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C終端指令

終端命令:

參考來源:https://blog.csdn.net/hellocsz/article/details/81255417

基本路徑操作

相對路徑:cd /users/apple/Desktop
絕對路徑:cd Ddesktop
. 表示當前路徑
… 表示當前路徑的上一層
… 表示當前路徑的上2層

文件操作

查看文件路徑

ls:
ls 查看當前路徑下的文件及文件夾的名字
ls /bin 表示:查看當前路徑下的Documents文件夾下的所有東西
ls Documents 表示:查看當前路徑下的Documents文件夾下的所有東西
ls *:
*表示任意多個字符,也可以沒有
?:表示一個字符,一定有一個,不能沒有
[xn]:表示中括號中的任意一個字符
[abcdefg]可以寫成[a-g]:表示從a到g之間的任意一個字符
ls -a:隱藏文件
ls -l:列表風格顯示
ls -h:配合-l,顯示一個合理的大小單位
打開文件

cd:
cd desktop:進入到desktop這個文件夾
cd 文件夾名字
cd … 跳轉到當前路徑的上一層
cd - 跳轉到上一次所在的路徑(類似遙控器的回看功能)
cd ~ 跳轉到當前用戶的家目錄
顯示文件路徑

pwd:顯示當前操作的路徑(絕對路徑)
clear:清屏
tab鍵:自動補全
touch:創建一個文件,linux中沒有後綴的說法,所有文件名自定義
重定向 >

ls > test.txt: 表示把本來顯示在終端上的信息寫入到test.txt文件中
>> 和 >的區別是:>>是源文件的末尾添加,而>先清空然後再添加
gedit:用gedit編輯器打開文件

more 如果文件內容很多,使用more查看時可以分屏顯示
ls -alh | more 先把ls -alh顯示的內容放到管道|中,然後再使用more從管道中取數據,然後分屏顯示
創建文件夾

mkdir:創建文件夾
mkdir a在當前路徑下創建a文件夾
mkdir a/b/c 不能創建,需要添加-p
tree:以目錄樹的方式顯示文件夾結構
刪除文件/文件夾

rmdir:刪除空文件夾
rm:刪除一個普通文件夾,會有提示,要刪除的東西是個文件夾
rm xxx -r:遞歸刪除文件夾,不提示
鏈接文件

ln -s 源文件 鏈接文件 :軟連接
ln 源文件 鏈接文件 :硬鏈接,硬鏈接數量爲一時,纔會真正刪除數據,否則不會。

查看文件

cat: 查看文件的內容
合併多個文件並查看 :cat 1.txt 2.txt > 3.txt
查找文件內容

grep:從指定的文件中搜索需要的內容
-n:顯示行號
-i:不區分大小寫
-v:取反,即不包含需要的內容的行
查找文件

find 路徑 -name ‘*.t?t’
注意通配符的使用

複製文件

cp a b 將a文件夾整體複製到b文件夾下
cp a/* b 將a文件夾下的所有內容複製到b文件夾下
剪切文件

mv a b 將a文件夾整體移動(剪切)到b文件夾下
打包/壓縮/解壓縮/解包

tar -cvf xxx.tar * 打包命令
gzip xxx.tar 壓縮
gzip -d xxx.tar.gz 解壓縮
tar -xvf xxx.tar 解包
常見的壓縮解壓方式

tar -zcvf xxx.tar.gz *
tar -zxvf xxx.tar.gz
tar -jcvf xxx.tar.bz2 *
tar -jxvf xxx.tar.bz2
vi/vim的使用

模式切換

從命令模式->編輯模式:i,a,o,I,A,O
從編輯模式->命令模式:ESC
從命令模式->末行模式:輸入一個冒號,即shift+;
模式內編輯

末行模式:
w保存,
q退出
!強制退出(切換進出)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