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最好的學習

在單位裏,我一直非常看重人才培養,相關事情也是我親自在做。

不僅在單位裏,在家裏裏,我們對於孩子的培養也是如此。

回到個人身上,我們也需要終身學習,持續進步。

那麼問題來了,什麼是最好的學習?

 

在這個方面,我有非常多的經驗積累,不管是帶員工,還是自我提升,我都非常重視。

對於員工,每週我會跟蹤他們的成長情況,並定期考覈和指導。

對於自己,我每天平均投入4個小時的時間用於學習,雷打不動,已經堅持了三四年。

我把我的經歷跟大家描述下:

我就是一個非常典型的例子,我無比平凡,跟大家一樣,但我努力在尋找自己的夢想。

我工作了七年(2013年-2020年),第一年糊里糊塗的過去了,從第二年(2014年)開始做測試工程師之後,我入局了,工作的事情一點也沒耽誤,而且做得還非常棒,那段時間我潛心研究了三年測試(2014年-2017年),怎麼個研究法,吃飯睡覺都是測試,看了非常多的書、文章、公衆號,更是結合實踐應用了很多。我經歷的最黑暗的時刻,項目緊張的每天只有5-6小時的休息時間,我依然抽空學習。2017年-2018年底,小兩年時間,我工作之餘開始潛心研究質量管理和企業管理,我喜歡上了這個,我想找到質量管理的鑰匙,我想找到團隊管理的法寶,我就把所有的其他時間都投入了,並有了非常多的思考和成果,同時我還開始了寫作(至今已經堅持兩年了)。2019年初到現在,我又學習了很多新的知識,如商業知識、金融知識,甚至歷史,最近在研究如何搞創新。

經歷了這麼多的學習和探索,我總結了如下幾點方法,分享給大家:

1、堅持與努力:

任何的知識都需要一定的積累,只有量變才能引發質變,所以我們必須要有足夠的時間投入,沒有任何人的成功是白白獲得的。

路是自己走的,每一步我們都要走的踏實。

怎麼辦?

持續的找到自己的興趣和愛好,是個人探索的源動力,這點非常重要。

2、理論與實踐:

很多人反饋,我也學了但老記不住;我總感覺在哪裏似曾相識,但真的想不起來;我知道是什麼,但是我表達不出來,說不好。

以上這些都是典型的現象,我把原因統一歸爲理論與實踐結合的不夠。

怎麼辦?

我們在學習的過程中,一定要與實際的項目、實際的產品,甚至實際的生活對應起來,而不要死讀書和讀死書,這樣知識永遠都不能融會貫通,一旦與實際聯繫起來之後,你就會豁然開朗,更會把零散的知識點串成知識面。我們更需要掌握的就是這種學習能力和知識轉化能力。

以我爲例:

我研究測試,就一定要把研究的成果用到項目裏,去發揮作用;

我研究質量和管理,也一定會把相關積累做成思維導圖,形成一套體系,逐漸的運用到工作中去;

我研究商業和金融,一定會結合實際生活和社會,去理解商業世界的法則和機理,金融到底是怎麼玩的;商業和金融無處不在,無時不在,我們衣食住行都充滿着無數的商業品牌、無數的金融工具,只是我們缺少一個觀察的視角和思維罷了。

3、討論與溝通:

一個人的力量終究是有限的,一個人的博學也終究是不夠的,所謂“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我更想把這句話理解爲,只有人與人廣泛的溝通和交流,才能迸發出巨大的火花,產生無數的思維碰撞面積,激發出思維的潛能。

我們在尋找的就是那張網絡。

當今世界爲什麼發展的越來越快,其實就是因爲信息網絡無數不在,人與人、人與物之間變得沒有隔閡,工作的效率大大提升。

所以我們要勇於去與身邊的人溝通,與強人溝通,與更大的網絡溝通。這樣你會變得越來越強。

中國的互聯網發展的這麼快,誕生了非常多的企業,推進了社會的進步,核心的驅動力就是網絡把大家聯繫的更緊,我們做事的效率更高。

未來的5G網絡、物聯網絡、工業互聯網、車聯網等等,一定會更加推進人類的進步。

 

什麼纔是最好的學習,我相信你已經有了自己的理解。

那就是:

堅持與努力的源動力,是持續的找到自己的興趣和愛好。

理論與實踐的相結合,是掌握學習能力和知識轉化能力關鍵。

討論與溝通的大目標,是建立那張聯繫網絡和思維碰撞的渠道。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