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Facebook模仿秀分析

本土Facebook模仿秀分析

全球交友平臺MyspaceFacebook正成爲中國社交網站爭相模仿的樣本,但盈利模式、產品創新上的差距不可小覷。

隨着11月初微軟2.4億美元入股Facebook和後者150億美元的市值膨脹,國際資本市場對以MyspaceFacebook爲首的社交類網站的熱捧開始急劇升溫,並按照以往的邏輯開始在中國尋找可能的“替代者”。這無疑是一種充滿着誘惑的壓力。現在國內主要的幾個模仿facebook的網站有:

1.佔座網

佔座網被視爲中國最早的Facebook,首頁也製作得最漂亮。佔座網創始人大多爲熟悉海內外大學校園生活的留學生,自收購全球最大的留學生社區友林網後,活躍用戶達到7百多萬。目前其產品正在調整中。

2.校內網

校內網的首頁上稱目前已開通2000所大學、80所高中及65家公司。在如何做校園社區、瞭解大學生心理方面,來自“web1.0”時代的陳一舟積累了大量的經驗。據悉,自去年底整合校內網與5Q校園網以來,活躍用戶每週增長10%

3.若鄰網

若鄰網的首頁上稱已有120萬位職業人士在其網站上構建人脈網絡。其CEO陳浩源曾對媒體表示,若鄰網將是中國的Facebook,目前已經積累了超過100萬的實名用戶,希望能將個人的工作流與生活流貼合,讓人脈資源增值。

下面就主要以校內網(也就是人人網)與facebook作比較,來說明本土模仿秀的模式,下面就網站理念和盈利模式以及發展方向三個方面加以分析:

1.網站理念

 MyspaceFacebook:網絡社交、建立圈子

 國內網站:交友

最早一批中國網民對於“交友網站”的認識發源於“亞洲交友中心”。在大約8年前,通過病毒式的營銷推廣手段,這家色情網站幾乎佔領了全中國60%以上網吧的IE窗口。這樣的背景下,“網絡社交”在中國一直都被大多數人視爲洪水猛獸。當然在那個年代,連“網戀”都偏向於貶義詞。

最早把真正意義上的“網絡社交”概念帶進中國的應該是UUME。這家公司的兩位創始人回國後開始宣傳的“六度空間”理論認爲,看似沒有關係的兩個人,最多通過六層朋友圈就可以走到一起。

嚴肅意義上的中國社交網站自此起步。儘管在那個時候,並沒有多少用戶真正搞清楚這家網站與IM(即時通訊)軟件之間的本質區別,儘管兩位創始人的理論和理念都來自美國,儘管大多數分析人士認爲“做這樣一件事情,通過互聯網把大量願意提供真實身份,並對自己行爲負責的用戶聚合到一起”是件非常有意義也很有價值的事情,但沒有人能真正說得清楚,社交網站的價值究竟在哪裏。

遺憾的是,等到“網絡社交”和“圈子”的價值被MyspaceFacebook逐漸證明,等到這兩家公司在美國資本市場上不斷刷新神話記錄的時候,UUME早已成爲陳一舟千橡集團的下屬企業,當年兩位創始人的豪情壯志也早已成爲昨日黃花。

對於Myspace的到來,一位業內人士說,儘管看上去是“多了個競爭對手”,但一來“Myspace要習慣中國水土還需要時間”,二來“能更方便地從近處觀察敵人,從Myspace身上看到長處和短處”。另外,最重要的一點是,Myspace中國上線,某種程度上也能成爲中國“模仿者”們面對VC(風險投資)時的一種籌碼。

2.盈利模式.

Facebook:廣告銷售、運行第三方應用

國內網站:賣廣告

千橡集團董事長兼CEO、校內網老闆陳一舟說,社交網站的盈利問題其實非常簡單。按照他的理解,“一個做得比較好比較大的社交網絡,假設長期存在,變現方式可以不僅僅限於廣告,還可以做電子商務。”而從短期來看,“只要有流量,賣快速消費品和通訊類服務的廣告就可以打平”。

 Facebook目前的年收入大約在1億美元左右。這筆收入絕大多數得益於該網站所匯聚的網絡訪問流量,以及在此基礎上進行的廣告銷售。但與國內社交網站最本質的一點區別是,Facebook更多的是一個網絡應用的平臺,而不僅僅是“交往”的工具。官方數據顯示,目前Facebook平臺上運行的各種第三方應用不下2000種之多,而在其開放平臺F8上,有多達8000種的第三方應用程序正在被不斷地測試和利用。這些應用不但爲Facebook帶來用戶數的幾何級增長,同時,也使在F8平臺上開發應用程序的網站,依靠Facebook平臺海量的用戶羣一夜成名,用戶數暴漲。

“交友,或者說交際,在中國互聯網領域內是被娛樂化或者泛娛樂化的。真正在平臺上跑起來的,有價值的應用目前還太少。”國內某知名校園社區網站CEO說,“用戶數看上去很可觀,但大家在平臺上多數只是聊天、泡論壇,最多聽聽音樂或者交換一下資源。這是中國社交網站和Facebook最本質的區別。其實也不是不想做,但從技術角度出發,要實現這樣的效果目前還不夠現實。陳一舟所說的那種狀態是理想主義的,真想要到那一天,無論是技術層面還是整體產業環境方面,都還需要有極大的突破。”

3.發展方向

 FacebookMyspace等:建設更加開放的平臺

 國內網站:在用戶層共享上動作緩慢

524日,Facebook推出應用編程接口(API)。通過API,第三方軟件開發者可以開發在Facebook網站運行的應用程序,開啓社交類網站在垂直方向上共享用戶的先例。通過以某種協議在不同的社交網站中打開一個通道,使各自開發的應用與服務在不同的網站中實現共用和共享,方便並強化用戶的使用體驗,併爲網站吸引更多的用戶,並最終實現雙贏。

Facebook嘗試這樣的方式之後,Google也不甘示弱,尤其是在收購Facebook股份失敗之後。Google目前已聯合包括LinkedInMyspaceFriendster知名網站在內的70多家網站,共同倡導一個名爲“OpenSocial”的聯盟,該聯盟的目標在於“比Facebook更加開放”。

類似的聯盟在國內同領域內尚無任何反響,從以往的歷史經驗來看,用戶層的共享在國內互聯網領域幾乎從無先例。但從用戶需要的角度出發,社會化網絡服務往往不是一家網站能完全實現的。面對用戶羣的不同需求,需要不同的網絡服務來滿足。在這一點上,國內社交網站動作太慢。

                                        

 

 

 

 

發佈了53 篇原創文章 · 獲贊 20 · 訪問量 20萬+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