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可以,我想看吳亦凡的草稿箱

一樣的事情被錘兩遍,PG One實慘。

看了PG One對於小視頻的迴應,筆者長嘆了一口氣,果然沒有公關團隊就是不行,和上次迴應“賈乃亮是我哥,李小璐是我嫂子”一樣,都屬於說不好還要強行搶答,越描越黑。

PG One作爲公衆人物,在倫理道德上做了不該做的事情,應該遭受到譴責。但是這第二次的譴責,如果不是因爲他的搶答,筆者認爲不至於如此發酵。

  有一種假設

網友關心的是PG One和李在輿論風波後是否繼續有聯繫以及爲什麼。再就此事討論,女明星婚內出軌,小弟勾搭嫂子,其實仍然只是上次事件的重複。那如果小視頻是PG One和李公開戀情則又是一個新瓜可以再做討論,大家顯然更期待的是這個部分。

接下來PG One就針對這個點答題就行了,沒有其他信息也就可以不用做答了。但是PG One真是年輕氣盛不懂事,完全沒有整明白重點。開口就先否認上次的風波,再自相矛盾的承認有過感情,給出了很多讓人想入非非的多餘細節,然後將重點放在了視頻從哪來,並描述了一個他認爲的陰謀論。

那這個視頻是PG One和李公佈戀情嗎?顯然不是,PG One還在迴應中說是“有過”感情。哇,我們的重點一下就變了,什麼叫“有過”感情,什麼玩意兒?!

從PG One的小學生水平迴應中,顯然能看出這個視頻不是他放出來的。當然看完他的迴應後,這個點已經沒有人在意了。我們只是驚呼,做錯了事怎麼這麼理直氣壯,怎麼還要左右打臉,怎麼好像還在內涵賈乃亮。這個視頻的主角之二李小璐也不大可能會放出一個這樣的視頻,沒有必要。

那麼,這個視頻究竟是從哪來的呢?還有人記得這個問題嗎?

我們也許就可以開始一個假設,擁有這個視頻的人並沒有放出視頻,而視頻卻流到了網絡上。不管是通過何種途徑,是軟件草稿箱被員工泄露,還是其他人利用漏洞取得,側面來說生活在互聯網環境中我們其實真的很卑微,毫無隱私可言。

  互聯網安全更值得討論

茶餘飯後的談資笑料的確又因爲PG One而更豐富了一些,但是如果可以,其實筆者更想看吳亦凡的草稿箱......

不過這種想法,真的可以嗎?

那與其討論與我們利益無關的勁爆八卦,筆者認爲更值得討論的其實是與我們利益相關的部分,這個視頻究竟是如何流出。當年陳冠希修電腦,導致照片外泄,但是現在PG One們習慣將信息存儲在網絡上,那麼可能不用去修手機,視頻就能外泄了。

不想成爲下一個PG One,這件事情背後的互聯網安全問題可能更值得你我去重視。

1、從酒店攝像頭到應用越界授權,隱私從明面上需要被尊重

花幾塊錢就能買到上千人的數據,在中國隱私就不是個問題。我們的信息在知情或者不知情的情況下被留下,輕易就能被第三方拿到,只要留下過信息就可以幾乎默認爲共享給全產業鏈的商家。

不論是酒店攝像頭偷拍還是應用越界授權,不論線上線下,隱私問題其實就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問題一再爆出來,大家也心知肚明,但是至今也沒有更好的監管規範。先不談落實,在明面上我們的隱私至少應該要有那麼一把量尺去界定它,至少應該被重視起來。

2、移動物聯網轉向物聯網,代碼世界將出現更多安全問題

畢竟當我們從已經漏洞百出的移動互聯網世界走向物聯網世界,當代碼數量成千上萬倍的增加的時候。不僅僅是更多的bug漏洞需要解決,更多的系統攻擊需要防守。數據安全問題,在現有基礎上,必定是要亂成一鍋粥,可能成爲一個防不勝防的問題。

物聯網是人和物相連的時代,當人的生物特徵都全部成爲了個人身份數據,當物聯網可以存儲越來越多的數據,人越來越依賴這些數據和網絡的連接的時候,行爲路徑、身份特徵甚至是個人喜好這些隱私都變得無處可藏。

要知道,提供的數據越多,物聯網系統運行得越流暢。但是更多數據,也意味着隱私泄露的風險越來越大。

3、互聯網安全領域不要只有360,應該出現更多的力量

人工智能和個人數據信息之間有着微妙的關係,隱私數據保護是未來越來越難的大方向。儘管現在是存在用隱私換便利的現象,但是當我們因爲隱私問題而不斷被侵犯被冒犯的時候,當隱私問題真的波及到你我他的時候,這種被服務商在攫取利益時忽視的部分會要在源頭被修補。 

而更大的市場應該是在這些信息處理環節的數據保護上。以車聯網爲例,如果說手機應用執行的是平面任務,那無人駕駛執行的則是是立體的任務,所以無人駕駛的代碼數量是遠遠超過普通手機應用的。

那這裏就存在更多的漏洞可能,信息泄露帶來的影響也會更加嚴重。比如,你什麼時候去過哪些地方,都可能被有心人知曉。要做到數據安全,工作量可想而知。

這對安全技術要求越來越高,但是市場需求反而是呈上升趨勢。目前知名的互聯網安全領域的公司並不多,互聯網安全領域存在較大空缺,未來需要更多的力量來完善安全問題。

   給信息上一把量子鎖

你可能會覺得PG One信息泄露是他活該,畢竟是他做錯事在先,但是實際上這件事情已經產生過一次影響。而這種尷尬是不是也同樣應該出現在其他污點藝人身上,慢慢的也可以出現在所有公衆人物身上,最後再出現在普通人身上?

讓所有人變成透明人,不應該是正常的發展軌跡,但是即便當大衆有了這種隱私意識的時候,網絡也從二維走向三維全面覆蓋了我們的生活,網絡安全靠安全領域的公司去修補可能仍然只是杯水車薪。

網絡安全放在國家層面上,我們已經看到以網絡安全爲由的中美貿易摩擦在不斷升級,科技戰已經悄然拉開了序幕。網絡安全以及個人數據隱私是不得不重視的議題。

歐盟也推出了通用數據保護條例。對違反規定的公司定下苛刻條款,最高上限可罰款2000萬歐元或企業上一財年全球營業總額的4%。給數據隱私的管理、監管和報告方面都帶來了具體的改變,有極強的引領性。

展望未來,我們可能需要一個更完整的安全體系,不是修修補補而是在一開始就被設計得足夠安全。有一種可能是,給我們的信息上一把量子鎖。

互聯網公司以及相關的產品也需要考慮未來人工智能發展的方向中個人隱私的問題。設計需要更少隱私數據的算法,對原始數據加密。而在數據加密上區塊鏈以及打破數據保護賴以實現的數學算法的量子加密技術值得我們期待。

PG One和李小璐的視頻再次成爲勁爆熱點,道德層面的越界之事,其實是一個已經被討論過、譴責過的話題。再次被推到臺前,其實我們可以再多一個角度,要看到的是與我們利益相關的個人數據隱私和互聯網網絡安全問題。

文|知識流 公衆號關注知識流 (ZHISHILLL),個人微信請聯繫cfacpa666,轉載請註明版權。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