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系統項目管理系列之九: 項目質量管理

發佈日期: 2011年4月9日   星期六 作者:EricHu

 

        說明:本文屬作者的讀書筆記。

     勤能補拙、笨鳥先飛。

本篇主要內容如下:

·     項目 質量 管理的概念

·     項目 質量 管理過程概述

·     質量

·     質量保證

·     質量 控制

·     項目 質量 管理重點知識點總結

·     項目 質量 管理各過程詳述

 

 

項目質量管理 的概念 :

質量是項目交付成果在使用期內直接或間接對使用者需求指標的滿足情況。按照 PMBOK2004 的中的定義,項目質量管理的過程包括質量計劃的編制、執行質量保證和執行質量控制。在信息系統項目管理中,質量管理包括項目質量啓動、項目質量規劃、項目質量保證、項目質量控制及項目質量的結束和收尾工作。

項目質量管理過程概述

       (一)、質量規劃 : 包括識別與該項目相關的質量標準以及確定如何滿足這些標準。

質量規劃的 方法 有成本 / 效益分析、基準分析、實驗設計、質量成本。

主要輸出 是質量管理計劃、質量度量指標、質量檢查單、項目管理計劃更新。

      (二)、執行質量保證: 定期評價總體項目績效,以樹立項目滿足相關質量標準的信心。

質量保證的 工具和技術 有質量計劃工具和技術、質量審計、過程分析、質量控制工具和技術、基準分析。

主要輸出 是請求的變更、建議的糾正措施、組織過程資產更新、項目管理計劃更新。

 

      (三)、質量控制 :監控具體項目結果以確定其是否符合相關的質量標準,並制定相應措施來消除導致績效不令人滿意的原因,應貫穿於項目執行的全過程。

工具與技術 有檢查、控制圖、帕累託圖、統計抽樣、流程圖、趨勢分析、缺陷修復審查、其它工具(直方圖、散點圖、 6 δ 管理法、控制)。

主要輸出 是建議的糾正措施、建議的預防措施、請求的變更、建議的缺陷修復、已確認的缺陷修復、項目管理計劃更新、質量控制度量、組織過程資產更新。

 

 

      質量規劃

(一)、項目質量管理計劃一般包括以下內容:

·     質量責任與人員分工(或職責)。

·     組織結構。

·     程序與過程(或項目的各個過程及其依據的標準)。

·     質量控制的方法、工具與重點(或質量評審、質量保證方法)。

·     質量管理所需的資源。

·     驗收標準

(二)、質量成本一般包括: 預防成本、評估成本和故障成本,而後者又可以分解爲內部成本和外部成本。

      質量保證

(一)、實施質量保證的方法:

·     首先執行項目的質量管理計劃。

·     採用質量保證工具和技術等。

·     提出相應質量整改措施,如建議的糾正措施、對項目計劃可能的更新、對組織資產可能的更新、變更請求等。

(二)、質量保證的作用:

·     是保證質量的一個重要環節。

·     爲持續的質量改進提供基礎和方法。

·     爲項目干係人提供對於質量的信任。

·     是項目質量管理的一個重要內容。

·     與質量控制共同構成對質量的跟蹤和保證。

(三)、建立質量保證的方法:

·     統一認識和決策。

·     進行組織落實。

·     對相關人員進行質量保證的培訓。

·     制訂工作計劃。

·     制訂質量保證方針和質量保證的目標。

·     明確過程和流程。

·     進行質量保證體系的設計。

·     編制與質量保證體系相關的一系列文檔。

(四)、質量保體系實施過程要做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     組織的協調。

·     質量監控與監督。

·     質量信息的反饋。

·     質量保證體系本身的審覈和評審。

      質量控制

(一)、質量控制的依據:

·     質量管理計劃。

·     績效報告。

·     工作結果等。

(二)項目質量控制主要從項目產品和服務的質量控制 項目管理過程的質量控制

 

      項目質量管理重點知識總結

(一)、 IT 項目中影響質量的指標包括:

·     功能性 是一個系統執行其預定功能的程度。

·     系統輸出 是系統產生的界面和報告。

·     性能 是一個產品或服務如何有效執行顧客的預期用途。

·     可靠性 指一個產品或服務保證在正常條件下如預期那樣運行而不出現任何不可接受性缺陷的能力,而可維護性說明進行產品維護的容易程度。

(二)、項目的質量控制和質量保證的區別與聯繫:

·     質量計劃是質量控制與質量保證的共同依據。

·     達到質量要求是質量控制與質量保證的共同目標。

·     質量保證的輸出是下一階段質量控制的輸入。

·     一定時間內質量控制的結果也是質量保證的質量審計對象。質量保證的成果又可以指導下一階段的質量工作,包括質量控制和質量改進。

·     質量保證一般是每隔一定時間如階段末進行的,主要通過系統的質量審計來保證項目的質量(或質量保證是按質量管理計劃正確地做)。

·     質量控制是實時監控項目的具體結果,以判斷它們是否符合相關質量標準,制訂有效方案,以消除產生質量問題的原因(或質量控制檢查是否做得正確的糾錯)。

(三)、朱蘭提出“質量是一種適用性,即產品在使用期內對使用者的需求滿足情況”。

(四)、現代質量管理的一項基本原則:質量出自設計,而非出自檢查

(五)、文檔的分類及其在信息系統項目中的作用

     1 )、分類

·   用戶文檔 。包括軟件需求規格說明書、用戶手冊、操作手冊、質量報告及種類建議。

·   開發文檔 。包括可行性研究報告、軟件需求規格說明書、項目開發計劃、設計說明書(包括概要設計與詳細設計說明書)和數據要求說明書等。

·   管理文檔 。包括項目開發計劃、各類週報月報、測試文檔(包括測試計劃、測試報告、測試總結)。

     2 )、作用

·   橋樑和交流作用 。是項目成員對系統看法達成一種共識。

·   明晰干係人責任 。文檔都有相應的責任人,另外對問題進行回蒴時也可以做到有據可依。

·   方便對系統進行理解 。尤其是對於維護人員來講,理解系統往往關係到系統維護效率和成敗。

·   進行質量管理 。對項目中的各種不可見指標進行量化。

·   系統的使用手冊還是用戶在使用過程中的指導。

(六)、以下方法可以改善與提高項目交付成果的質量

·     通過強有力的領導,從上至下貫徹質量的概念。

·     建立組織項目管理體系。

·     建立組織級的項目質量管理系統。

·     建立項目級的激勵制度,並設法和鼓勵全員參與管理。

·     着力提高項目實施過程中產生的各種文檔的質量。

·     用規範的成熟度模型來指導自身的組織和體系結構建設。

·     掌控好成本與質量的關係,在有限的成本下儘量通過良好的管理來實現更高的質量。

·     形成質量改進的習慣。

(七)、信息系統監理概念。

1 、什麼是信息系統監理。

      信息系統項目監理是指已經在政府工商管理部門註冊的,具有信息系統監理資質的單位,接受建設方的委託,依照相關法律法規、行業與技術標準及監理合同,對信息系統建設實施的整個過程進行監督管理的過程。信息系統監理行爲成立需要以下幾個方面的條件:

·     合法的監理方。

·     依據。

·     委託。

2 、信息系統監理的作用。

·     爲業主提供技術上的參與和諮詢。

·     站在技術的角度對承建方的操作進行監督。

·     保證項目交付成果的質量和項目管理的成果。

·     協調各方面的關係。

3 )、什麼是“四控三管一協調”。

·     “四控”:質量控制、變更控制、投資控制和進度控制。

·     “三管”:信息管理、安全管理和合同管理。

·     “一協調”:協調業主、承建方、設備和材料的供應商等之間的關係。

項目質量管理各過程詳述

 

項目質量管理

項目質量管理過程

輸入

工具與技術

輸出

質量規劃

項目章程、項目管理計劃、項目範圍說明書、組織過程資產、環境和組織因素

成本/ 效益分析、基準分析、實驗設計、質量成本

質量管理計劃、質量度量指標、質量檢查單、項目管理計劃更新

質量保證

質量管理計劃、質量度量標準、過程改進計劃、工作績效信息、變更請求、質量控制測量

質量計劃工具和技術、質量審計、過程分析、質量控制工具和技術、基準分析

請求的變更、建議的糾正措施、組織過程資產更新、項目管理計劃更新

質量控制

質量管理計劃、質量度量標準、質量檢查表、組織過程資產、工作績效信息、已批准的變更請求、產品、服務和結果

檢查、控制圖、帕累託圖、統計抽樣、流程圖、趨勢分析、缺陷修復審查、其它工具(直方圖、散點圖、6 δ管理法、控制)

建議的糾正措施、建議的預防措施、請求的變更、建議的缺陷修復、已確認的缺陷修復、項目管理計劃更新、質量控制度量、組織過程資產更新

 

 

 

 

© 2011  EricHu

原創作品,轉貼請註明作者和出處,留此信息。

發佈了21 篇原創文章 · 獲贊 10 · 訪問量 9萬+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