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有用卻不去做,只是因爲懶嗎?

轉載自:張利東 新生大學

直覺可以用來指導生活嗎


知道有用但不去做,首先一點可能是這個事情與你的直覺相悖。


學習任何一件事情的初期,基本上是在原來認知的基礎上漸漸往上壘磚加瓦。這時候的很多行爲,都是基於原先認知的直覺反應。比如寫作,直覺上就是先寫起來,甚至很多時候思路是在寫作過程中逐漸理清或者被自己推翻的,也就成了 “寫作有助於思考” 這樣的概念,進一步加深了原先的直覺,形成了自己的一套自洽理論。基於現有知識來掌握新知識是沒有問題的,但麻煩就在於這個 “直覺”,很多時候我們的直覺並不一定是正確的。


比如 “賭徒謬誤(The Gambler's Fallacy)” 就是一個很典型的反直覺的例子,以丟硬幣爲例,正常情況下正反面出現的概率各是一半。假如前面已經連續出現三次正面,第四次丟的時候,你覺得會是正面的可能性大還是背面的可能性大?直覺上很容易感覺出現反面的概率會比正面要大,畢竟連續出現四次正面的概率實在太低了。


而實際上,每次丟硬幣都是一個獨立的隨機事件,下一次硬幣出現正面或者反面的概率,完全不會受到之前結果的影響,出現正反面的概率依然是各佔 50%。


所以說,直覺的反應不一定是正確的。一個有思考能力的人是不應該用直覺來指導自己的生活的。辦事講究方法,方法對了往往能事半而功倍。遇事切不可光憑直覺去做,而是要思考真正正確的方法。


好在我們的絕大多數事情不過是人類已知問題中的一個極其微小的問題,早已有人總結出了正確的方法。即使問題的確獨特到沒有現成解決方法,至少類似的問題的相關經驗也完全可以借鑑,這就遠勝於自己苦思冥想搞原創來得更方便更高效。


所以,下次遇到事情,不要用自己的直覺匆匆忙忙下個結論就開始執行,以至於將正確的方法當作耳邊風。不妨在做事情之前先問自己幾個問題:


1. 這件事情我直覺應該怎麼做?
2. 上網查查,這件事情別人是怎麼做的?
3. 上權威資料庫或書裏查查,高手是怎麼做的?


綜合以上信息,找出做事情的正確方法。


除此之外,還可以進一步思考:


1. 爲什麼我會產生這樣的直覺?這個直覺來源的底層思想是什麼?


2. 根據最後形成的結論與之前自己直覺的差異判斷,自己的底層思想是否需要修正?


3. 在考慮問題的時候是否有什麼地方是自己沒有想到的?如果自己思想體系有漏洞的話,應該如何彌補?


4. 自己原有概念是否已經過時,是否需要更新?
……


這個單子還可以繼續列下去,然後在經歷的各種事情中不斷地反思,不斷地彌補和提高,最終形成跨越直覺的認知升級。




知道與執行之間還缺一個什麼


有些事情,在已經知道應該有用之後,卻一直沒有去做,在知與行之間缺的是什麼?


四月份開始每日冥想,現在已經執行半年有餘。這半年中漸漸感覺到了其中的妙處。比如現在對自己情緒的感知越來越明顯,在情緒有波動的時候會用一種旁觀的姿態意識到自己的情緒,而不會簡單地被其控制。冥想後也會感覺大腦很平靜,思路也會更清晰一些,現在開始的戒酒計劃與此也不無關係。


但是在我把這個事情介紹給我老婆大人的過程中卻屢屢受挫。最接近成功的一次,她嘗試了約 5 分鐘被打斷,然後就再也沒有嘗試過。其實我也能理解,她根本不存在 “堅持下去” 這個需要,因爲她根本就不怎麼相信這個神神祕祕的東西。儘管我和她說過不少理論,但始終未能說服她,在她自己不 “確信” 的情況下,怎麼可能長久地執行下去?


不確信的事情,是難以長久地做下去的。一方面聽說知識就是力量,另一方面卻覺得讀書無用,這樣的人很難長期堅持學習;一方面覺得強身健體挺好,另一方面又覺得鍛鍊會對身體造成損傷,人應該加強保養,這樣的人也是難以長期堅持鍛鍊的。


不確信會造成迷茫,而迷茫是執行過程中最大的敵人。


我們每個人都生活在同一物理時空裏,貌似我們生活在同一個世界,而實際上每個人對世界都會有自己的一種解釋,不同的解釋之間往往謬之千里。有時因一些事情不得不與人爭論的時候,往往會感慨於人與人之間認知差異之巨大,以至於幾乎完全不可能達成一致。


從這個角度說,我們每個人其實都生活在完全不同的世界裏。世事的複雜在於它不會告訴你緣由,因果需要自己去思考,更何況很多事情的發生完全沒有因果,只是毫無緣由地發生了。這就對我們的認知形成了挑戰,我們對世界的解釋也就存在很多含糊不清的地方,很多不確信的地方。所以儘管聽說先寫大綱有助於寫作,以前也從來沒有試過,所以我們聽了很多道理,卻從來沒有認真地執行。


知與行之間首先需要解決的,就是確信。遇事不苟且,不含糊,不要聽聽就成了耳邊風;看書不隨意,不要看過就忘,遇到不明白的地方也不要輕易放過。認真地思考遇到的事情,查閱相關資料,思考這件事情到底是不是正確的,如果是正確的,我應該如何去做?只有過了確信這個坎,我們纔可能真正地去做一件事情。


同樣,查資料也有高下之分。簡單的查,就是上網百度一下,很可能遇到 “莆田醫院”,耗錢誤事不說,甚至可能傷人害命。好一點的可以找一些書來查,但大多通俗讀物的作者,更多想着的是如何讓書暢銷從而賣出更多的書,所以很多時候會故意討好讀者,僅給出讀者想要讀到的而不是真正的知識。或者作者本身也會有預設偏差,爲了論述自己的觀點而不惜故意忽略一些事實。


萬維鋼在《萬萬沒想到》裏面就講到,格拉德威爾在《大衛與歌利亞》大肆描寫了馬丁·路德·金在伯明翰示威所取得的成就,用來支撐像自己一樣處於劣勢地位的人應該用不一樣的規則與巨人搏鬥的論點,以至於給人一個印象是,那場鬥爭是整個民權運動的最重要轉折點,卻對之後更爲重要的一起白人至上主義者製造的爆炸案,四個黑人孩子被炸死的事故隻字不提。


所以更好一點的,是學會真正地去查找那些可信的信息,比如學者們撰寫的著作就比通俗讀物要嚴謹得多,因爲他們無需討好讀者,笑來老師曾提到他現在主要查閱各大數據庫裏面的學術論著是更高端的例子。在知識積累不夠、能力不足的情況下,我們更不應該對查找資料這事掉以輕心,要努力構建在自身層面的高質量的信息庫,比如逐漸積累可信的作者的圖書,以及從這些作者的索引文獻中繼續查找相關知識的能力。


關於確信一件事情但尚未有能力去做的情況,我也有一個小技巧,即不要輕易把它放過,而是要想辦法在自己心裏埋個種子,時不時地拿出來把玩一下,看看是不是到了合適的時機去做,或者自己是不是已經有能力去做。就在這樣不停地反思和嘗試中,說不定哪天就水到渠成了。


東哥我貪杯,因酒誤了不少事。雖然也知道喝酒太多不是什麼好事,卻也只是想想罷了。有人還整天抽菸呢,有人還從來不運動呢,小酌怡情,就算不是什麼好事又有何大礙呢?就這樣自我安慰着,愈加地變本加厲了起來,漸漸變得不可一日無酒。


直到加入七年社羣后,才漸漸意識到時間的緊迫,於是開始了新的生活節奏,每天被時間追得連滾帶爬的。喝酒一來耽誤時間,二來酒精麻痹大腦,讓人很難集中注意力去做點什麼事情。寫寫文章還可以,但想要看看書或認真地思考些什麼事情卻完全不可行,便終於萌生了想要戒酒的念頭。


但當時無論從身體狀態還是心理狀態都沒有準備好,晚上不喝點酒根本睡不着,便暫且沒有實施。但這念頭卻一直沒有打消,時不時地嘗試一下,都以失敗告終。好在自己心態尚好,知道這習慣的形成不是一天兩天,想要根除也不是一日之功,便在每次失敗後都把這行動暫且擱置。


然後一週前的週末,突然又有了想要開啓新一輪的戒酒嘗試。沒有什麼計劃,也沒有什麼悲壯的感覺,就是想再嘗試一下,結果效果極好。雖然現在到了每天晚上喝酒的點內心還是會隱隱地有衝動,還是會有一個魔鬼的聲音誘惑着自己放鬆一下,但都抵制住了。我想這應該又是一個新的階段開啓了,之前埋下的戒酒的種子經過近一年的醞釀,終於可以發芽了,希望這可以是一個新的開始。




找到可以自動化的觸發點


改變自己的觀念是改善自己生活的第一步,之後還有很長的路需要走,比如長期大量地練習,直到這些事情內化到自己的生活中。但 “持續” 地去做一件事情卻着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之前曾和朋友約好以三個月爲期練習英語口語,三個月到期後卻發現兩人都早已放棄了。他有他的原因我有我的道理,但不管這些道理多麼有理,沒能堅持下來卻是實實在在的,而自己口語沒有提高也是實實在在的。


笑來老師在《通往財富自由之路》裏面提到堅持時說,要想辦法賦予一件事情很重大的意義,然後就會欲罷不能,根本用不着堅持。我同意先生 “欲罷不能” 的說法,但對 “賦予重大意義” 後就可以欲罷不能持保留意見。


霍爾沃森教授在《成功,動機與目標》裏面寫到過,大腦在思考遠期計劃的時候傾向於用 “爲什麼” 的方式思考,即對很多事情的意義都瞭若指掌,所以我們會在年初給自己定製很多遠大的目標,但在思考近期計劃的時候卻更傾向於 “是什麼” 的方式思考,結果會很容易陷入種種瑣碎細節,最終導致放棄。


所以我們每年的年初計劃都差不多,改個日期就可以當成新一年的新計劃了。所以說,光有意義不行,還得有更具體的、近在咫尺的、真正能觸發大腦的方法。


查爾斯·杜希格 (Charles Duhigg) 在《習慣的力量》裏面提到過,習慣的形成可以分爲三個步驟:暗示 -> 慣常行爲 -> 獎賞。當我們收到某種暗示的時候,可以引發出對該暗示引發行爲的渴求,隨之而來的慣常行爲所給予的獎賞則會進一步固化這種習慣。


比如運動是件很爽的事情,但在沒有進入狀態之前總是難免犯懶,更想窩在沙發上刷微博。這時候最好的辦法不是說服自己去運動,那樣會需要調動很大的心智資源。相反讓自己起身穿上跑鞋就會容易很多。而一旦穿上跑鞋,身體就會不由自主地開始渴望運動那種大汗淋漓的爽,然後就可以很自然地活動起來了。




有些事情本身就屬於進取型(Promotion Type),我們關注的是在其中能得到什麼,這種事情很容易激發我們的熱情去做,比如度假,我們就是在享受那種難得的悠閒;有些事情卻屬於防禦型(Prevention Type),比如接種乙肝疫苗,我們很難把它看成是在收穫什麼 —— 即使收穫了乙肝抗體,其實也是爲了防禦。這種事情很難激發人的熱情,更多的時候會引發焦慮。在考慮長期持續做一件事情的時候,除了用先生所說的 “賦予意義” 的方法外,對於防禦型的事情,利用習慣的力量,找到事情的觸發點,會使其操作起來更容易一些。


繼續舉個例子說明一下。年輕的時候不注意,踢球受傷了也不保養,結果終於在三十歲那年舊傷引發腰間盤突出。醫生說,腰突沒法根治,只能注意加強腰部鍛鍊來保護,告知每天做做小燕飛可以強化腰部力量。我很認同醫生的觀點,也的確很注意地往心裏去了,但終於還是沒能長久地做下來。畢竟這件事情一點都不酷,而且很沒意思;每次趴在牀上奮力後仰的時候都覺得自己很蠢,於是最長也不過是做了一個月左右就罷手。放棄鍛鍊的直接後果就是腰傷不斷,每年終會有幾次需要臥牀靜養至少一週以上。


最終這件事情得到改善還是在健身的時候。那會兒已經開始偶爾去健身房玩玩,我發現在自己已經熱身完畢做了幾個動作之後,做小燕飛就會容易很多,自己也沒有那麼強烈地抗拒,好像進入了一個自動化模式 —— 可以把健身作爲觸發點,把小燕飛融入到健身裏。於是接下來的一切都水到渠成,就此每次到健身房都要在中間增加小燕飛訓練,到現在兩年多,腰傷再沒犯過。


所以說,當我們遇到一些的確需要做的事情的時候,在努力的時候也不妨動腦筋想想,怎樣才能讓它執行起來更容易一些?能不能找到什麼觸發點,讓這一切都水到渠成地自動化執行下去?說不定一念之間就是另一番天地。


的確需要刻意的時候怎麼辦


有了確信的力量、賦予了重大的意義、努力地嘗試了找了觸發點,是不是就可以成功地做成很多事情了?我希望是,但遺憾的是這個世界從來都不是這麼簡單。


總有些事情,做起來不是那麼容易。總有些事情,需要自己咬牙堅持再堅持一下。偉大的願景支撐不起來眼前的瑣碎,真正面對種種不得不面對的細節的時候終會無可奈何地發出一聲感嘆:要是沒這些事情就好了。


可惜,沒這些事情,也就沒有了成長。想要成長,就必須把自己放到學習區,而學習區就意味着不舒適。Coursera 上的一門公開課《Learning How to Learn》裏面提到過,當我們遇到一些難以下手的事情時,啓動之前所體驗到的那種不適是真實存在的,大腦掃描顯示其激發的腦神經與遭受痛感時是一樣的。


所以我們需要承認,有些事情就是需要自己努點力,需要刻意,練功不僅沒有累反而感覺很爽、一股暖流趟遍全身那種事情只在金庸的小說裏有。但需要刻意去做不代表我們就得刻意去蠻做,凡事講究點方法終歸是不會錯的。


有人說,先生在《把時間當作朋友》裏面說得很清楚,所有學習上的成功都只依靠兩件事 —— 策略和堅持,而堅持本身就是最重要的策略,所以我們不是隻要堅持做下去就對了麼?這就有個度的問題。先生說的堅持自然是對的,但有了更好的方法,就可以節約時間、降低難度,然後我們用更好的方法堅持做事,又有什麼不好的呢?




回到我們刻意做事的討論,也有兩個不錯的方法可以參考。


1. 將大的項目分割成小塊執行
2. 關注過程而不是結果


凡事想的時候往大了想,用美好的願景激發自己;具體執行的時候卻應該往小了想,把一件大事兒分割成很小很小的小事,然後從最具體、最具可執行性的小事上開始,往往會更容易一些。一旦從這件小事啓動起來,就會漸漸進入狀態,後繼執行就會容易很多,甚至進入一個行雲流水的心流狀態。


比如現在這篇文章,到現在已經寫了約六千字了。在寫作之初我是沒有想過要寫這麼長一篇文章的,只是大致列出了提綱,然後就開始思考如何把當前的這個話題寫清楚。如果一開始就定下來寫一篇五六千字的文章,恐怕就很難開始了。再比如我個人現在正在進行的 “數據驅動計劃”,我也將其進行了分割:


1. 學習 Github 相關知識;
2. 學習 HTML 和 CSS 相關知識;
3. 學習 JavaScript 相關知識;
4. 學習概率論和數理統計相關知識;
5. 視情況學習其他相關編程知識;


目前正進行到第 3 步,一切尚順利。這樣的分割一方面讓大項目有了具體可操作性,二來也降低了學習時內心的阻力,減少了內耗,從而把更多的精力放在真正需要的地方。


至於關注過程而不是結果,說的其實還是那句老話:但管耕耘,莫問前程。所謂天道酬勤功不唐捐,耕耘的量變積累到了,自然會有質變發生。想着天天要收穫,天天要突破,本身就是拒絕這個學習的過程,儘想着少付出多收穫,最後往往是除了浮躁,什麼都收穫不了。


總結


爲什麼有很多事情,我們明明知道只要去做就一定會有好處,但就是一直沒有去做呢?單純用自己的拖延症來解釋只是思想上的懶惰。往深處剖析可以發現,有可能我們只是聽過了那些事情,但因爲那些事情在一定程度上違反直覺,自己就沒有深入地思考,導致一再錯過。


所以,即使一件事情違反直覺,如果是公認的正確的事情,就不妨停下來想想是不是自己的直覺錯了。不僅要想,還要仔細地想;不僅要仔細地想,還要認真地查資料,讀文獻,直到自己確信這件事情應該怎麼做,直到把它寫入到自己思想的底層。即使目前尚未有能力做,也已經埋下了一顆種子,假以時日機會來了很可能會破土而出。


在確信一件事情之後,與其想着用強大的毅力去做,不如先想想有沒有辦法可以找到一個觸發點,用這個觸發點引發一系列大腦的自動化模式來執行?這樣會讓做事情的難度降低很多。關於習慣及觸發,可以讀讀查爾斯·杜希格的《習慣的力量》 —— 要知道我們很多時候都是被自己的習慣牽着鼻子走。既然如此,何不好好利用一下這個特性,讓自己成爲習慣的主人?


但總有些事情,就算確信了的確是好事,就算也賦予了很大的意義,終究不是那麼容易觸發自動化操作。這時就終於需要我們的 “刻意” 上場,刻意地、努力地去做一些事情。但即使如此,也還是有一些技巧可以利用,比如把大目標分解成小步驟,比如更多地關注過程而不是結果。


所謂路漫漫其修遠,但人生苦短去日卻苦多。有些事情是本質正確的事情,即在任何情況下都是成立的,只要去做就一定會有好處的事情,比如學習,比如健身,比如成長。遇到這些事情,千萬不要只是聽聽而已,而是要想辦法讓它與自己發生關係,多問一下自己,我應該怎麼辦呢?


相信七年後你會遇到一個不一樣的自己。


    ▲


作者簡介:


張利東,新生大學會員(新生大學 APP 之新生號:jetorz),80 後一枚,七年理論踐行者。希望在七年後遇見一個未知的自己。


校訂:吳巍、姚色豐

圖源:本文圖片均來自於網絡


    ▲


一句話,一張圖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