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IP2017提高组正式赛】列队

Description

   Sylvia 是一个热爱学习的女孩子。
   前段时间,Sylvia 参加了学校的军训。众所周知,军训的时候需要站方阵。 Sylvia所在的方阵中有n × m名学生,方阵的行数为 n,列数为 m。
   为了便于管理,教官在训练开始时,按照从前到后,从左到右的顺序给方阵中从 1 到 n × m 编上了号码(参见后面的样例)。即:初始时,第 i 行第 j 列的学生的编号是(i − 1) × m + j。
   然而在练习方阵的时候,经常会有学生因为各种各样的事情需要离队。在一天中,一共发生了 q 件这样的离队事件。每一次离队事件可以用数对(��,��) (1≤x≤n,1≤y≤m)描述,表示第 x 行第 y 列的学生离队。
   在有学生离队后,队伍中出现了一个空位。为了队伍的整齐,教官会依次下达这样的两条指令:
   1. 向左看齐。这时第一列保持不动,所有学生向左填补空缺。不难发现在这条指令之后,空位在第 x 行第 m 列。
   2. 向前看齐。这时第一行保持不动,所有学生向前填补空缺。不难发现在这条指令之后,空位在第 n 行第 m 列。
   教官规定不能有两个或更多学生同时离队。即在前一个离队的学生归队之后,下一个学生才能离队。因此在每一个离队的学生要归队时,队伍中有且仅有第 n 行第 m 列一个空位,这时这个学生会自然地填补到这个位置。
   因为站方阵真的很无聊,所以 Sylvia 想要计算每一次离队事件中,离队的同学的编号是多少。
   注意:每一个同学的编号不会随着离队事件的发生而改变,在发生离队事件后方阵中同学的编号可能是乱序的。

Input

输入共 q+1 行。
第 1 行包含 3 个用空格分隔的正整数 n, m, q,表示方阵大小是 �� 行 m 列,一共发生了 q 次事件。
接下来 q 行按照事件发生顺序描述了 q 件事件。每一行是两个整数 x, y,用一个空格分隔,表示这个离队事件中离队的学生当时排在第 x 行第 y 列。

Output

 按照事件输入的顺序,每一个事件输出一行一个整数,表示这个离队事件中离队学生的编号

Sample Input

【输入样例 1】
2 2 3
1 1
2 2
1 2

Sample Output

【输出样例 1】
1
1
4

【输入输出样例 1 说明】

  列队的过程如上图所示,每一行描述了一个事件。
 在第一个事件中,编号为 1 的同学离队,这时空位在第一行第一列。接着所有同学向左标齐,这时编号为 2 的同学向左移动一步,空位移动到第一行第二列。然后所有同学向上标齐,这时编号为 4 的同学向上一步,这时空位移动到第二行第二列。最后编号为 1 的同学返回填补到空位中。

Data Constraint
想法:
权值线段树+线段树二分+动态开点
线段树存几个值:
x:如果区间长度为1,存当前位置的值
sum:这个区间有多少个数
l,r:左儿子和右儿子
开n+1棵线段树,前n个存每行的值(m-1+q)
第n+1棵存第m列的值(n+q)
要做的事很简单:
y!=m时
把第x行第y个的值找到记为ans并删除
把第m列第x个找到并删除,插入第x行最后一个
把ans插入第m列最后一个那里
y==m更简单

Code

#include <cstdio>
#include <cstring>
#include <iostream>
#define ll long long
using namespace std;
const ll maxN=300010;
ll n,m,q,i,len,lem,cnt,p[maxN],ans,sum,sum1,x1,y2,end[maxN];
struct zhj{
    ll x;
    int right,left,sum;
};
zhj tree[18000000];
void ef(ll x,ll head,ll tail,ll xx,ll y){
    ll mid=(head+tail)/2;
    if (head==tail){
        if (tree[x].x==0) {
            if (xx==n+1) tree[x].x=head*m;else tree[x].x=(xx-1)*m+head;
        }
        ans=tree[x].x;
        tree[x].sum=0;
        return;
    }
    mid=(head+tail)/2;
    if (tree[x].left==0){
        tree[x].left=++cnt,tree[cnt].sum=mid-head+1;
    }
    if (tree[x].right==0){
        tree[x].right=++cnt,tree[cnt].sum=tail-mid;
    }
    if (tree[tree[x].left].sum>=y) ef(tree[x].left,head,mid,xx,y);
    else ef(tree[x].right,mid+1,tail,xx,y-tree[tree[x].left].sum);
    tree[x].sum=tree[tree[x].left].sum+tree[tree[x].right].sum;
}
void find(ll x,ll head,ll tail,ll zl,ll l,ll r,ll y){
    if ((l<=head)&&(tail<=r)){
        if (zl==0) tree[x].x=y,tree[x].sum=1;
        if (zl==1) tree[x].sum=tail-head+1;
        return;
    }
    ll mid=(head+tail)/2;
    if (tree[x].left==0){
        tree[x].left=++cnt;
    }
    if (tree[x].right==0){
        tree[x].right=++cnt;
    }
    if (l<=mid) find(tree[x].left,head,mid,zl,l,r,y);
    if (mid<r) find(tree[x].right,mid+1,tail,zl,l,r,y);
    tree[x].sum=tree[tree[x].left].sum+tree[tree[x].right].sum;
}
int main(){
    freopen("phalanx.in","r",stdin);
    freopen("phalanx.out","w",stdout);
    scanf("%lld%lld%lld",&n,&m,&q);
    len=m+q-1,lem=n+q;
    for (i=1;i<=n;i++)
        p[i]=++cnt,tree[cnt].sum=m-1,end[i]=m-1,find(p[i],1,len,1,1,m-1,0);
    p[n+1]=++cnt;
    tree[cnt].sum=n,end[i]=n,find(p[n+1],1,lem,1,1,n,0);
    for (i=1;i<=q;i++){
        scanf("%lld%lld",&x1,&y2);
        if (y2==m){
            ans=0,ef(p[n+1],1,lem,n+1,x1);
            printf("%lld\n",ans);   
            end[n+1]++;
            find(p[n+1],1,lem,0,end[n+1],end[n+1],ans);
            continue;   
        }
        ans=0,ef(p[x1],1,len,x1,y2),sum=ans;
        printf("%lld\n",ans);
        ans=0,ef(p[n+1],1,lem,n+1,x1);
        end[x1]++;
        find(p[x1],1,len,0,end[x1],end[x1],ans);
        end[n+1]++;
        find(p[n+1],1,lem,0,end[n+1],end[n+1],sum);
    }
}
发布了151 篇原创文章 · 获赞 71 · 访问量 3万+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