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馬車上哭,自行車上笑?

在寶馬裏哭,還是自行車後座笑?

——致我親愛的同學們

還記得非誠勿擾中那位要坐在寶馬裏哭的嘉賓嗎?

還記得大擺S的那位姐姐嗎?

還記得說出:“前後五百年估計很難有人超過我”這句驚天地泣鬼神的話嗎?

還記得爲名寬衣解帶,裸身出鏡的那一對母女嗎?

你不得不承認,她們達到目的了,出名了,過上有錢人的日子了。但是,我想問我的同學們,你們覺得她們真的成功了嗎?看到如今物慾橫流的社會,什麼纔是你們應該有的正確價值觀?你們學習的目的真的就是爲了有車、有房、有錢、出名嗎?

網絡上,各種“門”的出現似乎意味着道德準則已漸模糊,一部分大同學在千變萬化的網絡世界中缺失了理想,甚至走向了拜金。

到底,是什麼改變了我們?真的就只是物質的誘惑?我承認,在改革開放這三十年中,隨着生活環境的變化,我們的思想從過去的理性變得狂熱,國外的拜金、肉慾、暴力等思想也進入了我們的大門。但是,我親愛的同學們,如果不是我們信念不堅定、自控力不強,又怎能讓拜金主義、享樂主義侵襲我們的思想?

現如今,很多大同學都認爲只要我們有知識、有才能就能實現價值,就能創造價值,就可以把道德放在一旁。但是,我親愛的同學們,請記住:成才必先成人!要成人,家庭和學校無疑就是你們一生中最重要的兩個港灣。家庭教育,是孩子的啓蒙教堂,那聲“我爸是李剛”就是鐵證;學校教育,可以影響孩子的一生,既然登上了大學這艘遠洋輪,就請你們從一味強調分數、分數、再分數的應試教育中脫身而出吧,自由翱翔在心靈和智慧的海洋中。

還記得自己上大學在社團工作時,看到學弟學妹們不停地標榜“個性、突出自我”以顯示自己是成熟的時候,我對他們說過這樣一句話:“作爲一個成熟的人,不是讓自己變得如何與這個社會不同,而是讓自己如何變得和周圍的人,社會‘合而不同’”。生而爲人,我們要生存,要在這個社會生存,就要努力把這個社會建成你我共贏的組織,這種精神境界就是“價值觀”。

說到價值觀,我想跟你們談談兩點,看似有點說教,但是卻是老師的一點經驗。

第一、 要做到談泊以明志:

人生飄忽不定,權力、地位、金錢都是暫時的,得勢時“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失勢時“臥薪嚐膽,三千越甲可吞吳”。只要記住:“我活着,我努力,我成功”。

不同的價值觀決定着不同的人生,要樹立樂觀向上、積極進取的人生態度。親愛的同學們,無論你現在在哪、未來去何方,請謹記我們“厚德、篤學、崇實、尚新”的校訓,恪守“勤奮、嚴謹、求實、創新”的校風,發揚“艱苦奮鬥、自強不息、追求卓越、勇攀高峯”的光榮傳統。

第二、 要做到寧靜以致遠:

所謂“寧靜以致遠”,絕不是讓大家就不拼搏不奮鬥了,而是讓大家在浮躁的社會中,保持一顆寧靜的心,以其澄澈,來驗社會之真。

“60分萬歲”在大學大行其道,“人生在世,吃喝二字”風靡社會,面對這些燈紅酒綠、紙醉金迷,作爲大學生的我們必須有辨是非的能力,取其精華去其糟粕。

做到明辨是非之後,怎樣才能“致遠”,我認爲,就是要做到“廣學習”。

“廣學習”,不是單方面學習自己的專業知識,還要學會用唯物主義的觀點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同學們,記得入學給你們開主題班會時說過除了專業知識的書籍以外文學、經濟、政治等有空都要看看,不論是今後的就業、考研甚至人生都有很大的幫助,但開學已經三個月了,你們看了嗎?

“淡泊以明志,寧靜以致遠”,親愛的同學們,現實是客觀的,理想是主觀的,理想是在現實的基礎上產生的,請你們勇敢的擁有理想,然後腳踏實地的將它一步步付諸實踐,請記得“仰望星空,腳踏實地”。

說了這麼多,不知道能不能對你們有什麼幫助,但面對你們——我的第一批同學,我真心希望你們一切都好,未來光明,最後送我親愛的同學們一句話:“珍惜你現在擁有的一切!”

發佈了20 篇原創文章 · 獲贊 27 · 訪問量 12萬+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