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人累不死,但會閒死

轉自:http://blog.csdn.net/gtsong/article/details/23922973

最近看了一片文章,文章中提到“每位大學畢業後的年輕人,都有一個吞天吐月的野心,都有一腔鴻鵠飛揚的抱負,都想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在這個世界上,很少有人能一路凱歌,成功不像我們想象的那麼容易。很多年輕人過於浮躁,受不得累,吃不了苦,耐不住寂寞,擋不住誘惑,埋怨工資低,嗟嘆待遇差,羨慕別人有福利,眼紅人家不加班……就這樣,責怪主義橫行,藉口言語充斥,抱怨牢騷連連,頻繁跳槽成爲家常便飯,打發時間更是普遍現象。於是,社會上又多出了一些"閒人"和不受歡迎的"嫌人"。”

並不是每一份工作都充滿着變數,並不是每一份工作都充滿着五彩斑斕。更多的工作都是在崗位上踏踏實實,今天重複昨天,其實褪去浮華的泡沫,留下的就是最純真的黑白色,他們看似單調,確實最真實的生活。正如老師所說,工作的實質性質就是平淡、重複、積累、提升。人總是從平坦中獲得的教益少,從磨難中獲得的教益多;從平坦中獲得的教益淺,從磨難中獲得的教益深。

一、條理規劃工作

上大學軍訓時的第一堂課,老師給我們留了一句話,她說:“工作就像沙漏裏的沙子,只要你一件一件地完成,總會做完的。”

當時間的指針進入20世紀,在動車時代站臺上會發現,原本呈扇形擁擠在車門口等着擠着上車的現象已經變成了在車門口排隊候車。看似離車門遠了,但一個車廂的人能夠在兩分鐘內順利完成上下車。“先下後上”“排隊上車”這就是“條理”、“規劃”。

手上的工作亦是如此,只有有了良好的規劃性,對每一份工作有一個較好的規整,一個一個地有計劃有條理地完成,才能把每一份工作做好。以每一天的工作爲例。開機時可以在紙上寫下一天要完成的工作,按照時間性列出必須完成、爭取完成和可能退後的事情。每天上午首先處理現場需求,測試組更新的bug、上傳、發佈。在中午的時間可以完成其他的工作,比如看看文章,看看新技術,謝謝博客。

當工作有了計劃性,思路纔會清晰;
當思路清晰,工作纔會有計劃;
當有了計劃,纔能有思想;

當有了思想,對自己說,每一個步驟都要做到自己滿意,因爲那個時候的工作是自己主動完成,並且知道自己要做的是什麼,要完成到一個什麼程度。

在工作中,我一直秉信這樣的理念,“要麼不做,做就做到自己滿意!”做事兒少些功利性,光練不說傻把式要不得,光說不練假把式更不行!最重要的是,最初的東西要讓人覺得合格、滿意。試問,一個連自己都看不過去的東西,怎麼讓別人滿意?

二、加強代碼功底

工作後需要學習和提升的很多。從心態到能力,從思維到習慣,從個人奮鬥到藉助人脈。作爲工程師,需要不斷地提升和加強自己的功底。一曰學習,二曰勤手,即勤學苦練,特別是要勤於動手 。此時正是學習知識的好時機。除了本專業與工作相關的知識,還應擴大閱讀面,廣泛涉獵文學、藝術、社會與人生等方面的知識,加強自身素養,“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有時候工作年限並不能完全體現一個人的能力,工作年頭長,只能說明出來混的早,至於實力咋樣,那得另說了。有時候和人溝通,幾句話就能體現功力,有些東西是裝不出來的,天天端着,太累。

三、不斷突破學習

正如林少波所說:"年輕人累不死,但會閒死"。生活在一步步推着人往前走。知識的更新換代很快。校園裏的很多知識到了工作中已經不受用,工作五年後,很多理論更是已經被替代。所以工作中也必須要不斷地學習,不斷充實掌握新的知識,才能更好地應對多變的社會。

做工作的前提條件是能夠勝任這項工作。能幹是合格員工最基本的標準,肯幹則是一種態度。一個職位有很多人都能勝任,都有幹好這份工作的基本能力,然而,能否把工作做得更好一些,就要看是否具有踏實肯幹、苦於鑽研的工作態度了。而這就要求必須具備不斷學習的能力。正如在現在的工作中;代碼功力實在有限,還需要繼續學習……

從畢業那天開始,必須要學會把每天都當成一個新的起點,每一次工作都從零開始。
發佈了0 篇原創文章 · 獲贊 2 · 訪問量 1萬+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