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暢想

        今天是2015年最後一天了,過去的一年可謂悲喜交加頗爲坎坷的一年。被辭職的事情折騰了大半年,還有半年才終得解放,每當想起都有些無奈。有句話講的很好,“生命中最難熬的那段時光,總有一天你會笑着說出來”,期待這一天的到來。

       2015年幾乎沒什麼非常難忘的事情,不悅的也終將過去,那只是人生旅程中短短的一段。不過,讓我印象深刻的還是出差去深圳和上海。這個是智能硬件和物聯網的時代,嵌入式必可大有作爲。

      深圳在電子行業的發達早就名聲在外,終得一見激動不已。雖然只有短短一天的行程,還冒着大雨,但這座城市給我的感覺是人才濟濟,臥虎藏龍。張總創立了自己的科技公司,產品賣的不慍不火。從他那裏瞭解了些深圳的端倪,不過他說深圳一個做扭扭車產量如此之大,以至於對ARM芯片消耗量就可以使其賣斷貨,價格翻了進一倍,着實讓我震驚。對於一個科技產品,達不到百萬甚至千萬的產量不會有這樣的效果。一款產品從設計初期沒有市場,逐漸起色到暢銷到火爆,上演了一個一個的傳奇。在深圳的很多公司都非常有前瞻和遠見,產品開發如此之快,如此之完美是北京不能比擬的。也許正是這種突破與大膽創新的精神產生了遍地開花的科技公司。我覺得這正是我所缺少的一種精神,一種突破自我的精神。對於任何一個產品而言,只有做到極致,纔能有市場,只有做的快,纔有可能賺錢。在深圳第二個人雖然從未見面,但他的經歷同樣算是傳奇。我覺得南方人和北方人最大的優勢就是不安分,善於動腦,有較高的財商。據他而言,畢業後折騰不斷,最終發現做手機卡貼的商機,產品一直銷量不錯。人生的意義也許就是該不斷折騰,去實現個人價值,而不是在能拼搏的時候選擇安逸。

      上海之行雖然也只有短短一天半,但有完全不同的體驗。上海給人突出感覺就是國際化,外國人很多,經濟非常發達。非常慶幸見到了十餘年未見的老友,聊一聊過去和現在的事情。昔日兒時的玩伴,有了相當出色的人生。有時不禁感慨,也許真的存在一個多維時空,不同的選擇中生活着不同狀態的自己。上海更像北京,有很強的包容力,這裏也有來自各地打拼的人們。在這個地方生活久了也會有更開闊的視野,其實除了深圳,國內有很多產品來自江浙一帶,這裏有着一批真正願意幹實業的人。江工就是一位,和他合作的項目進行到了一大半,能不能成功還不確定,但還是希望能幫他做好。其實作爲一個工程師,做項目也是逐漸交朋友,長見識的一個過程,樂趣自在其中。

       2016就這麼悄無聲息的走了過來。我對2016的暢想就是克己。記得周鴻禕說過他的故事,一個人從30歲到50歲還有二十年的時間,以5年爲一個週期,做一件大事,可以有四次改變世界的機會,更何況過了50歲還可以從頭再來。這確實是一種魄力,做事情意味着要克服懶惰,放棄休息,放棄安逸。可是,絕大部分人都很難擺脫懶惰和享樂思想,做一點兒事情就能自我滿足,就需要休息很長一段時間,很難成事。還有一點就是沒有夢想,不去想也不敢想,有一大堆藉口和阻礙,久而久之自己的那點靈感就被磨滅了。這兩點我也存在,荒廢了很多時間。其實做一件事情,你拿出百分之八十的力氣去做可能花一個月就可以做好,但如果只拿出百分之二十的力氣去做,所花費的時間遠遠要大於四倍的時間。那爲什麼我們不願意很快的把它做好呢?其中一點很重要原因就是不能馬上見到回報,積極性也不大。所以在開始做一件事情就要考慮清楚,這件事情值不值得去做,如果值得做的話,需要以什麼樣的節奏去做,做到什麼程度,然後要估計可能出現的風險和時間的延遲。想清楚了,就會有動力,也就不至於那麼拖沓了。

       有時候人生的機會確實就那麼幾次,抓住任何一次也許人生的價值就可以實現,所以不要輕易放棄每一次可能的機會。時間會慢慢的過去,也許有時候你身邊很平常的一個人突然就幹成了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爆發是靠一點點的積累,時間久了就是差距。你與別人差距都這麼大了,還有什麼理由不努力呢。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