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斋雅名(中)

二、崇尚逸情

书斋历来是文人墨客的大雅之所,也是精神上陶然其间、引为至乐的天地,所以书斋中就出现了崇尚逸情的一派。董其昌的玄赏斋、查升的淡远堂、安仪周的古香书屋、闵贞的读画楼、高士其的清吟堂、李宗瀚的静娱室、陈之佛的养真庐、程砚秋的雅歌投壶谈棋说剑之轩等,斋名都很闲适典雅。当然,主人求知向学的精神同样在书斋中得到体现。文征明的悟言室、查士标的种书堂、鲍廷博的知不足斋、钱大昕的潜研堂、戴熙的习苦斋、容庚的五千卷金石书室、商承祚的坚定不移斋等,足为其佐证。

三、抒怀言志

在书斋命名中引经据典,抒怀言志,更显取义深长。“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出于老子的《道德经》,故嘉庆帝的师傅深明其理,名所居为知足斋。康有为曾题过“四本轩”的斋名,所谓“四本”,即“居心以不欺为本,作事以不懈为本,待人以不刻为本,爱民以不扰为本。”人生哲理,概述其中。史学大师陈寅恪晚年潜心明清之际的史学研究,尤其欣赏柳如是所写的《金明池·咏寒柳》。诗情有会,心声共鸣,于是将寓所书斋号为金明馆、寒柳堂,其自编的论文全集亦定名为《金明馆丛稿》。

四、展示个性

书斋命名虽属小事,却能折射出书斋主人的情趣与志向,从中可以管窥到斋室主人个性独特的思想意识和情怀心迹。

书画家赖少其的书斋名一木一石斋。这个斋名来源于鲁迅给赖少其信中的一段话:“巨大的建筑总是一木一石垒起来的,我们何妨做做这一木一石呢。我时常做些零碎事,就是为此。”赖少其不忘鲁迅教诲,因以为名。

语言学家吕叔湘,晚年所用斋名未晚斋,取成语“亡羊补牢,未为晚也”之意。作家孙犁,书斋名耕堂,暗含孙犁之名。“犁”者,牛耕地也。老一辈学者年老志坚,红霞未晚,热爱读书,视名利如浮云,足堪世范。

江苏水乡名镇周庄的贞固堂,是爱国教育家沈体兰先生幼年生活读书之处。沈体兰出生于周庄书香门第,年幼的沈体兰在父亲精心调教下,勤学好问。有次他指着书斋中刻有“贞固堂”的书桌问父亲:“贞固堂的‘贞固’是什么意思?”父亲沈根黄用铿锵的语调回答:“贞固就是坚贞不移,古书说得好,‘贞固足以干事’。”从此,沈体兰把‘贞固足以干事’铭刻在心中,鞭策自己,探索人生,成为一代教育家。

南宋爱国诗人陆游自感书多且乱,“或栖于椟,或陈于前,或枕于床,俯仰四顾,无非书者。”一次风雨之夕,陆游急欲起床关窗,而乱书围之,像堆积之枯枝,竟不能移动半步,便自嘲曰:“此非吾所谓‘巢'者乎?”并特为书斋作文《书巢记》。

写过述志名篇《归去来辞》的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解印去职,归隐田园,至终不仕,其书斋乃以归去来馆名之。朱耷是明宁王朱权的后裔,明朝的覆灭使这位亡国王孙满怀愤郁,称其居为半哭半笑楼,就连作画署款,也将“八大山人”联书似“哭之”或“笑之”二字,凄然疾世之情溢于言表。

画家潘天寿饮誉中外,盛名之下自励自勉,命其斋曰止止室,意为止步名利。学兼中西的林语堂将自己的书斋起名为有不为斋,以示其旷达超脱。相比之下,教育家叶圣陶的未厌居倒有点像无奈的“声明”。盖因一度有言论说他消极厌世,他即取斋名未厌居以示回应,之后还刊行了《未厌集》,可谓尽表其衷了。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