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爲編輯器程序員,不能不用QT啊

我是從VC1.5開始使用MFC.說實話,一直使到VC5,用MFC每寫一次ITEM TREE, 就忘一次。 畢竟不是全職寫UI的。UI只是工具,還是爲數據編輯服務.誰也不會三天兩頭和MFC沒完沒了.每次寫界面,都要重新學一遍.很苦痛...

後來用過一段DELPHI, BOALAND 對界面程序員貼切的考慮, 豐富的控件庫,使得用DELPHI寫功能界面程序變成一件輕鬆的事. 終於知道爲什麼MFC不好用,容易忘. 因爲MFC設計沒有COMMON SENCSE. 不是人一般去想事情的思路.本來C++就是利用人類普遍思維習慣的模式來設計程序。而MFC偏要搞得很複雜。 一個DOC VIEW FRAME 就繞得亂七八糟. 和MFC年代久遠有關.也和MS從不給開發人員很體貼的設計有關。看看早年D3D就知道...

現在的項目全部是C++. 需要與OPENGL,D3D結合緊密. 所以需要使用MFC.一直在苦尋一種類似DELPHI那麼好用,COMMON SENCSE足夠,又和C++,VC結合緊密的東西.曾經看過wxWidget. 這是套和MFC差不多的界面開發庫. UNREAL3 編輯器就用的它.但是基本思路和MFC一樣。還缺少UI EDITOR 支持.

後來經高人指點摸到了QT這裏. 

Qt是一個多平臺的C++圖形用戶界面應用程序框架。它提供給應用程序開發者建立藝術級的圖形用戶界面所需的所用功能。Qt是完全面向對象的很容易擴展,並且允許真正地組件編程。 QT4後完全和VC8兼容.提供強大的UI EDITOR.編程思路異常COMMON SENCSE.用個標準的COMPOSITION模式就把所有界面組織到一起. 注意,是所有啊.實在方便得無以復加了. "信號"和"槽"的概念異常簡單.幾句話就把窗口操作與功能邏輯連接到一起.配合一些重載EVENT函數,簡直好用得痛哭流涕!

QT來自LINUX,KDE的靈魂.完全跨平臺.而且使用各平臺的底層圖形API渲染. 在WIN上用WIN32 SDK.在LINUX上用X11.沒治了....還支持OPENGL,SQL,XML,...等等現成庫. 它會給人節省大量生命...

中文的信息點: http://www.qiliang.net/qt.html 

用晚了,才知道生命白白短了一截...

發佈了43 篇原創文章 · 獲贊 4 · 訪問量 22萬+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