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的内存布局


进程的内存布局


1.代码段

存放程序的可执行代码。


2.只读数据段(RO data)

存放不需要被更改的数据


3.已初始化读写数据段(RW data)

存放在程序中声明的,并且具有初始值的变量。程序执行时应位于可读写的区域,并具有初始值,以供程序运行时读写。


4.未初始化数据段(BSS)

未初始化数据实在程序中声明,但没有初始化的变量,在程序运行之前不蓄占用内存。


5.堆

只在程序运行时出现,一般由程序员分配和释放。在具有操作系统的情况下,如果程序没有释放,操作系统可能在程序结束后回收内存。


6.栈

栈内存只在程序运行时出现,在函数内部使用的变量、函数的参数以及返回值将使用栈空间,栈空间由编译器自动分配和释放。


小结:

在程序连接后,会生成程序的静态映像。包括代码段,只读数据段,读写数据段。

在程序运行后,内存中增加未初始化数据段,堆,栈。



C++中,内存分成5个区,他们分别是堆、栈、自由存储区、全局/静态存储区和常量存储区。

  栈,在执行函数时,函数内局部变量的存储单元都可以在栈上创建,函数执行结束时这些存储单元自动被释放。栈内存分配运算内置于处理器的指令集中,效率很高,但是分配的内存容量有限。

  堆,就是那些由new分配的内存块,他们的释放编译器不去管,由我们的应用程序去控制,一般一个new就要对应一个delete。如果程序员没有释放掉,那么在程序结束后,操作系统会自动回收。

  自由存储区,就是那些由malloc等分配的内存块,他和堆是十分相似的,不过它是用free来结束自己的生命的。

  全局/静态存储区,全局变量和静态变量被分配到同一块内存中,在以前的C语言中,全局变量又分为初始化的和未初始化的,在C++里面没有这个区分了,他们共同占用同一块内存区。

  常量存储区,这是一块比较特殊的存储区,他们里面存放的是常量,不允许修改。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