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小作坊(二十一)----合格的员工这样工作

    前几天在第二家实习单位离职,这几天学校论文开题工作基本结束。突然没有实习,感觉还是轻松不少。年前这段时间,列了一些需要做的事情,整理《合格的员工这样工作》这本书,放在了靠前的位置。乐帝整理这本书强大动力来自于这几个月实习对职场的方方面面体悟。而这本书内容恰能与此契合。既然实习结束,就应该有一篇像样的总结,不是吗?

    经过乐帝整理过的本书,知识导图:


   本书核心观点,在于论述职场中出众的职业感觉。职业感觉可以包括后文所有章节,下图为主要章节:


    如第一个导图所示,职业感觉是职场中准确的判断和预测。职业感觉的获得需要在思考的数量和质量上同时提高进行,当然这里的思考是需要结合工作中事前、事后的想法比较进行的。

    那么我们为什么需要出众的职业感觉呢?更职业的预感,将会使我们避免犯同样的错误,进入事半功倍的状态,此时,个人将获得更多自由,用于提升或实现个人更大价值,最终达到人生巅峰。

    人生巅峰是每个人追求的状态,只是追求力度不同而已。这里乐帝已经将出色的职业感觉等同于人生巅峰。乐帝根据实习间隙思考,发现每个人工作也同企业实体有相似之处。企业有边界之说,个人的工作职能也是一个边界,可以说是职场的边界。乐帝把工作中常见的两种需求能力,进行了分析。如下图:


    通过这张执行力与沟通的导图,展现了乐帝对于个人职业边界的思考。每个人工作都是在处理个人职位边界的内容、并扎实职位边界内要求的技能基础,同时还要了解其他职位的边界,以期在更大范围上产生价值。

    上述职业感觉的那张导图所引出的每一个分支,可以按照乐帝这个执行力与沟通上再度细分为两类。

  • 个人执行力范畴内:现代资讯意识、良好的职业习惯、持续而巧妙的学习。
  • 沟通范畴:高涨的工作热情、娴熟的谈判技巧、高度的责任心、比较强的团队意识。
    谈及资讯,乐帝感叹现代社会,资讯大爆炸。而本书事事都强调思考,要有自己的逻辑。给出了获取资讯的几种途径。更重要的是强调,对于资讯,速度逊色于准确性,准确性逊色于发现新的逻辑和方法。所谓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就是这意思。这些天A股大起大落,特别能体现出大众对资讯处理层次的问题,有利可图时,就容易忘了股市是需要低买高卖的逻辑。所以时刻关注资讯后体现逻辑更重要。
    良好的职业习惯,则是出色的职业感觉这个课题的核心。以工程为例,做成一件事大体步骤为:需求、理论、实验、应用。而外包与互联网最大的区别在于:外包在做重复、低复杂度的事;互联网在不断适应着社会的发展,不断在优化产品。作为个人,从需求、计划、行动、完成。这几步貌似完美了,而好的职业习惯是不断将上述流程模块化并不断反馈优化的,特别强调通过总结,提升整体工作价值。
    持续而巧妙的学习,这里应该涉及两部分的学习,自身职位的边界的学习,另外则是高附加值工作的职能学习。机会都是为有准备的人准备的,后者的学习更有长远意义,而两者缺一不可。
    高涨的工作热情,与其说高涨倒不如说是个人职场需要思考清楚几个问题。这几个问题是:业余时间思考工作的事情,对工作加班的理解,对工作中他人建议与反馈的认识。这几个问题如果认识不清楚,在职场中就会碰壁。好消息是,上述导图已经给了正确的思考这几个问题的方向。
    娴熟的谈判技巧,就像那本《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书名一样,生活中人人时时都在谈判,和自己和他人,大的小的谈判都在进行着。在职场中,每个职位在与其他职位沟通时,都是谈判的过程,所以谈判也是每个职场人不断修炼的技巧。当然优秀的谈判能力,还能当上总统,不信看看奥巴马。
    高度的责任心,在现代词汇中等同于背锅,敢于背锅、勇于背锅。当然这里面还是有思考的,不然责任心也太容易达到了。对执行力或沟通的改进都属于责任感之列。
     比较强的团队意识。这里团队意识有两点好处,一是有助于职责内的事情顺利进行,二是好的团队特质员工更适合当领导,就像以前看过一篇文章,说到一个团队负责人应该60%代码都是他来写,现在想想还是很可怕的,但是项目之初,这也是很常见的。
     被乐帝这样一拆解,本书还是非常简单有条理的了,乐帝在未来实习或工作过程中,再次阅读此文,提升自身的职业感觉,祝自己未来顺利。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