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前半生-12年IT行業總結(續)

五、按照計劃,準備進京,誰知“在鄭州一待就是八年”

        辭職之後,當然是要回學校看看,看看那提前離開的校園,找大學的室友吹一下牛B,“鄙視”一下還在鄭州複習考研的同學,聚會的時候一定要自己買單,吃大盤雞的時候堅決不下超過兩片面…..。

        來到鄭州,一幕幕往昔大學生活涌上心頭,和小夥伴們一次次的通宵遊戲、一起買自行車去遠處的旅行、一起考試作弊,還有小夥伴們結伴送我堅持要幫我扛着行李送到車站。現在回想,大學四年的生活只不過是漫長人生的短短一瞬,提前出來四個月一直是個無法彌補的遺憾…..。

        因爲也快過年了,所以計劃等過年之後再回北京,抱着“曾經你對我愛答不理,現在我讓你高攀不起”的心理在鄭州投了幾份簡歷,但沒想到一下拿了是個企業的offer,一個外企、一個國企、兩個創業版上市公司,拿到offer之後,就直接回家過年了,也沒想着真要留住鄭州。

        架不住父母親戚的輪番轟炸,加上認識了女朋友,最後還是決定留在鄭州,選擇了那個外企….,哎….,沒節操。

        (一)進入稅務

        公司是做稅務的,剛進公司的前幾年是稅務行業改革比較快的幾年,也是公司發展最好的幾年,這幾年中做了很多大型的、複雜的系統:

        1.稅庫銀系統

         稅庫銀系統是稅務、銀行、國庫三方聯網的在線支付系統,有人行籌建,稅務、銀行和各省國庫均爲這個系統的節點,納稅人、稅務、銀行簽訂三方協議,納稅人繳稅時,稅款直接由銀行暫扣,每日將稅款直接劃撥國庫,有國庫根據稅款的種類,劃撥給各級財政,各級財政用來城市建設、公務員發工資等。

       

 

        這個系統的建設徹底改變了稅務系統現金繳稅的模式,也便於國家能夠及時掌握各地的財政收入,減少了腐敗。

        本系統負責的工作有點類似銀行的系統,因爲是省級的核心交易系統,每個月要處理幾百個億的稅款,因此有完善的交易日誌、日切對賬、國庫對賬功能,以及完善的容錯性設計。

        2.核心系統系統

        財稅庫銀系統穩定了之後,又參加了核心徵管系統核心模塊的開發,形成了比較完整的業務線。

        在這裏通俗的講一點稅務知識:

        如:什麼是稅務?

        稅務的目標就是收稅,國家爲了讓納稅人遵從,設置了稅種和各種稅目,並制定了各種稅法,企業在工商登記之後,要去稅務局做稅務登記,登記完成之後依據納稅人的行業、地區認定稅種,認定完成之後就需要每月或每季進行申報,申報完成之後稅務局就會知道納稅人要交什麼稅多少錢,然後由納稅人在線繳稅或者稅務局通過批扣的方式扣繳稅款,稅款實時進入國庫支持國家的公共建設。

        如:什麼是申報?

        申報是納稅人的義務,也就是不申報或者不按期申報是一種違法行爲,如果企業沒有盈利,需要繳納的稅款爲0,也要進行零申報。申報就是按照稅法的規定,向稅務局申報本申報期內的營業收入、營業成本等,以此來計算應納稅種的稅額。

        如:什麼是國庫?

        國庫就是中國人民銀行,之前以爲全國只有一個,其實每個區局就有一個。

        還有什麼大家想知道的可以私信我….

        在這裏說下自己的心得,一定要在工作過程中培養好可以接你班的人,一個項目在覈心攻關完成之後,如果不能順利交給別人,你可能就需要在這個項目上浪費很長的時間,身邊有很多人最近五年甚至十年都在維護一個項目,項目死掉或者公司有什麼狀況,這些人就會面臨淘汰。

        沒想到在公司一呆就是8年,在這8年裏面,除了結婚生子的兩年安心做了兩年運維,其他時間一直是名“救火隊員”的角色,前後共做了20多個項目,多數項目爲主力或是項目經理。

        (二)“技術”OR“業務”

        很多人會遇到這樣的問題,工作幾年之後,領導會問你對未來的相反,通常會問:對未來有什麼規劃,是想向業務發展或是向技術發展?

        通常理解應該是業務重要,但是我想分享給大家的是:“做個有業務的技術人員”。

        最初對技術的理解是,SSH、SSI、springmvc、數據庫(oracle/mysql/mongodb)、redis、soa、jquery、css等。現在理解,所謂的技術好應該是一種解決方案能力,一種在面對複雜問題時能夠拿出來最優解決方案的能力,很難說這種能力是技術或者業務,可能更多的是廣闊的知識面+邏輯思維支撐起來的綜合能力。

        因此,個人理解,在工作五年之前,放棄技術而做所謂的業務是非常傻的,除非是因爲對技術特別吃力。

        談談我自己的技術發展路徑:

        工作第一年:SSH+JQUERY+SQLSERVER;

        工作第二年:公司的框架+JQUERY+ORACLE+IBMMQ,其中公司的框架實際上是對struts1.X的一些封裝(封裝的簡直是垃圾中的極品),這裏接觸MQ比較好,使用mq養成的思維對後期的技術體系影響很大。

        工作第三年:公司的框架+JQUERY+ORACLE+SOA,其中soa使用的是xfire。

        工作第四年開始有了自己的框架,因爲感覺公司的框架垃圾的很,所以基於目前流行的技術對網上的一個框架jeesite進行改造形成了自己的框架,技術棧是:

        1.Services相關

  1. Core Framework:Spring Framework 4.1.3。
  2. Security Framework:Apache Shiro 1.2。
  3. Workflow Engine:Activit 5.12。

        2.Web相關

  1. MVC Framework:Spring MVC 4.1.3。
  2. Layout Decoration:SiteMesh 2.4。
  3. JavaScript Library:JQuery 1.9。
  4. CSS Framework:Twitter Bootstrap 3.3。
  5. Front Validation:JQuery Validation Plugin 1.11。

        3.Database相關

  1. ORM Framework:MyBatis 3.2。
  2. Connection Pool:Alibaba Druid 1.0。
  3. Bean Validation:Hibernate Validation 5.0。
  4. Cache:Ehcache 2.6。

        並整合了soa的相關功能和前端框架flatlab,用於試點了公司的幾個小項目。

        工作第五年~第七年,由於稅務系統開始單項隔離,所以引入ACTIVEMQ,應用分別在外網和內網部署,通過activemq實現內外網的數據傳輸,如下圖:

       

        工作第八年,由於系統訪問量巨大,開始使用微服務思維來進行框架的優化,具體使用的是mq+redis。

        (三)什麼是管理思維

        要學會分享,大家可能有體會,自己寫的代碼:

        如果不用給別人看,是一種質量(功能完成就得了)。

        如果要分享給其他人看,可能就會千方百計的把他寫好。

        如果要講給別人,就要做的更好,可能會用到一些多線程、分佈式的概念。

        如果自己想把代碼給講好,就需要結合項目整體架構、具體業務邏輯來組織思維和語言。

        如果要面向不同的受衆,就需要提升自己的溝通能力,需要練習文檔編寫能力和PPT製作能力。

        如果以上幾點能經常做,就會很容易成爲一名管理者。

 

        寫到這裏,大家可能能夠感覺到,我最終還是離開了鄭州…..

        未完待續….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