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向思考》雜談

    -- 有時候看到書名,就知道要與此書結緣。

       前幾天突然心血來潮,想起了這本書,就計劃在看看完,emmm,,,拖沓了四五天才看完。

       本書一定程度上可以算得上是故事書,整體上可以通過舉例論證的方式來證明書中觀點的。書籍的目錄結構設計就已經向我們展示了作者的所有觀點,層次分明,尤其是在序言部分已經非常清晰的將自己觀點表達出來了。

       我個人認爲這本書的核心是獨處與自我的溝通。書中通過大量的名人的例子來說明了獨處的好處,從獨處引出了一個書中的核心概念--領導力。

       概括的講,獨處可以讓我們從情緒起伏狀態轉向平靜;獨處可以激發我們的創造力;獨處可以讓我們面對內心深處的自己;獨處可以讓我們面對逆境時獲得勇氣。獨處有很多種方式,可以是跑跑步、寫作、游泳等等,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方式,只要合適自己的就好。

      從其他的角度來講,獨處我個人認爲也是一個元認知過程。元認知是一個抽象的概念,有一句話來講就是:思考自己的思考。這是一個非常大的概念,簡單來講就是涵蓋,自我監督,反省,糾正的這麼一個過程。

      獨處,我個人認爲有個非常關鍵的地方,在於要優先讓內心趨於平靜,在平靜狀態下的人才能夠更具有理性。理性與我而言存於自我當中,爲什麼說存在自我當中呢?我思故我在,是意識的一部分,也是經歷、學習、成長後的產物,也是自己可以主導的一面。理性的自我有利於約束非理性的自我,非理性的自我就是本能,本能是長時間行爲的產物。

       在非理性自我中有強烈的情感,有善,有惡,有創造,有毀滅。古語云:孤陰不生,孤陽不長,有了善的定義,纔有了惡。這就源於理性自我。而獨處的目的就是面對理性的自我,同時也面對非理性的自我,勇敢的面對內心的衝突,與自我和解。

發佈了12 篇原創文章 · 獲贊 5 · 訪問量 1萬+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