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心的一些方法

今年的年底,我的狀態與以往均不同,從未有過的心煩,可能是年末年初的緣故,也可能是工作狀態的原因,又或者是我目標太多想法太多,但是我仔細想了想,最根本的原因還是我沒有找到真正內心想做的事情,進而導致焦慮,爲了緩解這種狀態,我認爲需要加強對自我的控制,嘗試了兩個辦法,有一些收穫:第一是讀書,找到方向,獲取知識,充實自我。第二是信仰,找到歸宿,提升心境,蛻變自我。

— 1 —

首先,我想跟大家介紹下我最近狀態不好的原因。

今年是我工作的第七年,即將開始第八年,隨着工作年限的增多,我並沒有放棄學習,也沒有放棄探索,甚至可以這麼說,整個2019年是我工作以來收穫最多的一年,我比較系統的學習了商業知識和金融知識,這兩種知識體系、思維模式的結合和碰撞,讓我獲得了很多新的知識,我學會了用商業的眼光、金融的眼光看待技術、看待企業、看待整個世界。

我個人的求知狀態也一直都很好,平均每天堅持投入四個小時用於學習,但是近來忙着工作總結和工作規劃、年會的一些雜事處理,外加近期學習上收穫不大,導致我一下子卡殼了,文章也不願意寫了,書也看不進去了,對知識竟然失去了興趣,這種狀態持續了兩週。近幾天睡眠質量不好,又加劇了這種狀態,多種情況下就導致了我內心焦慮和煩躁的狀態。

— 2 —

我需要立刻做出改變,不能就此沉淪下去,於是我重新開始了寫作、重新開始了讀書,讓自己的心安靜下來。

讀書真的是一劑良藥,在書籍裏,我才能找到真正的方向,每次學到了新的知識內心都無比興奮,每次讀書我都感覺自己與作者在超越時空中對談。仔細回憶,我好像有三個月時間都沒有靜心的去讀書了,雖然2019年我讀了25本書,那基本上都在9月份以前完成的。我想我這焦慮的狀態應該不是短期內造成的,人一旦過的不充實,失去愛好和興趣,無法體現個人價值,就會彷徨和無助。書籍是我的朋友,更是我持續學習的動力,也是不斷成長的源泉 沒想到三個月的暫時放棄給我造成了如此惡果

至於信仰,我沒有篤定的專一信仰,但從哲學的書籍裏我找到一些歸宿,從佛教的知識裏也參悟了一些,我始終堅信人一定要找到真正的歸宿,需要集衆家之長,提升心境,持續的蛻變自我。

2019年我讀了一本書,中國哲學簡史,收穫很大,我對諸子百家有了更深的理解,儒家、道家、法家、陰陽家、佛學、新儒學等。此外我也從樊登讀書會聽到了衆多解讀佛法類的書籍,如次第花開、正念的力量、佛陀的證悟、透過佛法看世界等等,也學着用其中的方法和理念疏導自我。信仰是我們真正的依靠,是內心向往的支柱。

— 3 —

最後,在寫文章的當下,我心情好了很多,也安靜了很多。我相信閱讀文章的你可能也有類似的困境, 尤其是短期的煩心和焦慮更是人之常情,我建議你一定要找到自己想做的事情,充實工作和生活,努力實現自我的價值。人就是這樣,一旦沒有方向和追求,就會出問題,紙醉沉迷、安於享樂,無慾無求就是自我拋棄的開始。

當你內心浮躁的時候,長期療愈的關鍵就是閱讀和信仰,它們會幫助你渡過難關。心靜下來了,自然很多事情也就好做了。

此外,還有一些短期瞬時靜心的辦法,比如說運動、旅遊、談心等等,都可以有一些效果。還有最後一招必殺技,回家歇歇,一旦回到家裏,一切就會不同。

發佈了380 篇原創文章 · 獲贊 774 · 訪問量 39萬+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