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化轉型,一趟開往春天的火車

賣鯊魚紋抗菌材料的老羅也躬身入局直播帶貨了,光是打賞收入都有三百多萬;
多數服裝品牌的線下門店紛紛建立起自己的銷售羣,導購線上試穿,直播賣貨;
各大奢侈品牌的櫃哥櫃姐們也拉起了社羣,賣起了化妝品;
就連夜店,也開始了線上直播。某夜店的線上disco首秀,5個小時收入近200萬;
……

新冠疫情之下,大批實體商家被逼成了微商,直播賣貨、微信羣搞特賣、朋友圈刷屏……真真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

爲了應對疫情帶來的衝擊,不少線下企業開始轉型線上,線上的高效聯接和協同能幫企業獲得競爭優勢,所以數字化轉型是每一個企業在本次疫情之後必須要考慮的問題,成了當下企業的熱門話題。

有一項調查顯示,93%的公司認爲他們必須進行數字化轉型,否則就有落後於競爭對手的風險;而據IDC2019年的一項針對亞太地區14個主要經濟體的1,340家中小企業的數字化程度的調研顯示,亞太地區目前已有超過60%的中小企業在着手實施數字化轉型。

有人甚至放言:不做數字化轉型的傳統企業,會在十年之內消失。

這並非危言聳聽,時代拋棄你的時候,真的連一聲再見都不會跟你說。

一、什麼是數字化轉型?

儘管數字化轉型被討論了很久,但大家對數字化轉型定義仍然不盡相同。百度百科是這樣解釋的:
「數字化轉型(Digital transformation)是建立在數字化轉換(Digitization)、數字化升級(Digitalization)基礎上, 又進一步觸及公司核心業務,以新建一種商業模式爲目標的高層次轉型。數字化轉型Digital transformation是開發數字化技術及支持能力以新建一個富有活力的數字化商業模式。 數字化轉型表明,只有企業對其業務進行系統性、徹底的(或重大和完全的)重新定義——而不僅僅是IT,而是對組織活動、流程、業務模式和員工能力的方方面面進行重新定義的時候,成功纔會得以實現。」

是不是有點懵,我個人更傾向於其中IDC對數字化轉型的定義:

「利用數字化技術(例如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物聯網、區塊鏈等)和能力來驅動組織商業模式創新和商業生態系統重構的途徑和方法即是數字化轉型。其目的是實現企業業務的轉型、創新、增長。」

IDC將數字化轉型按成熟度模型分爲隨機型、機會型、可重複型、管理型、優化型,以此對應的企業數字化轉型定位爲數字化入門者、數字化探索者、數字化參與者、數字化轉型者、數字化顛覆者。

數字化轉型並非追求眼前效益的機靈戰術,而是企業戰略層面的轉變,數字化轉型的本質是通過數字化技術對組織、業務、流程和人員進行重構,從而推動業務的增長。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聯接和協同是數字化的基礎。企業中有組織、人員、產品、系統、業務、流程等元素,這些元素之間需要聯接協同,通過協同推動企業高效運行。

企業的數字化轉型帶來最直觀的結果就是大量的數據,這些數據一般通過物聯網、虛擬現實、AI機器人、雲計算、大數據等各種新技術來獲取的。數據就是企業最核心的最有價值的資產,數據是未來的石油。通過對業務模式,業務流程,企業組織的數字化改造,讓所有的業務能夠基於數據進行驅動,從而實現更好的客戶體驗,更高的組織效能。

二、爲什麼要進行數字化轉型?

企業進行數字化轉型的緣由衆多,我們主要從外部和內部兩個層面來分析:

1.數字化轉型是企業順應數字化時代的必然需求

如今我們生活在一個數據驅動發展的時代,雲計算、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在觸達客戶、創新服務體驗的同時推動整個產業鏈的變革,也在不斷顛覆原有的商業模式、產業協作模式。基礎設施、新動能產業和生態平臺之間的互動和融合催生了以“萬物感知、萬物互聯、萬物智能”爲特徵的數字經濟時代,在這個時代裏,物理世界與數字世界深度融合,整個商業網絡在同時行動,研發、設計、製造、營銷、供應商、消費者都被捲入到創造一個成功產品或一項優質服務的過程之中。

早在1996年,Nicholas Negroponte就在他那本被譽爲二十世紀信息技術及理念發展聖經的《數字化生存》一書中,預言到了今天的數字化時代:數字化生存是現代社會中以信息技術爲基礎的新的生存方式。在數字化生存環境中,人們的生產方式、生活方式、交往方式、思維方式、行爲方式都會呈現出全新的面貌。

2018年,政府工作報告將數字經濟提升爲驅動傳統產業升級的國家戰略。

因此無論是從政治、經濟、社會、技術等這些企業外部因素來看,企業都必須順應時代潮流,進行數字化轉型,否則就會被時代拍在沙灘上。

2.數字化轉型是企業打造核心競爭力的必要手段

對於一個企業而言,無論採取什麼樣的技術、方針、戰略,其根本目的都是爲了推動業務的創新和增長,提高其創造的經濟價值。

數字化浪潮的到來,用戶信息不對稱的地位得到極大改觀,數字化轉型可以幫助企業以客戶感知價值最大化爲導向,從根本上從過去傳統的“製造能力”變成了“服務能力+數字化能力+製造能力”,幫助企業捕獲新的市場機會,探索新的商業模式,在未來商業市場中獲得一席之地。

此外,數字化轉型可以通過數據驅動企業進行流程再造,應用數字技術,整合企業的採購、生產、營銷、財務與人力資源等信息,做好計劃、協調、監督和控制等各環節的工作,打破“信息孤島”現象,系統形成價值鏈並按照“鏈”的特徵實施業務流程,促使數據作爲獨立的生產要素在價值創造過程中加速流動,促進信息系統的互聯互通和高效協同,挖掘智慧組織、管理與服務的新價值,實現企業的降本增效,打造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三、數字化轉型的構成

企業的數字化轉型主要包括:領導力轉型,運營模式轉型、工作資源轉型(主要是人力資源轉型)、客戶體驗轉型、信息和數據轉型。

這五個方面的轉型對應地讓企業具備五個方面的創新能力:決策模式創新、運營模式創新,生產模式創新,產品服務模式創新和盈利模式創新。

四、成熟的數字化企業特徵

數字化轉型是技術與商業模式的深度融合,數字化轉型的最終結果是企業商業模式的變革,通過對數字化企業的觀察和研究,我們發現數字化企業應該具備如下的特徵:

①數據驅動:以數字化形成全方位的企業洞察力,以 “精準制導”式的精準用戶、流量、數據以及價值創造,驅動企業的精細化運營,提高差異化服務,降本增效。

②移動化、互聯網化:隨着5G網絡和各類智能終端的發展,數字化移動平臺已經成爲客戶首選的服務窗口, 移動化將承載越來越多的業務是必然趨勢。

③客戶感知價值最大化:數字化轉型的精髓是以客戶需求爲主導,從外部需求“倒逼”內部變革,實現業務智能化,實施按需而變的業務流程。數字化手段能幫助企業以顧客爲中心,提供最佳的客戶體驗,尋求與顧客共生的廣闊空間,

④開放生態的平臺型組織:數字化時代,過去簡單的,先行的產業鏈被更加高效的、以消費者爲核心的各類生態系統所取代,數字化企業需要具備開放的生態能力,聯合合作伙伴提供綜合化的服務,才能更好地輸出價值,創造價值。

⑤業務決策智能化:對衆多企業來說,數字化只是漫漫轉型征途的第一步,智能化纔是真正要達到的未來彼岸。數字化轉型最終要實現在企業的已有知識的基礎之上,能夠智能創造、挖掘新知識,用於企業業務決策、企業日常管理等,形成自組織、自學習、自進化的智慧企業管理體制。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數字化時代是一個贏家通吃的時代。

一場新冠疫情,促使下一個階段的產業將更重視數字化基建。

對很多企業來說,數字化轉型是一趟開往春天的時代列車,這趟旅程一定充滿了艱辛和挑戰,不啻於動刀子,搞革命,洗精伐髓。

數字化轉型,你準備好了麼?

更多文章請關注公衆號:人力進化論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