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率管制與高利貸

課堂回顧:
你好,今天我給你講的話題是利率管制和高利貸。高利貸我們都聽說過,是個貶義詞,今天我們從不同的角度來理解這個事。
首先,我們前面兩天已經有了知識準備。
我們引入了時間的維度,所有的商品可以分爲易耗品和耐用品。耐用品是在一個時間的流逝當中,才能發揮它所有經濟價值的資本。
我們講了人有一個自然的偏好,就是喜歡確定的東西,喜歡早一點消費。對於未來才能消費到的東西,思想上要打個折,如果你要勸人家接受未來的東西,放棄今天的享受,你得給人家一點補償。
而未來越不確定,前景越不明朗,這種補償就越大。這種補償就是利息率的基礎。記住了,利息是一種補償。
1.收取利息是一種天經地義的行爲
根據這個道理——每個人都有一個非常自然的傾向,偏好今天多於偏好明天——我們要記住,我們永遠不能拿處於不同時間點上的商品直接進行比較。
比方說,今天的一個蘋果和明天的一個蘋果,就不能直接進行比較。你要對它們的價值進行比較有兩個辦法:
要麼把明天的蘋果打個折,算成是今天的蘋果,只有這樣,今天的蘋果才能跟明天打了折的蘋果進行比較。
或者你反過來,把今天的蘋果折算成明天的價值,那麼經過折算後今天蘋果的價值,就可以跟明天的蘋果相比較。所以永遠要記住,一定要把不同時間點上的商品折算成同一個時間點,它們才能進行互相比較。
正是因爲利息是對人們延遲消費、接受不確定性的一種補償,所以只要把時間這個因素考慮在內,收取利息就是一種天經地義的行爲。
2.人們普遍反對收取利息
但是不知道爲什麼,我自己還沒有找到全部的理由,在大多數的國家,在人類歷史上大多數的時間裏面,收取利息被認爲是不道德的行爲,是被禁止的行爲。
而大多數的宗教、大多數的法律、大多數的輿論,都對收取利息的行爲採取了批評和譴責的態度。這是挺奇怪的事情,但這是事實。
在美國,一直到了1980年,他們頒佈了“儲蓄機構放松管制和貨幣控制法”以後,才完全解除了美國各州對高利貸的限制。
在我們中國,根據《合同法》和《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借貸雙方約定的利率超過年利率36%,超過部分的利息約定無效。”你看利率不能太高,這其實是一種價格管制。
天主教長期認爲收取利息是不道德的行爲,是不公平的行爲,是不可以接受的行爲。而高利貸者是這些社會里面的反面人物。
3.反對收取利息的觀點自古就有
這種反對收取利息的觀點自古就有。
公元前300多年,希臘哲學家亞里士多德(Aristotl,公元前384年-公元前322年 ),他認爲貨幣是沒有繁殖能力的,錢就是錢,錢不能再長錢,所以收取利息是不自然的行爲。
公元13世紀的神學家托馬斯·阿奎納(Thomas Aquinas,1225年—1274年 ),他認爲收取利息其實是兩次收費。好比賣了麪包不能再賣一次給別人一樣,你不能收兩次錢,人家把本金還你了就是還你了,你不能再收人家的錢。
所有這些宗教的禁律,所有這些人們的輿論,所有這些哲學家、神學家的觀點,他們都有一個共同之處,就是忽視了時間的維度。
莎士比亞的名著《威尼斯商人》裏面,就有一個反面人物猶太人夏洛克,他唯利是圖,心胸狹隘,報復心重,一心想要別人還他的貸款,還要加上利息,如果不給利息他要切人家的肉,一磅肉。
好在《威尼斯商人》這部劇裏面的一位才女,非常巧妙地利用了合同上的說法,說你要切一磅肉,那可以,但沒說血,切一磅肉但不能流血,可以嗎?最後夏洛克只好罷休。
在這樣的文學作品裏面,收取利息都是不正當的行爲,是被人譏笑、被人反諷、被人譴責的行爲。
4.人們爲什麼反對收取利息
到今天爲止,還有很多人認爲,只有工人、農民纔是真正創造財富的人,而那些靠借錢給別人賺錢的人不道德,他們坐享其成,他們做的不是實業。
那是因爲,人們到今天仍然認爲,等待、承擔風險、推遲消費、提供流動性等等,都不屬於真正對社會的貢獻,所以纔會產生“靠食利生活”是不自然和不道德的觀點,所謂食利就是喫利息的意思。
這當中的原因,我也沒辦法完全解釋,爲什麼人們普遍對收取利息這麼反感?其中有一點我覺得是有解釋力的,那就是自古以來,人類的真實利息率是非常高的。
我們前面一再解釋,利息是對延遲消費的補償。在過去,人類的生活是高度不確定的,人的壽命很短,各種自然災害、各種人爲災害非常多。所以你要勸人家推遲消費,你要給的補償很高。那個時候利息率普遍是非常高的,年利率達到30、40、50、60個百分點都不奇怪。
這麼高的利率往往會給人一個印象,就是這些能夠貸款出去的富人爲富不仁、趁人之危、巧取豪奪、落井下石。可能是因爲這樣的原因,大家對收取利息持有很強的反感。
後來到了16世紀,技術發展了,人類的平均壽命延長了,社會也變得文明瞭,未來變得比較確定了,這時候真實利息率才發生顯著的下降。所以可能是因爲這個原因,從那個時候開始,人們才逐漸接受收取利息的行爲。
5.利率管制產生不良後果
不管人們爲什麼對收取利息產生反感,我們這裏一個經濟學分析的要點,就是利息是一種比價,是一種價格,如果這種價格受到抑制,受到人爲的抑制,也就是出現了價格管制,會出現什麼樣的後果。這是我們感覺到有趣的地方,可以分析的地方。
明明時間是要起作用的,借錢給別人是要付出代價的,所以應該獲取回報,但這種回報被人爲的,被宗教、法律、文化、輿論限制住了,這時候會產生什麼後果?
你還記得嗎?價格受到抑制就會出現短缺。什麼叫短缺?就是人們不得不採取價格以外的非價格競爭方式,來競爭那些稀缺的資源。
對利息的價格管制會出現什麼樣的後果呢?
第一點,是人們不願意借錢給別人,因爲有錢人知道你借錢給別人,人家頂多就是還你本金,不會給你利息的,而當中的風險你自己要承擔。所以沒有人願意讓別人知道他是有錢可借的,裝窮是第一個現象。
第二個現象,是黑社會會應運而生,因爲明規則不保護就需要暗的規則,暗規則或者潛規則也是一種規則。黑社會就是那些有信心、有本事讓你還錢的人。因爲他們有信心、有本事,他們也就願意借錢給你。這時候,黑社會所經營的這種地下的借貸市場,就是對公開市場的一種替代。
由於借錢這種需求還是存在的,有需要就有供給,也有人願意把錢借出去,但是收取利息是不合法的、不合道德的,所以人們就會採取一些迂迴的辦法。
比方說借錢不可以,但是合作做生意可以,表面上是合作一起做生意,實際上是借錢,將來生意不管做成做不成,利息總是要還的,暗中要規定一個利息率,這是一個辦法。
給予非金錢的回報,比方說勞動力的服務,這也是一種辦法。給予非金錢的抵押,比方說房產或者其他的資產,也是一種收取利息的辦法。
不管怎麼樣,只要社會上對收取利息的行爲越譴責、限制越多,人們借錢的方式就越迂迴,借貸的真實成本就越高。
6.貸款利息越低,窮人貸款越難
對利息進行價格管制,還有一些事與願違的後果。比方說現在很多政府爲了扶貧,指明給窮人借貸貸款利息要低一點,這當然是好心,但實際上後果是什麼呢?
你給窮人的貸款利息要低一點,你要知道窮人還款的能力沒那麼高,實際上有錢的人是不太願意把錢借給窮人的,而他能夠收取的利率又更低,他們就更不願意把錢借給窮人。
實際上這種低利率,特別是低於市場標準的利率,就會被那些有錢、有勢、有關係的人得到,窮人反而拿不到。
所以有些經濟學家主張,你要借錢給窮人有一個辦法,就是給窮人的利率要稍微比市場的利率還要高一點,這時候那些有錢、有權、有關係的人看不上這些利率,這些錢才更容易落到窮人的手裏。
課堂小結
我給你總結一下,今天我們講了歷史上不同的宗教、國家、文化,對收取利息率的普遍敵視態度。
我們也解釋了當中一些可能的原因,可能是因爲過去生產力水平很低,未來非常不確定,真實利息率非常高,所以人們接受不了。隨着生活技術、人類文明程度的普遍提高,人們平均壽命普遍延長,人們對未來看得比較清楚了,真實利息率才得以下降,收取利息的行爲才慢慢被接受。
但不管怎麼樣,利息是對延遲消費的補償,這種補償如果受到人爲限制,也就是出現價格管制的時候,那就會出現短缺的現象。也就是說,人們就不得不展開各種價格以外的競爭方式來競爭。
課後思考
今天留給你的思考題是,你會通過哪些具體的現象來判斷一個人或者一羣人,甚至是一個民族他們對未來的耐心程度?請你來分析分析。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