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名詞解釋收集

最近瀏覽各大論壇,突然發現了好多看不懂的名詞,僅網絡轉賬,並無他意.僅供自己備忘:

1."跨省 "--收集時間:20090808

   你要是在網上說了不和諧的東西

   比方當時的欺實馬 燕趙們等等

   會被網警叔叔追查IP 然後抓你進號子喝茶聊天

   原解釋地址: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109272741.html

2."欺實馬 "--收集時間:20090808

     2009年5月7日晚8時5分左右,杭州青年男子胡某駕駛浙A.608Z 號三菱牌小型跑車,在文二西路由東向西行駛至南都德迦西區門口時,撞到橫過馬路的男青年譚卓 ,造成譚受傷經浙江省立同德醫院搶救無效死亡。

     警方公佈事故調查進展情況,引來衆多質疑,根據當事人胡某及相關證人陳述,案發時肇事車輛速度爲70碼左右,而肇事發生地路段限速50公里/小時。此報告一 出,立即引起現場衆多媒體和當事人同事的質疑。類似於“爲了你我的生命安全,請大家以70碼的速度頂貼頂起5米高20米遠”網絡流行語迅速流行於網絡 。暴露網友對此事的處理極度憤慨和不滿。

     可 以說,杭州市相關部門一開始根本沒料到一件交通故事會引起如此大的反響,在輿論的推動下,才由西湖交警大隊匆匆舉行了新聞發佈會,拋出了一些模棱兩可的結 論,比如肇事車輛速度爲70碼,暫不能認定爲改裝,沒有逆向行駛,不能認定死者是否走在斑馬線等等。其實,在事件不斷升溫、羣情激憤的情況下,交警 作 爲權威部門,必須經過極爲細緻的工作,在有強有力證據支持的情況下才做結論,不然效果還不如不發言,反而加劇了公衆對政府不信任的結果。比如對於被公衆認 爲最離譜的“70碼”說法,警方表示事故路段沒有探頭,沒有測速裝置,而目擊羣衆的目測也不能作爲證據。既然如此,就大可不必片面採信肇事方的說法,以致 於“70碼”儼然已成了官方與民衆之間分歧的關鍵點。

     面對質疑和分歧,作爲一個負責任的政府,決不能總是落在公衆輿論之後,更不能讓民衆 對於官方的不信任繼續發酵,必須從更高層面、從更深層次分析此事、應對此事,及時拿出更具有力的證據,更多果斷的措施,更重要的是對此事進行公開公正的處 理,消除人們對此事的疑點,消弭“權錢交易”的傳言,從而不讓“70碼”成爲又一個網絡熱詞,成爲網絡上杭州的另一個代名詞,隨後欺實馬開始成爲社會網絡 熱詞。

     原解釋地址:http://www.hudong.com/wiki/欺實馬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