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平面的法向量與距離公式


1、超平面一般表示形式

在n維空間中,設任意點座標爲
x=[x(1),x(2),...x(n)]TRnx=[x^{(1)},x^{(2)},...x^{(n)}]^T\in{R^n}

設超平面參數
w=[w(1),w(2),...w(n)]TRnw=[w^{(1)},w^{(2)},...w^{(n)}]^T\in{R^n}

bRb\in{R}

則超平面方程可表示爲
wTx+b=0(1)w^T x+b=0\tag{1}


2、超平面的法向量

超平面的法向量滿足:超平面中任意向量都與該法向量垂直。設超平面上的兩個點爲x1x_1x2x_2,分別滿足:
wTx1+b=0(2)w^T x_1+b=0\tag{2}

wTx2+b=0(3)w^T x_2+b=0\tag{3}

兩式相減,可得
wT(x1x2)=0(4)w^T (x_1-x_2)=0\tag{4}

v=(x1x2)\bm{v}=(x_1-x_2),由於x1x_1x2x_2是任取的,故 v\bm{v} 表示超平面上的任意向量。這時我們可以發現,式(4)(4)的含義恰好是:平面上任意一個向量都與 ww 相互垂直,因此 ww 就是超平面wTx+b=0w^T x+b=0的一個法向量。


3、點到超平面的距離

記超平面外一點爲 x0x_0 ,記點 x3x_3 在超平面wTx+b=0w^T\cdot x+b=0上的投影點爲 x0x_0',滿足:
wTx0+b=0(5)w^T\cdot x_0'+b=0\tag{5}

則有向量 u=(x0x0)\bm{u}=(x_0-x_0') 與平面wTx+b=0w^T x+b=0的法向量w\bm{w}互相平行,則兩者的數量積:
wT(x0x0)=w(x0x0)=wx0x0cos(0 or π)=±wd(6)w^T(x_0-x_0')=w\cdot (x_0-x_0')=|w|*|x_0-x_0'|*cos(0~or~\pi)=\pm|w|*d\tag{6}

其中 d=x0x0d=|x_0-x_0'| 即爲待求的點到超平面間的距離。

另一方面,根據式(5)(5)消去可得

wT(x0x0)=wTx0wTx0=wTx0(b)=wTx0+b(7)w^T(x_0-x_0')=w^Tx_0-w^Tx_0'=w^Tx_0-(-b)=w^Tx_0+b\tag{7}

結合(6)(7)(6)(7),考慮到 d0d\ge0,可得
d=wTx0+bw(8)d=\frac{|w^Tx_0+b|}{|w|}\tag{8}

這裏上式中的 w|w| 表示 ww 的模長,模長作爲絕對值概念的推廣,在歐式空間中,模長常常稱爲L2範數(也稱爲Euclidean範數或者Frobenius範數)
wF=(w(1))2+(w(2))2+...+(w(n))2||w||_F=\sqrt{(w^{(1)})^2+(w^{(2)})^2+...+(w^{(n)})^2}

所以,dd 的表達式即爲:
d=wTx0+bwF(9)d=\frac{|w^Tx_0+b|}{||w||_F}\tag{9}

這樣來看,平面直角座標系下的點到直線距離公式便是上式的一個特例。


4、平行超平面之間的距離公式

趁熱打鐵,繼續推導平行超平面間的距離公式,設兩個不重合的平行超平面分別爲:
w1Tx+b1=0w_1^T x+b_1=0

w2Tx+b2=0w_2^T x+b_2=0

由於兩個超平面互相平行,因此由 22 中對法向量的討論可知,兩個超平面的法向量互相平行,我們取兩個互相重合的法向量,即
w=w1=w2w=w_1=w_2

則可得
wTx+b1=0(10)w^T x+b_1=0\tag{10}

wTx+b2=0(11)w^T x+b_2=0\tag{11}

P(x0)P(x_0) 爲平面1上的一個點,即滿足:
wTx0+b1=0(12)w^Tx_0+b_1=0\tag{12}

則根據點到超平面的距離公式可得點 P(x0)P(x_0) 到超平面2的距離 dd 滿足:
d=wTx0+b2x0F=b1+b2wFd=\frac{|w^Tx_0+b_2|}{||x_0||_F}=\frac{|-b_1+b_2|}{||w||_F}

上式最後一步用到了式(12)(12)。最後我們得到了平行超平面之間的距離公式爲
d=b2b1wF(13)d=\frac{|b_2-b_1|}{||w||_F}\tag{13}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