期,股票籌資的成本要普遍高於銀行貸款的成本。而在90年代美國信息產業高速增長的過程中,由於大部分高技術公司的股東希望將利潤留在公司進行再投資,因此公司較少發放現金股息。在這種情況下,股票籌資的成本顯然比銀行貸款低。


      從我國情況看,由於大部分上市公司規模較小,它們都希望擴張股本,增強公司抵抗外部衝擊的能力,因此,發放現金股息的較少、更多的是採用送紅股的形式來分配公司盈餘。因此,發行股票的成本明顯低於銀行貸款的成本。


      另一方面、從企業籌資的財務負擔看,發行股票的成本也要低於銀行貸款。因爲接受銀行貸款對企業而言是負債,體現的是債權債務關係,必須按期還本付息,所以成爲公司較重的財務負擔;而通過發行股票籌集的資金是企業的資本金,它反映的是財產所有權關係,沒有到期之日、一經購買便不得退股,企業不用償還,因而財務負擔較輕。


      當然,公開發行股票也有其不利之處。如企業必須定期公佈經營情況和財務狀況,接受證券主管機關和公衆投資者的監督,企業控制權也將發生分散和轉移。由於這些原因,國外一些家族企業往往不願意對外公開發行股票。所以說,不是所有的企業都可以發行股票,也不是所有的企業都適宜發行股票。

名詞解釋:
1、現金股息是以貨幣形式支付的股息和紅利,是最普通、最基本的股息形式。

2、送紅股是上市公司將本年的利潤留在公司裏,發放股票作爲紅利,從而將利潤轉化爲股本。送紅股後,公司的資產、負債、股東權益的總額結構並沒有發生改變,但總股本增大了,同時每股淨資產降低了。
  轉增股本則是指公司將資本公積轉化爲股本,轉增股本並沒有改變股東的權益,但卻增加了股本的規模,因而客觀結果與送紅股相似。轉增股本與送紅股的本質區別在於,紅股來自公司的年度稅後利潤,只有在公司有盈餘的情況下,才能向股東送紅股;而轉增股本卻來自於資本公積,它可以不受公司本年度可分配利潤的多少及時間的限制,只要將公司帳面上的資本公積減少~些,增加相應的註冊資本金就可以了,因此,轉增股本嚴格地說並不是對股東的分紅回報。 
  我國大部分上市公司以送紅股的方式對股東進行回報,這在國外成熟股市上是較少見的。中國投資者非常喜歡上市公司高比例送配股,主力機構也往往利用高送配的題材大肆炒作。而外國投資者更注重現金紅利,所以發行H股的公司多采取現金分紅。

發佈了13 篇原創文章 · 獲贊 1 · 訪問量 5萬+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