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惢客創業日記》2020.01.13(週一) 二次學習Costco模式(二)

  昨天,我們一起學習了Costco(好市多)的創業故事,知道了其背後的故事後,我們才發現,單純地靠複製Costco(好市多)的模式來成功,是多麼的幼稚。相反的,只有更理性、更量化的剖析其本質,並且再與自己的實際情況相結合,也許纔能有助於自己事業的提升。接下來,就開始我的學習和思考吧。

第一、性價比產品的搬運工

  記得網上有一篇關於雷軍與Costco(好市多)的消息,據說雷軍是Costco的忠實粉絲,他曾表示有三家企業的範例對他創建小米具有深遠的意義:一家是同仁堂,讓他知道要堅守品質;一家是海底撈,讓他懂得口碑要超預期;而第三家是Costco(好市多),讓他了解如何能夠將高質量的產品賣得更便宜,但和別人的觀察角度不同的是,雷軍是從產品性價表的角度來思考Costco(好市多),這一點我也非常佩服其敏銳的洞察力。

  生活中,我們經常會聽到“性價比”、“物美價廉”等宣傳詞彙,並沒有感到多麼的稀奇,但如果換個角度來思考,也許會有一個新的發現。這也是惢客的求證方法論,就是如何證明你的商品“性價比高”且“物美價廉”?比如:商品品質達到什麼程度叫“物美”,價格賣到多少叫“價廉”?正好,咱們就看一下Costco(好市多)是如何來證明的?我覺得這纔是我們要學習的關鍵,也是惢客要借鑑的要點。

  Costco(好市多)在定價方面有一個規定,就是任何一個商品的毛利率基本維持在1%到14%之間,如果某個商品的毛利率超過了14%,都需要CEO特別批准。不過,Costco(好市多)的管理人員坦言,自創辦以來,還從沒有一種商品的毛利率超過14%,而且,Costco(好市多)商品的平均毛利率一般都在6%-7%之間。也許你還感覺不到6%-7%毛利率有多麼的可怕,想想我們身邊的大型超市或電商平臺,大部分都是在20%以上,要說這也算是其核心競爭力了吧。

  也許聽到這裏,你可能認爲控制較低的毛利率是商家的良知,其實,背後更多體現的是Costco(好市多)控制成本的能力,人家把毛利率控制在7%能活的很好,而你如果把毛利率控制在7%可能就賠本倒閉了。此時,我們也應該明白,一直追求性價比的小米,是如何學習Costco(好市多)的吧,小米雷軍之所以被人們稱作手機行業的價格屠夫,不是因爲小米的手機定價比市場同品類低,也不是參考市場行情,而是小米手機的定價有一個內部參考標準,就是毛利率控制在10%左右。這就叫“性價比”,這也叫“良知”。此時,我們應該知道什麼叫性價比了,不是“物美價廉”,而是“物美價值”。

  好了,篇幅關係,今天的分享先到這裏,在後面的日記中,繼續分享我的其它幾個思考。

  最後,分享今天日記的感悟:“高性價比的商品,不是物美價高,也不是物美價廉,而是物美價值。”

  好了,今天的日記就寫到這裏,《惢客創業日記》咱們明天繼續.....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