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示有機發光二極管混合物中電荷傳輸,發光效率和形態之間的相互作用

使用蒸發法制造的有機發光二極管(OLED)中的磷光發光材料通常與主體材料混合,其濃度爲3-15 wt%,以避免發光的濃度猝滅。在這裏,空穴遷移率和光致發光的實驗測量與使用原子非平衡分子動力學模擬模仿蒸發過程而產生的薄膜的原子級形態有關,該模擬模仿了與操作測試設備中使用的客體濃度相似的客體濃度。對於三(4-咔唑基-9-基苯基)胺(TCTA)中的fac - tris [2-苯基吡啶基-C2,N ]銥(III)[Ir(ppy)3 ]的共混物,發現Ir呈簇狀(ppy)3(在約0.4 nm內的分子表面)在模擬膜中與實驗測量的空穴遷移率直接相關。含的Ir(ppy)的1-10%(重量)的薄膜3在TCTA具有最多的移動性,以兩個數量級較低(≈10 -6釐米2 V -1小號-1)比純TCTA膜,其具有一致的Ir(ppy)3分子由於電離勢較小而充當空穴陷阱。模擬薄膜形態與測得的光致發光性質的比較表明,對於發生發光猝滅,Ir(ppy)3分子的配體必須部分重疊。因此,結果表明,對於OLED發光層,來賓相互作用對電荷傳輸和發光的影響明顯不同。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