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幣戰爭——虛擬化戰場

貨幣戰爭——離電子商務遠嗎?

4月13日,在書店的款臺邊看到了《貨幣戰爭》這本書。 感覺上,好像是本暢銷書,就買了回來。

貨幣戰爭,中信出版社出版。

哦,中信,有印象。這家上市公司去年公告決定入股美國貝爾斯登銀行,因發改委審批較慢,籤合同耽誤了幾個月,不巧爆發了美國次貸危機,貝爾斯登破產,中信因爲發改委的原因一不小心避免了幾十億元的損失;

看版權頁,2007年6月第1版,我買的是2008年2月第14版,咦,沒找到印數,這和其他國內版權的暢銷書有所區別,沒有說明印刷了幾十萬冊,有意思。

五一期間,看了一大半,這才知道,這本書中有那個有名的笑話的完全版,在那個笑話裏,索羅斯給他的朋友發短信說:“人傻,錢多,去中國”。

再回過頭來看扉頁上的評價,國家發改委金融司司長說:

《貨幣戰爭》從貨幣博弈的角度,演繹了……,令人震撼而後思。

看它演繹滑鐵盧戰役,感覺像是神話傳說;

看它演繹刺殺肯尼迪,感覺像是美國大片;

看它演繹亞洲金融危機,感覺陰森森、涼颼颼,總的感覺說不上來。

書中有這樣的論述: 打擊中國的金融體系,決不是會不會的問題,而是什麼時候、用什麼方式的問題……首先是製造中國的超級資產泡沫,中國的經濟在他們的“幫助”下將會有幾年的極度繁榮時期,類似於1985-1990年的日本,然後……

去年10月,中國股市見頂,幾個月後,中國股市下跌60%,同時仍有衆多機構看空後市而繼續出貨。

1990年日本股市暴跌70%,此後十幾年經濟一蹶不振。

在經濟類大報的理論探討版面,對新勞動法的爭論持續進行。

前不久,中央二臺正面報道了廣東大批企業陷入困境。

政府估計,中國的經濟將面臨困難。 ……

在讀到的有關信息安全的資料中,我瞭解到,一些專家認爲,網絡安全的重點是電子商務,電子商務安全的核心是金融網絡安全,金融網絡安全的關鍵是電子貨幣和電子交易數據。

如果我們做的是電子商務,那麼我們距離書中的演繹有多遠呢?

也許可以關注司長評語中的另一個關鍵詞——“博弈”。

在航空運輸領域,博弈是一種常態,美國航空公司的網站銷售價格戰就是一個典型的案例,如果其他公司都是普通價格,只有我一家實行低價,我將是獲勝者,而如果大家都是低價,則沒有獲勝者,都是失敗者。

 《貨幣戰爭》用博弈演繹歷史,無疑更精彩,同時,也顯得殘酷和血腥,殘酷到不聽“老大”招呼的銀行必須破產,血腥到發動兩次世界大戰以攫取利潤。

從《貨幣戰爭》的故事看,其中的博弈主要是無視和破壞規則,主導制訂有利於自己的新規則,並強迫所有人服從自己的新規則,大家都服從規則後,再破壞,並逃避破壞規則的懲罰。

從這個現象看,能玩博弈的,必須是強者,強者之間談博弈。

面對演繹出的殘酷現實,作者給出的解答是:讓貨幣迴歸金本位。

然而,作者尚未提及的是:在21世紀,貨幣的發展不僅可以有黃金白銀這個實物化、具體化的方向,還有電子貨幣這個虛擬化、抽象化的方向。

從形式上,我們可以觀察到:電子銀行、支付寶、QQ幣等真實貨幣的虛擬形態;

從實質上,在遊戲中獲得的遊戲幣已經可以兌換成美元,三聯週刊曾經詳細報道過,中國、韓國的商人組織境內青少年玩網絡遊戲掙遊戲幣兌換美元獲利的事,而中國政府則已經出臺法規禁止遊戲幣兌換人民幣。

再激進一些,讓我們觀察電子商務領域出現的交換公寓這一模式:異地兩個家庭在同一時間出行,互相住進對方的居所,從而解決住店問題。在這個交易中,作爲中介的貨幣被服務直接交換徹底拋棄了,而電子商務則有可能讓類似的實物和服務交易的範圍和頻率無限制的放大,這將意味着什麼呢?

……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