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產品開發的絕密工作流程

 

長期以來蘋果產品開發流程在很多方面都籠罩着一層神祕的面紗,而在AdamLashinsky新發行的《InsideApple:HowAmerica’sMostAdmired–andSecretive–CompanyReallyWorks》一書中對這些流程有所涉及。這本書同時談論了蘋果公司各個不同的方面,包括其理念、招聘流程以及傳說中的祕密等等。

蘋果始終堅持同一產品開發流程,這也是其多年魅力不減的原因所在。在接下來的這些要點中,有些可能是我們已在其它地方見過的,而有些卻是新的。以下爲任何蘋果產品在開發時都需遵從的框架:

設計驅動產品

在蘋果,設計師就是上帝,所有的產品都需符合他們的要求。這一點可能在其他公司恰好相反。與其他公司中設計依附於生產部門不同的是,財務和生產部門都要滿足以JonyIve爲首的設計部門的要求。

\

蘋果的設計師就單純的只管設計,無需與財務部門打交道或考慮成本問題,也不用考慮設計所使用材料在生產時怎樣使用。蘋果所有產品都孕育自工業設計工作室。它們在那裏誕生時,僅有包括JonathanIve在內的少數蘋果員工能接觸到。

構建公司內部的“start-up”

在新產品得到確認後,整個團隊的成員都會被組織起來簽訂保密協議,有時甚至可能從物理上進行隔離。爲了給負責這個敏感新項目的團隊騰出空間,部分辦公區域會被封鎖或警戒。這就在公司內部有效的建立起一個僅由執行團隊負責的“start-up”,並使其從整個公司的組織結構中獨立出來。

執行蘋果新產品進程(ANPP,AppleNewProductProcess)

一旦開始產品設計,ANPP便進入執行階段。這是一個詳細描述新產品開發進程中每一步的執行文檔。雖不是獨創的蘋果理念,但首次應用到企業卻是在蘋果進行Macintosh開發時。它詳細籌劃了開發的各個階段,例如,誰負責完成;各自在每個階段負責什麼內容,以及在什麼時候完成等。

每週一次產品評估

公司高層會在每週一仔細檢查進入開發流程的每個產品。因爲蘋果在任何時候都只有少數產品在生產,所以這是可以做到的。不會讓任何一個評估延後到下次。這意味着產品的關鍵性決定沒有一個會在超過兩週的時間內做出。

EPM絕對控制生產

在產品生產時,需要一個工程項目經理(EPM,EngineeringProgramManager)和一個全球採購經理(GSM,GlobalSupplyManager)負責管理,直至完成。前者在產品生產過程中擁有絕對的控制權。因其權力很大,所以也被稱爲“EPM黑幫”。這兩個職位一般都由公司高層擔任,且其大部分時間都是在監督中國工廠的生產流程。採購經理和項目經理會相互合作,也會經常因決擇“什麼最適合產品”,而備感壓力。

反覆設計、生產和測試

事實證明,在蘋果製作好產品原型後,將再次進行設計,然後再將其投入生產。這也解釋了爲什麼有時在我們看到一些泄漏版本的產品後,卻始終不見其發佈。而這個過程大概會持續4-6周。

EPM會帶着測試版設備返回總部接受測試和評估,然後再返回工廠監督下一個產品。這意味着很多版本的產品實際都已經“完成”,只不過是部分的原型。這是一種極其昂貴的新產品開發方式,但在蘋果這就是標準模式。

\

獨立的包裝設計區域

在營銷大樓裏還有一片完全專注於設備包裝設計的區域,其安全性與專注新產品和設計的專用區域相當。在某新款iPod發佈前的一段時間,曾經有一員工在數月裏每天花費數小時打開了數百個包裝原型,以此提煉打開包裝這一過程的用戶體驗。

絕密的產品發佈計劃

產品發佈行動計劃被稱作“theRulesoftheRoad”。這是一個高度機密的文檔,上面列出了產品從開發到最終發佈過程中所有的重大階段目標,且每一個階段目標都註釋有主管該目標達成的直接負責人(DRI,DirectlyResponsibleIndividual)。丟失或泄漏這個文件的人將被立即解僱。

如你所見,蘋果爲了追求產品的卓越,經常會做一些增加成本和降低效率的決定。也有許多公司做事太過複雜,或過於墨守成規,並試圖把蘋果的流程完全照搬。儘管如此,蘋果的責任制方案仍可簡單地歸納爲:致力於好的產品纔是第一位。當然這也是造就蘋果十餘年財富神話的原因。

發佈了2356 篇原創文章 · 獲贊 30 · 訪問量 411萬+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