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精武門》的回憶

第一次看《精武門》的時候,應該是95或96年,那時我剛上高中,每天晚上在學校上晚自習到十點纔回家,但是偶然有一天我因爲有事早回家,發現我爸爸在津津有味地看着一個武打電視劇,男主角不太帥但長得很特別,功夫極好,尤其擅長使腿。一部電視劇能從中途把我抓住的情況還真不多,從此我就天天晚上從學校“溜號”跑回家看電視,後來我發現其他同學也有這麼做的,這部電視劇當時很火。隨着時間的流逝,劇情啊,場景啊,都已經在我的腦海中漸漸模糊了,可是有一樣我是永遠忘不了的,就是劇中的“陳真”怒視敵人時那倔強的眼神。
這部電視劇讓我認識了甄子丹,但慚愧地說,我當時並沒有記住這個名字,在那之後的很多年裏,我對他的印象就是“陳真”。直到《英雄》上映的時候,一個大學同學去看了首映式,回來激動萬分地給我們描述星光燦爛的場面時,我還傻乎乎地問:“甄子丹,沒怎麼聽說啊?”“哎呀,你不知道他?他老演那些武打片。。就是《精武門》裏的陳真!”“哦!就是他呀!”就衝這個,我就去看了《英雄》,於是又見到那雙倔強犀利的眼睛。
我後來發現,許多人都和當初的我一樣,對“甄子丹”這個名字比較陌生(當然現在這個情況大概好很多了),但只要一提到“精武門”,提到“陳真”,他們多半就眼睛一亮,這兩個詞揭開了他們心中的一段難忘的記憶。
我真正把這部電視劇完整地看了一遍的時候是在我在國外留學期間。我想很多出過國朋友都會有這個感受:在異國他鄉纔會體會到自己是多麼熱愛祖國。雖然我們在國內也接受愛國主義教育,可很多時候都是形式主義,甚至在某些時候某些場合變成稍顯過時或生硬的東西,而到了國外,以一箇中國人的身份在異域生活、學習、工作,其間所體驗的東西方文化差異、他鄉生活的酸甜苦辣,才令我真正感受到“中國人”三個字沉甸甸的分量。
當陳真慷慨赴死前對羅探長說“我念書少你別騙我”時,我的眼淚忍不住奪眶而出——這是我從小到大第一次“替古人擔憂”。俗話說“仗義多爲屠狗輩。”回想我們這個多災多難的民族,每每處於危亡時刻,挺身而出的多是平時毫不起眼的小人物,而這些人才真正是中國的脊樑。即使一個衣杉襤褸、目不識丁的窮苦漢子,也可以是一個堂堂的中國男兒,可惜,在現在這個金錢至上的社會,又有多少人有這份“匹夫不可奪其志”的氣概呢?
該劇有很多經典臺詞和橋段,比如浮木與巨浪的比喻,比如對武術精神的探討,都令人回味,但有一個片段卻最引起我的共鳴,就是陳真要與石井英明決鬥前,張大帥說,你明天一定要贏,不要給我們中國人丟面子。陳真冷冷地說了一句“中國人的面子是自己丟的,與日本人無關!”
的確我們的民族有很多優點,也有輝煌的過去,但我們過於愛面子,習慣對自己的缺點視而不見,粉飾太平。爲了一個“面子”我們做了多少無謂甚至愚蠢的事?由於有“面子”做掩護我們經常不能正視自己。什麼時候我們能夠坦誠地面對自己的一切,才能不斷反省,不斷進步。
我個人更喜歡《精武門》的前半部分:淳樸的陳氏兄妹從鄉下來到魚龍混雜、危機四伏的上海,遍嘗人間冷暖和謀生的艱辛。陳十三不愧爲鬼才編劇,他巧妙地通過一些戲劇性的場面,把中國國民的一些劣根性——愚昧、自私、麻木、懦弱、欺軟怕硬——一一展現。而陳真一個大字不識的鄉下青年,從備受欺凌到誤入青幫,然後迷途知返,其中的掙扎和迷茫,遭遇的種種不公,在當前這個物質豐富而貧富重又懸殊的時代看來是如此的有現實意義。這一部分的情節和人物刻畫更爲細膩,而到後半部分,具體來說是霍元甲死後,全劇風格陡然一變。正如甄子丹所說,此前他演的是陳真,此後他演的是李小龍。而中日民族矛盾和政治衝突也成爲主題,儘管處理得比較得當,畢竟是悲壯的成分多一些,讓我不忍過多回顧。
雖然當初看這部電視劇時,很爲其中的武打場面所震撼——我從來沒看過這麼凌厲的動作,也從來沒感受這麼個性十足的功夫——但是後來我發覺,單論武打場面而言,這並不是甄子丹最好的表現——畢竟是電視劇,由於時間、經費的限制,比電影要差一些。不可否認的是,大多數觀衆認識甄子丹就是通過這部電視劇。可以說“陳真”這個角色成就了甄子丹,而甄子丹的出色演繹也使這個原本虛構的人物豐滿起來。由於這是幾個版本的精武門中對陳真一生的最完整的描述,甄子丹得以通過豐滿的劇情充分展現他對武術的理解及他的武者氣概。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