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本的一些感受

日企的管理模式比較程序化,每個環節都可以按部就班,幾乎所有的事情都有一本教科書讓你執行,細節的程度到讓人感到吃驚,感覺到了日本後沒有了思考,感覺我就是來賣體力的,而不是來賣技術的,也許在生活節奏這麼快的都市,只有所有的事情都安排妥當,整部社會機器纔可能這麼快速的運作,有時候經驗變得比能力更重要,每個職位上的工作都有"前輩"們的經驗可以賴以參考,甚至手把手地教?去機場接我的師兄路上告訴我說,在日企,很多時候"聽話"的員工反而更吃香,那些渴望發揮創造性的員工於是感覺到了單調和枯燥?日企的這種程序化的管理模式,有時會讓我感到不適應,特別是我這樣喜歡一些有想法和見解的人,感覺不被重視以及自我價值得不到體現?師兄告訴我說:"日企裏大部分的工作都會人教你怎麼做,遇到問題時,都會以過往的經驗來判斷解決問題的方法的優劣,有些工作就不需要十分個性化及創新的人才?老大的一句話來說,'再優秀的人沒有經過歲月的薰陶都不算優秀?他們認爲沒有經驗和有經驗的差別是很大的?"
日本企業下班晚幾乎已成爲共識,這跟日本企業要求員工敬業和對企業的忠誠度有關?一般來說,日企沒有在晚上8:30以前下班的,而且無論怎麼加班,都沒有加班費?他們覺得這是應該的,這在中國白領看來是難以理解的?但是,既然在日本工作,人家屋檐下,所以"入鄉隨俗",即使沒有特別重要的事情,也不好意思準時下班,只能在公司裏乾耗着......據瞭解,這是日本企業的一大優良傳統,因爲"日本企業文化最具代表性的一點就是以企業爲家,在日本企業工作的每個人都相當敬業和講求協作?每個人手頭的活都相當的專或精?因此即使在現代化管理的大公司,加班也是家常便飯的事,過了下班的時間大家也都不走,有些人是非常地忙,有些人是沒事也待在那,逐漸就形成了這一風氣,老大告訴我說他有時候回家早了,日本老婆都會覺得你沒用?"
我也能接受日企的管理和文化,他們很注意團隊力量,不重個人能力?我認爲這樣對企業的發展是有好處的,正是這種企業文化使日本企業在長期的競爭中顯示出了力量?而歐美企業過於強調個人能力,這只是一種短期效應.但有很多朋友問我將來的打算,說心裏話我是會在東京待上幾年,但是我不會在日本長期待下去的,來的這段時間我已經感覺到了他們對中國人的不信任,這大概是因爲他們從心理上看不起中國人,他們無知認爲中國人的素質不如日本人?當然印度人也好不了多少,雖然他們的技術真的很強"
 
昨天去了入谷的親戚家過新年的最後一天,雖說是親戚也不算什麼實際意義上的親戚,但是在異國他鄉,能在新年正月的最後一天吃到來日本以來真正一頓豐盛飯菜的感觸是很大的,也算是這段時間以來唯一的欣慰,尤其是阿姨一家人真的很熱情,還有一個老人和三個孩子!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