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的前世今生

前言

隨着老大的講話,原本已經平靜下去的區塊鏈又一下子熱鬧了起來。也有好多人來問我區塊鏈相關的東西,正好趁着這個機會把我學習的東西也整理一遍。

本篇文章將從區塊鏈的歷史,區塊鏈技術的革命性與侷限性,區塊鏈的核心技術進行講解。

1. 區塊鏈的歷史

區塊鏈的開始,要從這篇白皮書開始,有興趣的同學可以讀一下。一個名叫中本聰的極客爲了表達對政府肆意製造通貨膨脹的不滿,在2008年底,發表了上面這篇論文,2009年初,搭建了比特幣網絡,在比特幣的創世塊中,中本聰留下了這樣的一段話:The Times 03/Jan/2009 Chancellor on brink of second bailout for banks。中本聰希望通過這個小玩意解決這樣的問題:在以後的某個時刻,貨幣不在由政府來印發,從而使我們的財富進行保值

正是這9頁A4紙大小的論文,開啓了一個新的時代。

在2009-2011年,屬於比特幣發展的早期階段,大多數人都不知道,只有極少數的極客在關注。

2012年比特幣開始走進人們的視野,已經開始漲了。

2013年,比特幣突破了1000美金。與此同時,由於比特幣不是圖靈完備的,只能支持簡單的轉賬邏輯,所以Vitalik Buterin發表了Ethereum白皮書,Ethereum可以支持圖靈完美的智能合約,我們可以基於它開發我們的應用。可以說,區塊鏈技術在此基礎上前進了一大步。

隨後,區塊鏈受到了人們更多的關注,2016-2017年,區塊鏈在我們國家發展的很迅速。當然,幣圈也受到了人們極大的關注,很多人都爲此失去了理智。

2017年9月4日,央行等七部門聯合叫停了非法ICO,也就是幣圈是非法的。

2017-2019年,幣圈和區塊鏈都開始降溫。做幣圈的很多都搬到了海外,研究區塊鏈的熱情也受到了很大的打擊。

2019年10月24日,陳純院士向中央做了區塊鏈技術的彙報,隨後又掀起了區塊鏈的高潮(當然幣圈也很激動,消息公佈後不到一天的時間比特幣漲了40%,現在已經開始清查了)。央行宣佈我們國家可能在明年推出數字貨幣DCEP(這個下面還會介紹)。

上面這些大概就是區塊鏈發展的簡史,以後會發展成什麼樣子,讓我們一起拭目以待。。。

鑑於有很多人問我如何入門,除了上面的白皮書,我推薦一本我入門的書給大家。區塊鏈原理,設計,與應用這本書講了很多區塊鏈的概念,適合小白。

2. 區塊鏈的革命性與侷限性

2.1 區塊鏈技術的革命性

我們先來看看中本聰的比特幣的牛*的地方:

  • 去中心化。沒有中心化的服務器,甚至沒有中心化的時間戳,這就意味着我們沒有人可以進行作弊。
  • 數據難以篡改。所有的交易記錄會發送給所有人,修改的難度非常的大。
  • 發行量是固定的。總共是2100萬枚比特幣,不會造成通貨膨脹。

比特幣能實現上面的功能主要是依賴了分佈式技術和密碼學的知識,我們先來簡單的看一下,下面會詳細的講解:

區塊鏈像是單向鏈表,每個塊存了自己的數據集,數據集的Hash,前一個區塊的Hash。如果上一個塊中的ID發生變化,那麼其Hash必然變化,後面所有塊的指向內容都要改變,這個難度是很大的。

還有PoW機制,每個想要記賬的節點需要花費極大的工作來計算一個複雜的數學問題,但是其他人卻可以輕鬆驗證他的結果。

這些都是比特幣的優勢,而引入了智能合約概念的區塊鏈,給我們帶來了更多的可能。想想下面的場景,我購買了一份航空延誤險,當飛機晚點的時候,保險公司會自動的把保費賠付給我,不用在進行復雜的申請流程。

在此之前,我們的互聯網只能實現信息的轉移,無法實現價值的轉移。價值的轉移,我們只能依賴銀行,支付寶等具有權威的機構。而藉助於區塊鏈技術(本質上是大多數人)我們可以實現價值的轉移。

總結:區塊鏈技術幫助構建了我們社會信任的基石,可以讓我們在不借助中心化機構的情況下,實現價值的轉移,爲人們提供了更加可靠的社會。

2.2 區塊鏈技術的侷限性

上面我們說了區塊鏈技術的革命性,但是實話實說,區塊鏈技術是有其侷限性的,“我們不能高估區塊鏈技術在今天的價值”。

我們來具體講講,去中心化在所有的情況下真的是優勢嗎?

去中心化所帶來的是成本的急速上升,包括網絡傳輸成本,以及存儲成本。當前以太坊的全節點的大小已經有幾百個G了,而且還在不斷的增長,這麼大的存儲對於普通人來講是不乏接受的,所以最後也會演化成幾個大玩家之前的遊戲。

去中心化還帶來了網絡處理能力的不足,比特幣和以太坊的TPS(transaction per second)只有個位數。Fabric只有幾百。我們來看下今年雙十一,阿里的tps高達54.4萬。很明確的來講,這樣的tps根本無法滿足我們在生活中的應用。

除此之外,我們的智能合約也要公佈給所有的人,在現有的技術環境下,很多代碼都是有漏洞的,代碼公佈之後,被別有用心的黑客盯上,將是一個巨大的災難。

數據難以篡改,這個真的是個雙刃劍,在現在這個社會,我們的隱私萬一被泄露,並且記錄到鏈上,還無法刪除,真的是件可怕的事情。

發行量固定。這個固然不會造成通貨膨脹,但是這個數量遠遠不夠人們在實際生活中的需要啊,2100萬枚必然會造成通貨緊縮。

此外,區塊鏈技術只能保證鏈上數據的難以篡改,無法保證鏈下到鏈上的數據的真實性與可靠性。

總結:區塊鏈技術有很大的侷限性,並不能真正的實現去中心化,帶來了存儲成本的浪費,交易處理能力的低下等問題。雖然有這樣或者那樣的問題,但是爲我們社會的進步提供了一些思路,我們不能低估區塊鏈的明天。

3. 區塊鏈的核心技術

上面扯了一些皮,下面我們來看看區塊鏈技術的核心技術,比較枯燥,不敢興趣的同學忽略就好。

區塊鏈中主要用到了密碼學和分佈式共識的相關技術,我們一一來看。

3.1 密碼學

密碼學主要分爲以下幾個部分:Hash算法,對稱加密和非對稱加密。

3.1.1 Hash算法

能任意長度的二進制值(明文)映射爲較短的固定長度的二進制值(Hash值),並且不同的明文很難映射爲相同的Hash值。

主要有MD5SHA256。其主要特點是正向快速,逆向困難,輸入敏感,衝突避免,這些特性將在區塊鏈網絡中發揮巨大的價值。具體的細節請參照維基百科。

3.1.2 對稱加密

主要包含DESAES。其主要依賴的技術是:替換密碼和置換密碼。以及由二者演化出來的 SP網絡和 Feistel密碼結構。

3.1.3 非對稱加密

主要包含RSAECDSA。主要是藉助於一些難以解決的數學問題來實現的。

3.1.4 PKI體系

PKI是公鑰基礎設施,我們利用此在不安全的網絡中構建了安全服務,從而讓互不相識的人們可以安全的通信。

3.1.5 其他

Merkle_tree是由一個根節點、一組中間節點和一組葉節點組成。適用在 快速比較大量數據以及 快速定位修改的場景下。

大量的交易數據可以被分成各種尺寸的小組,這樣有利於我們整合數據和校驗數據。

同態加密

零知識證明

總結:上面這些是常用到的密碼學。下面我們 開看下其在比特幣中的應用。

3.1.6 比特幣中的密碼學

每個塊存了數據集,前一個塊的hash,本塊的hash,其中,本塊的hash是由本塊的數據集和前一個快的hash出來的,所以前面的數據集一旦修改,必然導致其hash的變化,也必然導致後面所有的塊。藉助於我們前面的Merkle_tree的相關知識,我們可以進行快速的比較和定位修改的區塊。

下面我們來看下比特幣的結構:

其中,Version,Previous Block Hash,Merkle Root,Timestamp,Difficulty Target 和 Nonce 是區塊鏈的協議頭部,後面是本來中的交易數(1-9筆)和交易的大小(不超過1MB)。

Version 當前區塊鏈協議的版本號,4 個字節。如果升級了,這個版本號會變。
revious Block Hash 前面那個區塊的 hash 地址。32 個字節
Merkle Root 交易信息的 hash 值,32個字節
Timestamp 區塊生成的時間。這個時間不能早於前面 11 個區塊的中位時間,不能晚於 " 網絡協調時間 "——你所連接的所有結點時間的中位數。4 個字節。(因爲比特幣網絡沒有一箇中心節點的時間)
Difficulty Tagrget 表明了當前的 hash 生成的難度,4 個字節。
Nonce 一個隨機值,用於找到滿足某個條件的 hash 值。4 字節。

本區塊的hash求值方式如下(上面的6個字段不包含Difficulty Tagrget ):SHA-256(SHA-256 (Block Header)) 。這個hash值不一定是符合要求的,要求是在Difficulty Tagrget 字段中指定的,我們不斷調整Nonce的值來使我們的hash值滿足網絡的要求。即滿足:

SHA-256(SHA-256 (Block Header)) < Target

我們要找到一個Nonce,使得hash之後的結果小於target,也就是前面有多少個零。

我們可以寫個程序來驗證下:

import hashlib
import time
data="HaoJunsheng"
n=1
starttime = time.time()
while n < 2**32:
	str = data + `n`
	hash = hashlib.sha256(str).hexdigest() 
	hash = hashlib.sha256(hash).hexdigest() 
	if hash.startswith('0000000'):
		endtime = time.time()
		dtime = endtime - starttime
		print(str,hash,"find prev 0 of 7,used time:",dtime)
		break 
	n=n+1

結果如下,尋找7個0的時候,我的乞丐版本的mac已經打擾了。

所以比特幣的挖礦難度是可以調整的。

3.2 分佈式共識

下面我們來看下共識算法。

共識算法解決的是對某個提案( Proposal) ,大家達成一致意見的過程。共識算法主要分爲CFT(只有故障節點)和BFT(存在故障節點和作惡節點)。

我們爲了在分佈式的環境下達成一致, 即給定一系列的操作,在約定協議的保障下,使它們對外界呈現的狀態是一致的。我們提出了兩階段提交協議,即提交請求階段和提交執行階段。但是缺點是必須所有的節點都同意,纔可以提交,這樣在工程上來講是不可能的,所以我們提出了Paxos等算法,我們不需要所有的節點都同意,大部分節點同意就行了。

3.2.1 CFT

3.2.1.1 Paxos

paxos 協議是Lamport於1989年的一篇論文首次提出,直到1998年該論文才得以發表。

3.2.1.2 Raft

Raft 是一種可信環境分佈式一致性算法。 相比於Paxos算法,Raft更加容易理解和容易實現,他強化了領導人的概念,將整個分佈式一致性問題抽象成了兩大階段,領導人選舉(Leader Election)和日誌複製(Log Replication)。

Hyperledger Fabric 1.4採用raft算法。

3.2.1.3 Zookeeper

zookeeper也是CFT容錯的。Hyperledger Fabric 1.4之前用的就是這種算法。

3.2.2 BFT

拜占庭問題是由Lamport於1982年提出的分佈式對等網絡通信的容錯問題。在分佈式系統中,所有節點通過通信交換達成共識,按照相同的策略協同。但是系統中有時存在節點由於各種原因,發送錯誤的信息到網絡中,從而破壞系統的一致性。

拜占庭問題的原始描述是:N個將軍被分隔在不同的地方,誠實的將軍希望通過某種協議達成命令的一致。但是其中一些背叛的將軍會通過發送錯誤的消息阻撓的誠實的將軍達成一致。Lamport證明了在將軍總數大於3f,背叛者爲f或者更少時,忠誠的將軍可以達成命令上的一致。

3.2.2.1 PBFT

Practical Byzantine Fault Tolerance。 PBFT是一種基於副本狀態機複製的算法。將不可信環境一致性達成分成3個階段,分別是預準備、準備和確認。

3.2.2.2 PoW

1993年,PoW思想首次被Cynthia Dwork在論文《Pricing via Processing or Combatting Junk Mail》中被提出。該算法用於解決垃圾郵件的問題,要求郵件發送者需要計算某個數學難題以此來提高郵件發送的成本,從而減少垃圾郵件。

這個也是比特幣採用的方案,要求我們算一個hash纔可以打包區塊。

3.2.2.3 PoS

2011年Quantum Mechanic首次提出了PoS算法。在基於PoS的加密貨幣中,下一個區塊的創建者是通過隨機選擇和財富或幣齡(即股份)的各種組合來選擇的。PoS必須有定義任何區塊下一個有效區塊的方法,不能僅僅按照賬戶餘額,這樣會造成富有的人越富有。

3.2.2.4 DPoS

通過不同的策略,不定時地選中一小羣節點,這一小羣節 點做新區塊的創建、驗證、簽名和相互監督。這樣就大幅度減少了區塊創建和確認所需要消耗的 時間和算力成本。

這就像選舉人團代議制度,和美國選總統一樣。DPoS 下每個 token 都是選票,大家票選 20 個 選舉人團 +1 個隨機選舉人 =21 個選舉人代表網絡。然後每隔一段時間,在這 21 個人中挑選 一個出來維護賬本並獲得收益。

總結:我們已經有了各種各樣的共識算法,其中,CFT系列的算是比較成熟了,適合聯盟鏈的場景,BFT的各自都有其缺點。

4. 區塊鏈與數字貨幣

自從比特幣,以太幣發佈以來,各種各樣的數字貨幣不斷髮布,基本都是空氣幣,割韭菜的,被社會主義鐵拳無情打擊。

我們主要關注Libra和我們國家的DCEP。

下面的內容參考央行穆長春司長在得到上的課程,我把比較核心的摘抄出來。

4.1 Libra

2019年6月18日,發生了震驚全球央行的事情,Facebook發佈了Libra數字貨幣的白皮書。白皮書裏講:

Libra的使命,是要建立一套簡單的、無國界的貨幣,和爲數十億人服務的金融基礎設施。這套金融基礎設施能夠讓人“無論居住在哪裏,無論從事什麼工作或收入怎樣,在全球範圍內轉移資金的時候,應該像發短信或分享照片一樣輕鬆、划算,甚至更安全。”

Libra是一項非常有野心的計劃,它樹起了一杆普惠金融的大旗,還搞了一套治理機制。

4.1.1 Libra和比特幣的區別

從技術的角度看,Libra的技術架構是什麼,解決了什麼問題,爲什麼說它跟比特幣這種加密資產很不一樣。

Facebook在白皮書裏號稱,Libra現在的技術能支持每秒1000筆交易,每筆交易完成需要確認的等待時間是10秒鐘。然而,比特幣完成一筆交易需要等待60分鐘。這意味着,如果我們用區塊鏈技術去做支付的話,就可能會很慢。

在支付領域,對區塊鏈來講,最致命的問題是結算最終性的問題。什麼是結算最終性呢?國際清算銀行在《金融市場基礎設施原則》裏講過一個原則,就是你要明確每一筆交易完成的時間點,這個時間點確定了,那就能確定這筆交易最終完成的那個時間點,這個點也是不可回退的一個點。如果你沒有這麼一個明確的時間點,就會導致在法律上、經濟上產生一系列的問題。

所以原生的比特幣做支付是存在很多的問題的。下面我們看下Libra,不完全是區塊鏈,Libra規避了區塊鏈的技術短板,而是混合式架構。它底層用的是中心化的架構,只有到最上面,就是最終結算那一層,它才用一下區塊鏈。

這個技術架構,如果用比較完整的表述,應該叫做“中心化的分佈式處理架構和區塊鏈技術相結合的分層混合技術路線”。

4.1.2 Libra如何保證幣值的穩定

Libra跟比特幣這樣的加密資產相比,最大的區別,就是它有了價值支撐。前面我們講到過,Libra採取的有點像百分之百的準備金制度,也就是我們要發行多少Libra,必須有同等價值的儲備資產在。儲備資產是由一籃子主權貨幣和政府債券所組成的。“一籃子貨幣的資產儲備”跟“一籃子貨幣掛鉤”,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

一籃子貨幣的資產儲備是指,比如你要是用黃金作爲發行貨幣的資產儲備,那麼你有多少黃金才能發行多少貨幣。

掛鉤的意思則是說,兩種貨幣之間的匯率不會變化。如果你是用單一貨幣作爲儲備還好辦,但要想跟一籃子貨幣實現掛鉤,是非常難的,你必須保證一籃子貨幣的比重不變。

但是所謂一籃子貨幣作爲儲備資產,並不能實現幣值的穩定。它既會受儲備資產幣種之間匯率的變化影響,也會和任何其他資產一樣,受市場對它的信心和預期的影響。Libra作爲一種穩定幣,要能推行成功的話,意味着Libra的創始協會,既要扮演Libra的中央銀行的角色,同時也可能會演變成一個私營的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而且在私營部門裏,它會比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影響力還要大。

4.1.3 Libra VS 貨幣

從貨幣的主流定義和基本職能來分析加密資產到底是不是貨幣。

傳統上,貨幣有三種基本職能:交易媒介、價值貯藏和記賬單位。

交易媒介,也就是交易的中間媒介。很早以前人們用貝殼來進行交易,後來演變成貴金屬,包括金、銀、銅等,成爲交易媒介不一定意味着價值有多高,關鍵是大家能取得共識。

價值貯藏,就是你能用它來保值增值,至少是能保值,也就是說,作爲一個貨幣,它的價值必須是平穩的。

記賬單位,也有人翻譯成價值尺度,也就是各種商品到底值多少錢,如何進行交換,就要靠貨幣進行標價。

所以,像比特幣這樣的加密資產,完全不具備貨幣的職能和屬性。沒有誰真正拿它去做支付、買東西;價值貯藏和價值尺度的功能更是沒有,因爲它的價值波動實在太大了。

但是我們來看Libra,Libra作爲交易媒介的優勢和劣勢,Libra最大的優勢,是它的用戶基礎,27億的用戶基礎。從價值貯藏這個功能來講,在幣值不穩定的發展中國家,或者說弱勢貨幣國家,它有可能得到老百姓的歡迎,成爲一種安全資產。發揮記賬單位的功能,障礙是最大的。

4.1.4 Libra的風險

如果一個機構,它有影響各國貨幣匯率安排的能力,但是又不承擔相應的責任,那是非常可怕的。對國際貨幣體系來說,安排和協調各國貨幣匯兌機制的機構,一定是一個具有公信力的、中立的組織,否則的話,它就會成爲一個金融戰爭的工具了。Libra的影響力,自然也會威脅到主權貨幣,威脅到各國央行的貨幣政策和匯率政策的主導權。其中,Libra帶來的一個非常大的隱患就是,通過它進行的交易,反洗錢和反恐融資的責任是不明確的。

4.2 DCEP

央行的DCEP(Digital Currency Electronic Payment),也就是數字貨幣和電子支付工具。

央行的數字貨幣功能和屬性跟紙鈔完全一樣,只不過它的形態是數字化的。我們對它的定義翻譯過來就是“具有價值特徵的數字支付工具”。

什麼叫具有“價值特徵”呢?簡單來說,就是“不需要賬戶就能夠實現價值轉移”。央行的數字貨幣屬於法幣,跟現金一樣,央行的數字貨幣也具有無限法償性,就是說你不能拒絕接受DCEP。

那DCEP,跟我們常用的支付寶、微信支付,具體還有什麼區別呢?

首先從法權上,DCEP的效力和安全性是最好的。

你用的紙鈔是央行貨幣,DCEP也是央行發行的,但是你用支付寶或微信做電子支付的時候,用的是支付寶的電子錢包、微信的電子錢包,它們的貨幣是從哪兒來的呢?它們不是用央行貨幣進行結算的,而是用商業銀行存款貨幣進行結算的。當然,在備付金集中存管以後,情況有所變化。

也就是說,微信和支付寶在法律地位、安全性上,沒有達到和紙鈔同樣的水平。

理論上講,商業銀行都可能會破產,所以這些年人民銀行建立了存款保險制度;但假設微信破產了,微信錢包裏的錢,它沒有存款保險,你就只能參加它的破產清算,比如你之前有100塊錢,現在只能還你1毛錢,你也只能接受,它是不受央行最後貸款人的保護的。當然,這種可能性很小,但你不能完全排除。

爲什麼在電子支付手段如此發達的今天,央行還要做這樣一個數字貨幣呢?

首先,爲了保護自己的貨幣主權和法幣地位,我們需要未雨綢繆。其次,現在的紙鈔、硬幣的發行,印製、回籠、貯藏各個環節成本都非常高,還要投入一些成本做防僞技術,流通體系的層級也比較多,攜帶又不方便,現在誰也不願意帶現金了。所以,央行數字貨幣能夠解決這些問題,它既能保持現鈔的屬性和主要的價值特徵,又能滿足便攜和匿名的要求。

央行數字貨幣如何反洗錢?

我們進行反洗錢、反逃稅、反恐怖融資這些工作,都可以用前面提到過的大數據的方式。也就是說,雖然普通的交易是匿名的,但是如果我們用大數據識別出一些行爲特徵的時候,還是可以鎖定這個人真實身份的。

DCEP是雙層投放和雙層運營。2018年的1月25號,央行的範一飛副行長也發表了一篇文章——《關於央行數字貨幣的幾點考慮》,現在在網上也能找到,從這篇文章你可以看出,那個時候,實際上就已經確立了央行數字貨幣的研發框架。

什麼叫雙層運營體系呢?就是上面一層是人民銀行對商業銀行,下面一層是商業銀行或商業機構對老百姓。

央行這個層面屬於技術中性的,也就是說,央行不會干預商業機構的技術路線選擇,商業機構對老百姓兌換數字貨幣的時候,用什麼技術來兌換?是用區塊鏈,還是用傳統賬戶體系?是用電子支付工具,還是用移動支付工具?無論採取哪種技術路線,央行這個層面,都能適應。

雙層運營體系還有別的考慮:

一個是可以避免金融脫媒。什麼是金融脫媒?如果我們採用的是單層運營的話,人民銀行直接對老百姓發行數字貨幣,那意味着人民銀行會成爲商業銀行的競爭者。因爲老百姓一兌換數字貨幣,就會把商業銀行的存款轉移到人民銀行來,在這種情況下,商業銀行的融資成本就會升高,實體經濟就會因此而受到損害。1984年以前,中國就只有人民銀行一家銀行,金融脫媒說的就是這種情況。

4.3 總結

我們先來回顧下Libra:

第一,Libra雖然也部分用到了區塊鏈技術,但它不再是去中心化的,有很明顯的組織和主體。它跟比特幣這樣的加密資產,已經非常不一樣了。

第二,它擁有至少27億的用戶,這還只算Facebook和WhatsApp,社會動員能力巨大。

第三,它樹起了一杆普惠金融的大旗,主要市場在跨境支付和發展中國家。

第四,Libra很有可能獲得超主權的影響力,影響國際貨幣體系,侵蝕主權貨幣的地位。Libra如果不被監管,也很有可能導致地下經濟通道完全打開,成爲非法交易的工具。

在金融這個領域,互聯網創業者,哪怕是像Facebook這樣大的互聯網公司,也缺乏應有的風險意識。

這些年的互聯網創新,不管是共享經濟也好,互聯網思維也好,其實都是奔着走獨角獸的模式去的,要麼做大,成爲一個壟斷企業,要麼做死。這會給社會帶來很大的成本,死了的話,不管是社會資本也好,風險資本也好,投資者融來的錢,實際上最後都損失了。

一個例子,就是P2P,在中國現在可以說是完全變成了這兩年最大的一個金融風險,一直在治理。它給老百姓帶來的損失,有的就是家破人亡。

現在很多互聯網金融機構都說,你看我能實現“310”,也就是三分鐘放款、一分鐘到賬、零個人審覈,而且壞賬率還非常低,零點幾。但是你要知道這些東西都是在一個流動性充足的環境下做的,它沒有經過一個完整的金融週期的測試,一旦在流動性不好的情況下,就可能會出現大面積無法還款的情況,導致一個產品的失敗,甚至把整個體系都拖垮。

總結

這篇文章,我們首先講了區塊鏈的發展歷史,從中本聰的9頁A4紙大小的白皮書說起,到中央集體學習區塊鏈技術。

然後描述了區塊鏈技術的革命性與侷限性,一方面,爲我們解決不可靠網絡的價值轉移提供了思路,另一方面,也帶來了新的問題。總結下就是:我們不能高估區塊鏈的今天,也不能低估區塊鏈的明天。

在然後,總結了區塊鏈中的核心技術,密碼學和分佈式,我們可以看到區塊鏈裏面並沒有新的技術的出現,而是中本聰把這些技術糅合到了一起,真的是厲害。

最後,我們看了區塊鏈與數字貨幣之間的關係,由於不是很懂經濟學,大段引用了央行穆司長的課程,我感覺寫的很好。不過還是奉勸讀者不要碰自己不懂的領域,比如加密貨幣。

在最後,再爲大家推薦一些不錯的學習區塊鏈的資源吧:

區塊鏈,從數字貨幣到信用社會

區塊鏈,原理,設計與應用

hyperledger fabric

這些能讓我們對區塊鏈有了解,至於想學技術的話,還是得學習密碼學,分佈式,以及網絡這些基礎的知識。

發佈了20 篇原創文章 · 獲贊 19 · 訪問量 2萬+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