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原理:課程學習筆記1之緒論(通信系統分類、通信系統結構、OFDM技術背景等)

寫在前面:本文源自筆者在大三時對北師大-人工智能學院-郭俊奇老師的“通信原理”課程的部分歸納與整理筆記。此處感謝郭俊奇老師!如發現筆者整理有誤之處請在評論區多多指正!

1 通信技術發展

1)有線通信的部分重要時間節點

  • 1837年 S.Morse發明有線電報(變長度信源碼)
  • 1876年 Bell發明有線電話專利
  • 1960年 Bell實驗室發明數字程控交換機
  • 1966年 K.C.Kao與G.A.Hockham提出光纖通信,代替銅纜

2)通信理論的發展

  • 1924年 奈奎斯特准則提出,標誌着現代數字通信的開端。

  • 1948年 香農建立信息論《通信的數字理論》

    香農容量: 信道存在一個固定容量C:如果信息速率R<C,理論上可通過某種方法實現無差別傳輸;如果信息速率R>C,無論何種方法都無法實現無差別傳輸

2 通信系統分類

1)按照信號特徵分爲:模擬通信系統、數字通信系統
其中,數字通信的優缺點:

  • 優點:
    - 抗噪聲、抗干擾性能更好,可實現傳輸差錯控制;
    - 易於與現代數字信號處理技術結合;
    - 易於用大規模數字集成電路實現,設備簡單;
    - 易加密,保密性好;
  • 缺點:(待補充)

2)按照複用方式分爲:時分複用、頻分複用、碼分複用通信系統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3)按照工作方式分爲:單工、半雙工、全雙工通信系統
(上圖中從上往下依次爲:單工、半雙工、雙工)
(上圖中從上往下依次爲:單工、半雙工、雙工)
4)按照傳輸方式分爲:並行、串行通信系統

3 通信系統結構

1)普適性通信系統結構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2)模擬通信系統結構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相比於普適性通信系統結構,模擬通信系統結構多了對模擬信號的調製和解調
3)數字通信系統結構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相比於普適性通信系統結構,數字通信系統結構除了增加了對數字信號的調製和解調,還多了信源與信道的編碼與譯碼,以及加密和解密過程。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 信源編碼與譯碼的目的:提高信息傳輸的效率,完成模/數轉換;其中信源編碼的任務是將信息轉換成二進制數據,並進行適當的數據壓縮。
- 信道編碼與譯碼的目的:增強抗干擾能力,其中信道編碼的意義是檢錯並糾錯。
- 加密與解密的目的:保證所傳信息的安全;
- 數字調製與解調的目的:形成適合在信道中傳輸的帶通信號。

在數字調製與解調的過程中,主要是基帶調製+載波調製與載波解調+均衡判決
其中載波調製:把基帶信號映射爲帶通信號的過程,這個帶通信號以頻率fc爲載波。
其中基帶信號指幅度在零/低頻處不全爲零,在高頻處爲零;帶通信號指在以f = fc爲中心的一個頻帶內幅度不全爲零,其中載波頻率fc>>0。
載波調製的原因:滿足天線發射的要求,並且利於頻率資源的利用。

4 信息論基礎

1)消息出現的概率越小,則消息中包含的信息量就越大
2)信息量I = -logaP(x),其中P(x)表示消息發生的概率。若a = 2,則信息量I的單位稱爲比特;若a = e,則信息量I的單位稱爲奈特

5 通信性能的衡量指標

1)有效性
① 碼元(符號)傳輸速率RB:單位時間傳送碼元的數目,單位爲波特,簡記爲B
② 信息(比特)傳輸速率Rb:單位時間內傳遞的平均信息量或比特數,單位爲比特/秒,簡記爲b/s,或bps
③ 頻帶利用率:單位帶寬(1Hz)內的傳輸速率
2)可靠性

6 正交頻分複用OFDM技術的背景

OFDM(正交頻分複用,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
1)高速傳輸帶來的新問題:隨着數據傳輸速率的提高,符號週期T很小,高速傳輸時會產生多徑效應
2)OFDM技術要素:
增大符號週期:發射端串聯傳輸轉成並聯傳輸,可以抑制多徑效應
多載波調製
載波相互正交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