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因素助力智慧社區發展

據相關媒體報道,截至2018年6月底,我國共有102個智慧城市PPP項目,項目總投資約 879.04 億。在智慧城市遍地開花的大背景下,其一脈相承的智慧社區也快速興起,除了原本定位爲社區服務的社區O2O開始轉型至智慧社區,不少雲計算、AI、邊緣計算等高科技公司也將智慧社區視爲其技術落地的重要場景。智慧社區如此受青睞的原因都有哪些呢?

智慧社區概念界定

雖然智慧社區的發展依託於智慧城市這個大背景,但智慧社區的概念提出早於智慧城市。早在1992年,國際通訊中心(International Center for Communication)將智慧社區定義爲“通過構建無所不在的網路聯繫,把居民納入到網絡化的生活當中,爲其提供包括遠程教育、遠程醫療及電子商務在內的服務。”目前,業內普遍認爲智慧社區是指運用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邊緣計算等高科技搭建一個綜合平臺,將社區範圍內所有資源連接起來,通過對數據的採集、整合、分析、預測讓社區實現智能化響應,更好地服務社區居民。可見,智慧社區的概念隨着時間推移已有所外延:一方面,前者的高科技基礎爲網絡,後者的高科技基礎更爲廣泛,即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另一方面,前者強調網絡化服務,後者強調智能/智慧化服務。

如果不考慮政府相關的公共管理和政務服務,可將智慧社區劃分爲智慧家居、智慧物業和智慧商業三大部分,下文中所闡述的智慧社區皆在此概念範圍內。具體如下圖: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說明:上圖僅列舉智慧家居、智慧物業和智慧商業部分商品/服務。

國家政策引導智慧社區

在2013年至2018年短短5年時間內(截至2018年7月),國家層面至少出臺18份與智慧社區有關聯的政策文件,不斷引導智慧社區建設。其中2016年出臺的政策最多,約佔42.1%。

在所有文件中,以下三份文件具有重要意義。

首先是2013年科技部印發的《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創新驅動戰略提升行動實施方案》,它提出“要推廣物聯網、雲計算等信息技術在智慧社區、智能醫療、智能家居等服務領域廣泛應用”,是我國國家層面首次提及智慧社區的文件。

第二份文件是住建部2014年發佈的《智慧社區建設指南(試行)》,該文件第一次對智慧社區的評價指標原則、總體框架及支撐平臺等進行了系統性的闡述,對智慧社區的實踐具有極其重要的指導意義。因而,2014年也被業內視爲智慧社區的元年。

另一份較爲重要的文件則是民政部2016年下發的《全國民政標準化“十三五”發展規劃》,明確指出“應着重開展社區信息化和智慧社區建設等標準研製”,從國家層面引導智慧社區建立相關標準,進而實現規範化管理。

傳統社區痛點加快智慧社區建設步伐

如果從商業角度出發,傳統社區最大的痛點是服務錯位。就供給方而言,物業公司/社區商鋪/家居企業以靜態服務爲主,特別是前兩者提供的產品/服務主要是基於消費者的即刻需求,對消費者的消費歷史不夠了解,對消費者的預期判斷主要基於從業經驗,多爲主觀判斷,即使有數據支撐,數據量也較少。就需求方而言,其本質是半自主選擇,消費者只能從物業公司/社區商鋪/家居企業提供的現有產品/服務中選擇自己更偏好的,而現有產品/服務可能無法滿足消費者需求,此種情況下消費者的行爲實際上是擇優選擇,其個性化需求很難被滿足。但智慧社區的數據連通及應用可改變供給方和需求方信息不對稱困境,不斷提高二者匹配程度。

城鎮化建設爲智慧社區創造機遇

過去10年,我國城鎮化率不斷上漲,增幅約30.2%。據《2016~2020中國城鎮化率增長預測報告》,到2020年,我國城鎮化率將達到63.4%。而發達國家城鎮化率約80%,可見,我國目前仍處於加快城市化的階段。

城鎮化建設改變了人們的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就生活方式而言,人們由原先相對散落的村莊式居住變成相對集中的社區式居住。一方面社區會隨着城鎮化發展而不斷增加,另一方面人們對社區服務的要求有所提高,這爲智慧社區建設提供了一個良好的切入點。

高科技發展奠定智慧社區發展

智慧社區的另一重要助力是物聯網、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能等現代高科技技術。物聯網將萬物相連,擴展了數據蒐集來源,進而形成了大數據,而云計算的發展爲大數據存儲、企業按需運算提供了可能,且大數據挖掘進一步完善了社區相關商品/服務的智能化,最終實現智慧社區這一理想狀態。換而言之,如果沒有高科技技術,智慧社區只能是紙上談兵。

綜上,智慧社區既有政府政策文件這一拉力,又有傳統社區痛點亟待解決、城鎮化建設高速發展和高科技日益成熟三大推力,其發展勢不可擋。而智慧社區建設的關鍵又是什麼呢?南京數睿數據科技有限公司OneMind大數據產品線負責人Andy認爲“在智慧社區建設過程中,最重要的是以科技驅動,以民爲本,更好地服務於個體。”

5G、人工智能與邊緣計算等技術的發展,爲智慧社區的建設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的支持。在萬物互聯時代背景下,數據在未來將呈現爆發式增長,僅僅依靠傳統的雲中心計算將無法負擔沉重的數據處理壓力。邊緣計算超低延時、超高可靠的特性使之成爲萬物互聯時代的新方向。目前,越來越多的企業機構也開始加入邊緣計算市場,並推出各自的邊緣計算服務。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由深圳清華大學研究院下一代互聯網研發中心提出的功能分發網絡,簡稱FDN(Function Delivery Network)。FDN平臺主要針對5G和物聯網時代高帶寬、延遲敏感的新型應用需求,致力於打造一個更加簡單、更安全、更快的邊緣計算網絡資源調度平臺。FDN通過基於現有網絡基礎設施再構建FDN業務層,開放相應的API接口,支持“一鍵式”接入。當用戶訪問整個FDN系統時,自動調度網絡資源,就近計算後將結果反饋給用戶,極大降低延遲。FDN平臺充分考慮了新型應用需求,通過將AI、物聯網分析等計算能力注入邊緣,使邊緣設備具備高擴展性,降低帶寬的同時緩解雲中心計算壓力。

在信息科技不斷進步發展的今天,智慧社區的發展離不來新興技術的進步與創新。隨着5G、人工智能、邊緣計算等技術的發展將賦能更多的應用場景,助力智慧社區建設。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