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邏輯思維重磅推薦的產品暢銷書《產品之旅》讀後筆記

1.總結

《產品之旅》這本書是互聯網產品主題書籍中的暢銷書,我趁着春節假期+疫情隔離期的這個空檔期,仔細閱讀了此書,我的評價是:它是一本產品經理崗位教科書式的基礎書籍。內容涉及的面很全,有助於瞭解、學習和整理產品經理這個崗位的工作內容及工作方法。所以值得推薦閱讀。
這幾天我同時仔細閱讀了《運營之光》(2.0版)這本關於互聯網運營主題的暢銷書。在實際工作中產品和運營是無法徹底分清楚的,但在閱讀完這兩本書後,我更清楚了產品的崗位定位和職責,運營的崗位定位和職責。也更清楚了優秀的產品經理應該如何與運營同事搭手共事,優秀的運營同事如何與產品搭手共事。所以以下歸納總結的內容中,以產品崗爲主,融合了兩本書的作者的觀點和思維方式,形成了對我自己有用的內容。

2.一張圖歸納《產品之旅》

以下這張圖是本書的主要內容歸納,也是一個產品從最初的一個想法(痛點)到市場調研分析,形成商業方案。然後需求整理,開發,上線,運營以及最後從數據分析看結果反饋的整體流程。即產品經理的日常工作內容及方法論。其中一些清單還有待完善,如上線前checklist。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2.觀點總結

  1. 隨着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的普及和發展,很多互聯網產品也逐漸成熟,在產品和運營等方面甚至都要求精益求精。所以很多互聯網公司的崗位職責越來越細化,逐漸演化爲現在互聯網公司的各類崗位。比如一類人能對產品需求把握比較準確,與開發者溝通推動需求上線,並作產品規劃與迭代,被稱爲產品經理。另一類人,對用戶慾望瞭解比較深入,擅長文案編輯,策劃各類創意活動、用戶運營互動等,被稱作運營人員。

  2. 產品經理要有洞察人性和商業的能力,這樣才能更好的發現市場痛點,瞭解用戶需求,並用商業來完善產品想法。

  3. 產品經理創作的是一款互聯網產品,產品經理就是整條產品線的負責人。雖然在行政上產品經理沒有實際領導權,但在具體工作中可以並需要對多個部門的人員進行協調和驅動,統籌所有的團隊成員來更好的完善產品、運營產品、銷售產品。所以產品經理是整條生產線中的樞紐,也需要是團隊成員人際關係中的樞紐。

  4. 產品經理可以從行業、ToC/ToB方向、資歷階段等3個維度分類。產品經理一般會經歷產品助理、產品經理、高級產品經理、產品總監等階段。ToC方向的產品經理面向用戶,負責被用戶直接使用的產品。按照平臺還能細分爲移動端產品經理和PC端產品經理。ToB方向產品經理負責產品後端部分,更專注業務的邏輯等。

  5. 團隊成員之間的溝通目的是分享信息和解決問題,而不應該是爲了說服對方。

  6. 產品經理應該培養自己的產品感,即看清業務和用戶和商業等事物背後的邏輯,分析事物的原因,原因的原因,原因的原因的原因。

  7. 產品設計之初就別忘了融入運營推廣等讓產品獲得更好的自然增長的傳播機制。

  8. 商業計劃書的撰寫模板。參考360董事長周鴻禕的十頁PPT方法論,主要就是要說清楚,你做的是什麼(痛點),你是怎麼做的(解決辦法),取得了什麼樣的效果。

    第一頁,用幾句話說明你發現目前市場中存在的空白點,或者存在的問題,以及這個問題有多嚴重。
    第二頁,你有什麼解決方案,或者什麼產品能夠解決這個問題,你的方案或產品是什麼,提供了怎樣的功能?
    第三頁,你的產品面對的用戶羣是哪些?一定要有用戶羣的劃分。
    第四頁,說明你的競爭力,爲什麼這件事情你能做而別人不能做?
    第五頁,論證這個市場有多大,你認爲這個市場的未來怎麼樣。
    第六頁,說明將如何掙錢。
    第七頁,用簡單的幾句話告訴投資人,這個市場裏有沒有其他人在做,具體情況如何。
    第八頁,突出自己的亮點。只要有一點比對方強就行。
    第九頁,做財務分析,可以做得簡單一些。說說未來一年或六個月需要多少錢,用這些錢幹什麼?
    第十頁,如果別人還願意聽下去,介紹一下自己的團隊,如團隊成員的優秀之處,以及自己做過些什麼。

  9. KANO模型是一條非常有用的判斷需求重要性的法則。KANO模型定義了三個層次的用戶需求:基本型需求、期望型需求和興奮型需求。基本型需求是必須具備的,這部分需求一般是產品初期需要實現的需求。期望型需求是用戶期望的,用戶能夠較清晰知道的。興奮型需求是超出用戶預期的,用戶不知道有這方面的需求,如果提供用戶滿意度會更高。一般情況下,用戶需求的重要性依次爲:基本型需求>期望型需求>興奮型需求。

  10. 產品經理應該如何理性對待老闆的需求
    首先應該明確和細化問題,弄清楚老闆的需求的背景。其次思考需求是否合理,是否具備開發價值。可以從目標用戶是誰。使用場景是什麼樣的,出現的頻次高嗎?用戶目標是什麼?可以用什麼解決方案幫助用戶達成目標?做了這個需求,對用戶體驗(或數據指標)的提升是正還是負,如果不做會怎麼樣等幾個方面來分析。最後當你對需求進行了一次深度的思考,形成了自己的一個思考框架和相應的結果,並把整個思考框架和結果拿給老闆看時,相信你已經足以說服老闆了。

  11. 基本的產品分析概念

    PV(Page View): 頁面瀏覽量
    UV(Unique Visitor) :獨立訪客
    PR(PageRank):網頁的級別,一個PR值爲1的網站表明這個網站不太具有流行度,而PR值爲7~10則表明這個網站非常受歡迎(或者說極其重要)。
    跳出率:指用戶到達你的網站並僅瀏覽了一個頁面就離開的訪問次數與所有訪問次數的百分比。這裏的訪問次數其實就是PV。
    轉化率:指在一個統計週期內,完成轉化行爲的次數佔推廣信息總點擊次數的比例。轉化率=(轉化次數/點擊量)* 100%.
    重複購買率:消費者對該品牌產品或服務的重複購買次數。
    活躍度指標:活躍用戶、日活躍用戶、周活躍用戶、月活躍用戶、日均使用時長、最高同時在線用戶數、平均同時在線用戶數。
    流失、留存指標:用戶流失率、日流失率、周流失率、月流失率、日留存率、周留存率、月留存率、次日留存率、迴歸律、迴歸用戶、流失用戶池。

發佈了39 篇原創文章 · 獲贊 3 · 訪問量 2萬+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