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中是通過硬件地址找到目的主機的,那爲什麼還要有IP地址呢?

計算機網絡這本書是這樣說的:

這是因爲全世界存在着各式各樣的網絡,他們使用不同的硬件地址。要使這些異構的網絡能夠互相通信就必須進行非常複雜的硬件地址轉換工作,因此由用戶或用戶主機來完成這個任務工作是幾乎不可能的。他們之間的通信就像連接在同一個網絡上那樣簡單方便,因爲ARP的複雜過程都是計算機軟件自動進行的,對用戶來說是看不見這種調用的。所以,在虛擬的IP網絡上用IP地址進行通信給廣大的計算機用戶帶來了很大的方便。


這裏我通俗的給大家講一下:

每個網絡都是不同的,硬件地址的格式也是不相同的,如果想要把不同的硬件地址統一化來進行數據之間的通信,這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

網絡是由各個不同的異構網絡通過路由器互連起來的,路由器的兩端是兩個不同的局域網絡,不同的局域網絡的網絡號就不相同。ARP地址解析協議只在同一個局域網內有效,如果目標主機和目的主機處在不用的局域網不同,那應該怎麼辦呢?這裏就用到了IP地址了,如果目的主機在網絡1中(通過IP地址的網絡號是否相同去判定),那麼下一跳的路由器應該爲R1(對應目的主機的網絡號的路由器),就這樣,通過網絡號,從一個路由器轉發到另一個路由器,IP數據報最終一定可以找到目的主機所在的目標網絡的路由器,這時候纔再通過ARP地址解析協議找到目的主機,進行最後的直接交付。

通過IP地址進行通信給用戶帶來了很大的便利,同時減輕了網絡的負擔。比如說,有四個不同的網絡,每個網絡有一萬臺主機,那麼就一共有四萬臺主機,如果路由表是通過IP地址的主機號來進行製作路由表,那麼路由表就會有4萬項,如果是通過IP地址的網絡號(同個局域網內的網絡號相同),路由表只有4項,差異顯而易見。

發佈了186 篇原創文章 · 獲贊 27 · 訪問量 11萬+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