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板的芯片和插槽介紹

主板:英文“mainboard”,它是電腦中最大的一塊電路板,是電腦系統中的核心部件,它的上面佈滿了各種插槽(可連接聲卡/顯卡/MODEM/等)、接口(可連接鼠標/鍵盤等)、電子元件,它們都有自己的職責,並把各種周邊設備緊緊連接在一起。它的性能好壞對電腦的總體指標將產生舉足輕重的影響。


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處理器):通常也稱爲微處理器。它被人們稱爲電腦的心臟。它實際上是一個電子元件,它的內部由幾百萬個晶體管組成的,可分爲控制單元、邏輯單元和存儲單元三大部分。其工作原理爲:控制單元把輸入的指令調動分配後,送到邏輯單元進行處理再形成數據,然後存儲到儲存器裏,最後等着交給應用程序使用。

BIOS(Basic-Input-&-Output-System基本輸入/輸出系統):直譯過來後中文名稱就是“基本輸入輸出系統”。它的全稱應該是ROM-BIOS,意思是隻讀存儲器基本輸入輸出系統。其實,它是一組固化到計算機內主板上一個ROM芯片上的程序,它保存着計算機最重要的基本輸入輸出的程序、系統設置信息、開機上電自檢程序和系統啓動自舉程序。


CMOS:CMOS是電腦主板上的一塊可讀寫的RAM芯片,用它來保護當前系統的硬件配置和用戶對某些參數的設定。現在的廠商們把CMOS程序做到了BIOS芯片中,當開機時就可按特定鍵進入CMOS設置程序對系統進行設置。所以又被人們叫做BIOS設置。

芯片組(Chipset):是構成主板電路的核心。一定意義上講,它決定了主板的級別和檔次。它就是“南橋”和“北橋”的統稱,就是把以前複雜的電路和元件最大限度地集成在幾顆芯片內的芯片組。


北橋:就是主板上離CPU最近的一塊芯片,負責與CPU的聯繫並控制內存、AGP、PCI數據在北橋內部傳輸。

南橋:主板上的一塊芯片,主要負責I/O接口以及IDE設備的控制等。

MCH(memory controller hub):內存控制器中心,負責連接CPU,AGP總線和內存。

ICH(I/O controller hub):輸入/輸出控制器中心,負責連接PCI總線,IDE設備,I/O設備等。

FWH(firmware controller):固件控制器,主要作用是存放BIOS。

I/O芯片:在486以上檔次的主板,板上都有I/O控制電路。它負責提供串行、並行接口及軟盤驅動器控制接口。

PCB:也就是主板線路板它由幾層樹脂材料粘合在一起的,內部採用銅箔走線。一般的PCB線路板分有四層,最上和最下的兩層是信號層,中間兩層是接地層和電源層,將接地和電源層放在中間,這樣便可容易地對信號線做出修正。而好的主板的線路板可達到六層,這是由於信號線必須相距足夠遠的距離,以防止電磁干擾,六層板可能有三個或四個信號層、一個接地層、以及一個或兩個電源層,以提供足夠的電力供應。

AT板型: 也就是“豎”型板設計,即短邊位於機箱後面板。它最初應用於IBM PC/AT機上。AT主板大小爲13×12英寸。

Baby-AT板型: 隨着電子元件和控制芯片組集成度的大幅提高,也相應的推出了尺寸相對較小的Baby AT主板結構。Baby AT大小爲13.5×8.5英寸。

ATX(AT eXternal)板型:是Intel公司提出的新型主板結構。它的佈局是“橫”板設計,就象把Baby-AT板型放倒了過來,這樣做增加了主板引出端口的空間,使主板可以集成更多的擴展功能。

Micro-ATX板型:是Intel公司在97年提出的主板結構,主要是通過減少PCI和ISA插槽的數量來縮小主板尺寸的。

AT電源:是由P8和P9兩組接口組成,每個接口分別有六個針腳,支持+5.0V,+12V,-5V,-12V電壓,它不支持+3.3V電壓。

ATX電源:ATX電源是ATX主板配套的電源,爲此對它增加了一些新作用;一是增加了在關機狀態下能提供一組微電流(5V/100MA)供電。二是增加有3.3V低電壓輸出。

Slot 1:INTEL專爲奔騰II而設計的一種CPU插座,它是一狹長的242針腳的插槽,提供更大的內部傳輸帶寬和CPU性能。

Socker 370:INETL爲賽揚系列而設計的CPU插座,成本降低。支持VRM8.1規格,核心電壓2.0V左右。

Socker 370 II:INETL爲Pentium III Coppermine和Celeron II設計的,支持VRM8.4規格,核心電壓1.6V左右。

Slot A:AMD公司爲K7系列CPU定做的,外形與Slot 1差不多。 

Socket A:AMD專用CPU插座,462針腳。

Socker 423:INTEL專用在第一代奔騰IV處理器的插座。 

Socket 478:Willamette內核奔騰IV專用的CPU插座。 

SIMM(Single-In-line-Menory-Modules):一種內存插槽,72線結構。

DIMM(Dual-Inline-Menory-Modules):一種內存插槽。168線結構。

SDRAM(Synchronous Burst RAM):同步突發內存。是168線、3.3V電壓、帶寬64bit、速度可達6ns。是雙存儲體結構,也就是有兩個儲存陣列,一個被CPU讀取數據的時候,另一個已經做好被讀取數據的準備,兩者相互自動切換,使得存取效率成倍提高。並且將RAM與CPU以相同時鐘頻率控制,使RAM與CPU外頻同步,取消等待時間,所以其傳輸速率比EDO DRAM快了13%。SDRAM採用了多體(Bank)存儲器結構和突發模式,能傳輸一整數據而不是一段數據。

DDR RAM(Double Data Rate):二倍數據速度。它的速度比SDRAM提高一倍,其核心建立在SDRAM的基礎上,但在速度和容量上有了提高。對比SDRAM,它使用了更多、更先進的同步電路。而且採用了DLL(Delay Locked Loop:延時鎖定迴路)提供一個數據濾波信號(DataStrobe signal)。當數據有效時,存儲控制器可使用這個數據濾波信號來精確定位數據,每16次輸出一次。DDR本質上不需要提高時鐘頻率就能加倍提高SDRAM的速度,它允許在時鐘脈衝的上升沿和下降沿讀出數據,因此,它的速度是標準SDRAM的兩倍。

RDRAM(Rambus DRAM):是美國RAMBUS公司在RAMBUSCHANNEL技術基礎上研製的一種存儲器。用於數據存儲的字長爲16位,傳輸率極速指標爲600MHz。以管道存儲結構支持交叉存取同時執行四條指令。

Direct RDRAM:是RDRAM的擴展,它使用了同樣的RSL,但接口寬度達到16位,頻率達到800MHz,效率更高。單個傳輸率可達到1.6GB/s,兩個的傳輸率可達到3.2GB/s。

ECC(Error Checking and Correcting):就是檢查出錯誤的地方並予以糾正。

PC133:因爲Intel P III支持133MHz外頻,需要有與其相適應的內存帶寬,所以就出現了PC133,它的時鐘頻率達到133MHz,數據傳輸率爲1.066GB/S。

CACHE:就是緩存,它分爲一級緩存和二級緩存。它是爲內存和CPU交換數據提供緩衝區的。只所以大部分主板上都有CACHE芯片或插槽,是因其與CPU之間的數據交換要比內存和CPU之間的數據交換快的多。

IDE(Integrated Device Electronics):一種磁盤驅動器的接口類型,也稱爲ATA接口。是由Compag和Conner共同開發並由Western Digital公司生產的控制器接口,現已作爲一種接口標準被廣泛的應用。它最多可連接兩個IDE接口設備,允許最大硬盤容量528兆,控制線和數據線合用一根40芯的扁平電纜與硬盤接口卡連接。數據傳輸率爲3.3Mbps-8.33Mbps。

EIDE(Enhanced IDE增強性IDE):是Pentium以上主板必備的標準接口。主板上通常可提供兩個EIDE接口。在Pentium以上主板中,EDIE都集成在主板中。

RAID:一般稱爲磁盤陣列,其最主要的用途有二個,一個就是資料備份(Mirroring),或稱資料保全,另一個用途就是加速存取(Stripping)。 一般常聽到RAID 1就是指備份這個功能,而RAID 0就是加速功能,RAID 0+1就是兩者兼具,用白話一點來說,指的就是備份與加速功能。

ULTRA DMA/66:是一種硬盤接口規範,它的突發數據傳輸率爲66MB/S,而且它可以減少CPU工作負擔,有利於提高整體系統效率。

ATA100接口:就是擁有100MB/秒的接口傳輸率,使用80針接口電纜,其中有40根地線,可以避免數據收發時的電磁干擾的一種接口標準。ATA 100完全向下兼容傳統的IDE,包括PIO、ATA/33、ATA/66等。

PCI總線(Peripheral Component Interconnect:外部設備互連):屬於局部總線是由PCI集團推出的總線結構。它具有133MB/S的數據傳輸率及很強的帶負載能力,可支持10臺外設,同時兼容ISA、EISA總線。

AGP插槽(Accelerated-Graphics-Port:加速圖形端口):它是爲提高視頻帶寬而設計的總線結構。它將顯示卡與主板的芯片組直接相連,進行點對點傳輸。但是它並不是正規總線,因它只能和AGP顯卡相連,故不具通用和擴展性。其工作的頻率爲66MHz,是PCI總線的一倍,並且可爲視頻設備提供528MB/S的數據傳輸率。所以實際上就是PCI的超集。

AGP 1X/2X/4X:AGP 1X的總線傳輸率爲266MB/s,工作頻率爲66MHz,AGP 2X的總線傳輸率爲532MB/s,工作頻率爲133MHz,電壓爲3.3V,AGP 4X的總線傳輸率爲1.06GB/s,工作頻率爲266MHz,電壓爲1.5V。

AMR(Audio/Modem Riser聲音/調制解調器插卡):是一套開放的工業標準,它定義的擴展卡可同時支持聲音及Modem的功能。採用這樣的設計,可有效降低成本,同時解決聲音與Modem子系統目前在功能上的一些限制。

CNR(Commu-nicationNotwork Riser通訊網絡插卡):是AMR的升級產品,從外觀上看,它比AMR稍長一些,而且兩着的針腳也不相同,所以兩者不兼容。CNR能連接專用的CNR-Modem還能使用專用的家庭電話網絡(Home PNA),具有PC 2000即插即用功能,比AMR增加了對10/100MB局域網功能的支持。

ACR(Advanced Communication Riser高級通訊插卡):是CNR的升級產品,它可以提供局域網,寬帶網,無線網絡和多聲道音效處理功能,而且與AMR兼容。

SCSI(Small Computer System Interface):的意義是小型計算機系統接口,它是由美國國家標準協會(ANSI)公佈的接口標準。SCSI最初的定義是通用並行的SCSI總線。SCSI總線自己並不直接和硬盤之類的設備通訊,而是通過控制器來和設備建立聯繫。一個獨立的SCSI總線最多可以支持16個設備,通過SCSII D來進行控制。 

USB(Universal Serial Bus通用串行總線):它不是一種新的總線標準,而是電腦系統接駁外圍設備(如鍵盤、鼠標、打印機等)的輸入/輸出接口標準。是由IBM、INTEL、NEC等著名廠商聯合制定的一種新型串行接口。它採用Daisy Chain方式進行連接。由兩根數據線,一根5V電源線及一根地線組成。數據傳輸率爲12MB/s。

FDD:比IDE插槽稍短一點,專門用來插軟驅。

並口:就是平常所說的打印口,其實它並不是只能接打印機和鼠標,它還可以接MODEM,掃描儀等設備。

COM端口:一塊主板一般帶有兩個COM串行端口。通常用於連接鼠標及通訊設備(如連接外置式MODEM進行數據通訊)等。

PS/2口:是一種鼠標/鍵盤接口,一般說的圓口鼠標就接在PS/2口上。

IRQ(INTERRUPTREQUEST):中斷請求。外設用來向計算機發出中斷請求信號。

ACPI電源接口:是Pentium以上主板特有的一種新功能。作用是在管理電腦內部各種部件時儘量做到節省能源。

AC'97規範:由於聲卡越來越貴,CPU的處理能力越來越強大,所以Intel於1996年發佈了AC97標準,它把聲卡中成本最高的DSP(數字信號處理器)給去掉了,而通過特別編寫驅動程序讓CPU來負責信號處理,它工作時需要佔用一部分CPU資源。

溫度檢測:CPU溫度過高會導致系統工作不穩定甚至死機,所以對CPU的檢測是很重要的,它會在CPU溫度超出安全範圍時發出警告檢測。溫度的探頭有兩種:一種集成在處理器之中,依靠BIOS的支持;另一種是外置的,在主板上面可以見到,通常是一顆熱敏電阻。它們都是通過溫度的改變來改變自身的電阻值,讓溫度檢測電路探測到電阻的改變,從而改變溫度示數。
發佈了7 篇原創文章 · 獲贊 2 · 訪問量 9萬+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